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发表于 2024-2-29 10:01:1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送何秋山归黄桥 王令树 来日犹残夏,别时已早秋。 俱成多病客,难话八年愁。 露气催红叶,溪风泛白鸥。 相期重把酒,莫待晓霜稠。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题中的何秋山,即黄桥诗人何龙光。王令树(1651—1720),字树人,别字桐孙,清初泰兴县城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历任富顺(今四川富顺)知县、礼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山西道监察御史。康熙四十五年(1706)会试时,王令树奉命监卷。按规定监卷是两名御史,满汉各一,汉人是王令树,满人是色克图。王令树和色克图的职责是考前、考后管理试卷,考试时负责考场周围的巡视检查,但不准进入考场,考场另有皇帝钦命的监试负责。考试结束后,有人向皇帝反映,色克图曾于考试期间私自进入考场,康熙皇帝震怒,斥责主司不负责任,并将此案交刑部严查。一时间,参加主持考试的官员人人自危,但王令树一向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没有舞弊就是没有舞弊,不能因为皇帝震怒就颠倒黑白。于是他两次上书康熙,照实反映情况,使色克图免于处分。康熙感其朴诚,给予褒奖,亲书对联一副,赏赐给王令树:“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后来,王令树将自己住处命名为映日堂,所著诗歌也辑为《映日堂集》。《映日堂集》六卷今藏南京图书馆。其子王新猷、王新铭皆为诗人。
王令树的这首《送何秋山归黄桥》诗风清新,晓畅如话,不需翻译多数读者也能领会其意。首联叙事:你来的时候,夏天已近尾声,分别时,时光进入早秋。也就是说,何龙光是秋凉之前到泰兴作客的,谁知十天之间天气转凉(参看下文王新铭《送秋山返黄桥叠前韵》“十日为欢犹不足”和何龙光《留别诸同学返黄桥》“客滞寒城絮未装”),时令进入秋天。颔联互文,发感慨,八年来,彼此都成了多愁多病身。颈联写景,诗中有画,露水冷了,催红了秋叶,溪风阵阵,吹送着白鸥。尾联依依惜别,殷切期盼:尽早再次相会把酒言欢,不要等到霜重时节。也就是说,最好在冬令之前再组织一次诗会。
送秋山返黄桥叠前韵 王新铭 十日为欢犹不足,而君忽复转双毂。 聚时坐有车公乐,别时路惹杨朱哭。 乃知合散如搏沙,随手一撒不可束。 甚日南州仍下榻,此夜北堂虚设褥。 空使居人疑打门,怅望树头鸟啄木。 安得身如孟与韩,为云为龙上下逐。 君所居曰黄桥村,过从不用舂粮宿。 何时一命相思驾,为访庞公通款曲。 后会后期我能践,此情此意君须录。 还看今夜离堂月,照人颜色光烛烛。 这也是一首送别诗,同样是送给黄桥诗人何龙光的。王新铭,王令树次子,清泰兴人,知商丘,调山东平州州判,积书万卷,博闻强记,“击缶喝韵,叉手立就”。著有《潜夫诗钞》十一卷,《百花吟》一卷。
王新铭的诗风,与其父王令树明显不同。王令树系苦读出身,考中进士,当世用“朴诚”二字概括其性格。诗如其人,王令树的诗,大多也是朴实诚恳的,不追求艰深晦涩。王新铭是家中次子,其成长期恰逢其父人生上升期,家境好,藏书丰,有人呵护有人教育,因此,性格与其父不同。王新铭智商极高,“击缶喝韵,叉手立就”,形象地道出他的长处,通诗书,谙掌故,有急才。然而,王新铭的诗歌才能远不如其父,主要原因就是读得太多,记得太多,“化”得太少,赋诗张口即来,精于用典,创造性不够,也就是说,诗中大多都是古人、名家的现成材料,独创的诗家语言较少。这首《送秋山返黄桥叠前韵》,就是很好的证明,用典太多,连篇累牍,晦涩难懂。把惜别诗写成这样,诗人中并不多见。
“十日为欢犹不足,而君忽复转双毂。”十天论诗言欢,还未乐够;时光匆匆,今天你就要回去了。双毂,喻日月,转双毂,时光流逝;苏轼《次辩才韵诗帖》:“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聚时坐有车公乐,别时路惹杨朱哭。”互文。相聚时,东道主高兴,大家都高兴;歧路分别,东道主垂泪,大家都垂泪。车公,本指东晋车胤,擅长策划雅集宴乐,后泛指集.会游赏的召集人,这里指东道主。杨朱,战国初期思想家,道家杨朱学派创始人,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这里借指重生命、重友谊、重感情的人。
“乃知合散如搏沙,随手一撒不可束。”才知道相聚就像握沙,撒手之后就无法集合。搏沙,握沙;搏,捉,引申为握;苏轼诗:“亲友如搏沙,放手还复散。”
“甚日南州仍下榻,此夜北堂虚设褥。”倒装句。今夜贵宾室床铺空着,什么时候高士再来小住?南州,本指隐士徐稺,指代高士;徐稺(同稚),南昌人,东汉名士,世称南州高士。
“安得身如孟与韩,为云为龙上下逐。”什么时候高士能像孟子和韩愈那样一展抱负,如龙直上青云?孟与韩,孟子与韩愈。感叹何龙光有孟子、韩愈那样的志向和才华,可惜生不逢时,批评当世不爱才,不惜才。
