精彩推荐

[风光民俗] 游虎丘  

2012人阅读  15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22:19:2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游虎丘
这次有幸游玩了苏州虎丘。
IMG_1479.JPG
虎丘,原名海涌山,是我国著名的景区。史记: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与越王大战中,不慎受伤死去,其子吴王夫差葬父于此。据说,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故改“海涌山”为虎丘山。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北郊,高约四十米,古树参天,山水秀丽精致,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为精致秀美。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IMG_1487.JPG
站在虎丘塔下,令人遐想:虎丘山虽不及西部山脉的高大厚重,不及北部山峦的威猛险峻,也不及南部山岭的奇特秀美,但是,却是无与伦比的秀丽精致,处处透着小家碧玉般的成熟韵味。
IMG_1549.JP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北关桥的微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2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去了两次,没有老师这么深层次的感受,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2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是憨憨泉。
500_1fa4d317-a588-43c6-82bd-2052549de6ed.jpg
相传梁代僧人憨憨法师,原是庙里的挑水和尚,自小有眼疾,但他耳聪心明,一次挑水路过这里,在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这下面是不是有泉水,于是他就在这里找泉眼,一个农夫见了,就笑他憨,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成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法师的脸上,顿时感到一阵清凉,他的双眼又重见了光明,这时,那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永久的守在了古井旁。
IMG_1494.JPG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6-25 22: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苏州名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22: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是试剑石。
IMG_1496.JPG
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抓来当时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干将、莫邪夫妇,要求他们一百天内铸造出天下独一无二的宝剑,王命难为,干将夫妇来到苏州当时的相门外日夜不停的冶炼,现在贯穿苏州古城东西的大道,故称干将路,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但三个月过去了,仍未如火纯青,紧要关头,莫邪跳入炉中,化作一缕青烟,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一对雌雄宝剑。干将按期来到了海涌山,将雌剑莫邪献给了吴王。吴王挥剑试刃,将身旁大石一劈为二,就是您看到的这块巨石了。但是吴王是个暴君,当他正想提剑杀死干将,以确保宝剑举世无双时,干将却早有准备,拔出雄剑干将,那把剑突然化为青龙,干将骑着龙直上云霄,成为了剑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22: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整体拍得不错!虎丘,好熟悉的地方,勾起了13年前的美好回忆,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2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22: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是虎丘剑池。
500_c3dd01d3-892b-478f-a684-f650c0cc33ca.jpg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
IMG_1502.JPG
据《山志》记载,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刻石名家原样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的秘密。剑池长约四十米见方,深约六七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唐代李秀卿曾品为“天下第五泉”。据方志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剑池,据说还因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同时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县志》却记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后来演变而为剑池。总之,剑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吴王墓是否在剑池下面。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IMG_1508.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25 22: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俺这就牵驴往苏州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2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这是寺塔,又名虎丘塔。
IMG_1547.JPG
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后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1956年重修时,在第三层夹层内发现石函、经箱、铜佛、铜镜、越窑青瓷莲花碗等大批珍贵文物。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现存的塔身高47.5米,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
IMG_1551.JPG
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经专家论证,确定此塔为周显德六年(959)至宋建隆二年(961)所建。1961年该塔(包括二山门等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至1986年对该塔进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倾斜已达2.34米的千年古塔转危为安,据说,可确保300年无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