“君所居曰黄桥村,过从不用舂粮宿。”好在你家住黄桥,来往不超过百里。过从,相互往来;不用舂粮宿,不超过百里(黄桥距泰兴不足五十华里);不用舂粮宿,典出《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后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
“何时一命相思驾,为访庞公通款曲。”什么时候我专程去黄桥,拜访你这位高洁的隐士,长谈细诉。一命相思驾,典出《晋书·嵇康传》“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说的是嵇康千里命驾拜访吕安,后指不怕路途遥远,造访好友。庞公,东汉庞德公,襄阳人,躬耕于襄阳岘山之南,曾拒绝刘表礼请,隐居鹿门山,后世以庞公指代隐士。款曲,细诉;汉秦嘉《留郡赠妇》诗:“念当远别离,思念叙款曲。”
以上典故,如不一一解释,读者很难读懂。
当然,王新铭毕竟是诗人,除了堆砌典故的缺点,也有长处,善用曲笔。比如这首送别诗,看似很少涉及难舍之情,实际上,诗人寓情于景,委婉真切。
“空使居人疑打门,怅望树头鸟啄木。”明写诗人心理举动,暗写对友人的不舍:幻听有人敲门,以为对方仍在;久久伫立,怅望庭树归鸟。
“还看今夜离堂月,照人颜色光烛烛。”明月皎皎,照着我的脸色。什么脸色?诗人没有写出,读者却能心领神会。
留别诸同学返黄桥 何龙光 蛩吟衰草一庭荒,老菊纷披独耐霜。 积雨初晴天又黑,残秋向尽树皆黄。 人迟远道书空把,客滞寒城絮未装。 高会久随旗鼓后,吟魂不惯返穷乡。 何龙光(1639-1716),字锡永,号大山、秋山,诸生(秀才),黄桥史上著名诗人。其曾祖为明嘉靖进士何璇。何璇(1517-1552),30岁中进士,历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兵部主事,35岁英年早逝。何龙光一生不得志,浪迹天涯,萍踪万里,诗作千首,世人称其“布衣诗人”。晚年拣选250首,编成《正思堂诗集》二卷。在世时,诗才得到泰兴周边乃至大江两岸文人雅士公认。进士出身、曾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的王令树退居泰兴城后,对何龙光很友善。王令树28岁中进士,成名较早,仕途平顺,德隆望尊,对比其大12岁的何龙光十分尊敬。王令树晚年组织诗会时,何龙光在王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这从侧面说明,当时泰兴诗坛对何龙光很是看重。
这首诗从时令上看,似乎与前两首不对榫。王令树诗中明说“别时已早秋”、“莫待晓霜稠”,早秋时节确凿无疑;何龙光答谢诗中却说“蛩吟衰草一庭荒,老菊纷披独耐霜”、“残秋向尽树皆黄”,分明已是寒秋,严冬迫近。要弄清其中原委,首先要了解古代诗人唱和的方式和流程。
一般来说,诗家唱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当场唱,当场和,聚会现场宾主双方完成诗作,当面递交;第二种是一方赋诗,寄送给对方,对方收到后,写诗回赠;第三种是遥寄,主要是情感上寄托,并不真的寄给对方,如果诗人名气较大,诗作传抄较广、传播较远,对方碰巧知晓,通常也会答谢。
王氏父子与何龙光之间的唱和,属于第二种。也就是说,何龙光收到王氏父子赠诗,着手和诗时,已接近冬天。
诗的前两联不难理解,句句写景,描摹秋色,如元人画意。由近及远,从庭院到天色到旷野,萧瑟凄凉气息扑面而来。首联中“一庭荒”三字,暗示家境不好,人丁不旺;“老菊”喻指诗人隐士身份,“独耐霜”表明志向,追求坚贞高洁,不慕荣利。
“人迟远道书空把,客滞寒城絮未装。”颈联两句不大好理解,特别是“书空把”和“絮未装”,需详细解析。
这两句对仗工整,书空把、絮未装,词性一致,平仄协调,“书”对应的是“絮”,因此不能把“书空把”中的“书空”作为一个词。书空,凌空用手指书写,书法爱好者多有这样的习惯。这里的书,指的是信函,家书。书空把,无人寄来家书。絮未装,夹衣没有填充棉絮。殷实之家,单衣、夹衣、棉衣俱全,贫寒之家乃至普通人家,夹衣、棉衣合为一件,夹衣装上棉絮就是棉衣,棉衣拆掉棉絮就是夹衣。王令树、何龙光生活在康熙朝,康乾盛世的前期,人口增多,物质匮乏。有学者称康乾盛世为“饥饿的盛世”,十分贴切。同时期外国使者、传教士在著作中,对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有真实记载:每寸土地都被精耕细作,但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跟同期英国农民相比,差距巨大。乘船的外国人将吃剩的饭菜、过期变质的食品倒在河中,中国农民居然跳水打捞,拿回家充饥;其后外国人有剩饭剩菜,喊中国农民登船去取,受惠者千恩万谢。这绝非外国人有意诋毁大清,事实的确如此。何龙光,读书人,秀才,才华出众的诗人,居然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衣,真是对“康乾盛世”的有力嘲讽。
“高会久随旗鼓后,吟魂不惯返穷乡。”尾联对诗会东道主表达敬意。高会,盛宴或大规模聚会,此处指后者。旗鼓,喻首领,指诗会召集人王令树。诗会期间,有幸长时间跟随诗坛首领,回来呆在穷乡,真不太习惯。这是幽默的说法,意思是,只怪诸位对我太好,让我过惯好日子,回家后都不适应了。词句深处,也隐藏着怀才不遇的愁怨。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