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作用(作者:陈进官)

53118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4-2-2 09:20:07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新四军于1940年7月底进驻黄桥后,首先成立了军民联合办事处,负责处理地方行政和战勤工作,为保证根据地建设,军令、政令畅通,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又于8月下旬成立了《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以下简称临行委),由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任主任,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任副主任,同时宣布成立泰县(今姜堰区)、泰兴、如皋、靖江四个县政府,委派惠浴宇、陈同生、梁灵光、刘万里分别担任四个县的县长,各县同时组建区、乡两级政府,临行委从8月下旬成立至11月中旬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时撤消,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短,对巩固以黄桥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新四军发展壮大。最终掌握苏中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截图_20240202091707.png
  一、临行委成立的历史意义
  第一,推行新政,“双减”惠民。
  通如靖泰临行委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颁布抗日施政纲领的同时,颁布了“二五”减租法令和群众团体组织法。这一新政的出台立即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泰兴及周边地区的党政组织抢抓有利时机,组织动员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双减”运动首先在古溪的溪北乡试点,由溪北乡首任乡长周壁城(1942年6月被汉奸汪盛旺出卖牺牲)带队,摸索经验,在全县推广。所谓“二五减租”:即对当年农民向地主缴纳的的租粮在总量中减去25%。所谓减息:即对农民向地主所借的陈贷,以抗战爆发为界,累计付利息超过原来本金一倍的,一律停息还本;超过两倍的,本息双停;对农民当年新发生的借贷,年利息一律不得超过15%。新政策还规定了雇工增资法令,使贫雇农在地主、富农家做长工,打短工的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临行委新政策的出台,使黄桥周边四县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减租面积达92.2546万亩,减租总量达11.39万担(每担100斤),直接收益农民达15万户以上,雇工增资收益人数超过万人。
  新政策暖人心,贫雇农得实惠。临行委推行新政兼顾了三方利益: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贫雇农与地主的矛盾,拥护抗日的开明士绅、地主、商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基本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和各阶层的积极性,为新四军巩固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组建群团,凝聚民心。
  在临行委的统一领导下,泰县、靖江、如皋、泰兴4县各区广泛宣传群众团体组织法,各县政府、区公所积极响应,全面发动,基层各类群团组织如雨后春笋,农抗会、工抗会、妇抗会、青抗会、儿童团等相继成立。泰兴县首任农抗会会长由何同伦担任,陈同元任副会长;黄云祥任青抗会会长;郁文刚任文抗会会长;张契任妇抗会会长;张萍为儿童团团长。他们分别深入到黄桥周边各区、乡,走村入户,宣传抗日救亡真理,发动群众、捐资捐物,拥军支前。总人口1万人的黄桥镇就有6000多民众参加了各种群团组织,泰兴全县各区群团组织总人数达10万人以上。
  第三,筹集粮款,保障军需。
  新四军东进黄桥以后,国民党顽固派一面对新四军实行停饷,一面又封锁“金姜堰”的粮道,企图将黄桥地区7000多新四军将士困死。面对困境,通如靖泰临行委双管齐下,打破封锁。一是开辟税源。在黄桥周边控制区内相继成立了黄桥、周家桥、丁家桥、高家湾、分界、广陵镇、霞幕圩等七个地方税所,改革旧税制,实现了多税种合并的一道税制,用新税法降低税率,减轻税赋,让利给民众和商界。从1940年8月下旬开始,当月征税11万元,9月份增加到21万元,最高月份税收达80万元。临行委的税收新法,为新四军的军政开支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撑。二是开辟粮源。为了保证军粮的供应,临行委动员各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展“捐、借抗日爱国公粮”活动。泰兴县政府响应临行委号召,在泰兴二、三、四、五、六、八区等6个区发动党员和征粮员向地方富农、地主商借抗日爱国公粮,在黄桥战役发生前的9月份一个月内共筹借300万斤公粮。新税法税收的开征和爱国公粮的商借,保障了新四军驻黄桥7000将士的军需供应。既打破了日伪、韩顽的封锁,又激发了临行委辖区抗日军民的斗志,从而为巩固根据地夯实了物质基础。
  第四,培育武装,充实主力。
  根据新四军军政委员会关于“积极充实主力,严格整训部队”的要求,通如靖泰临行委明确四县抗日民主政府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各项新政的贯彻执行,以最大限度调动根据地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一手抓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武装,保卫胜利果实,动员有志青年,报名参军,踊跃支前。为保家卫国,临行委领导下的各县民主政府和区公所积极组建地方抗日武装。从1940年8月到10月,黄桥及周边地区建立的地方武装初具规模,通如靖泰临行委驻地200多人,如皋县大队200多人,靖江县大队100多人,泰兴县先后创建了县独立团、区武工队和乡基干民兵等地方武装39支队伍。其中隶属黄桥军民联合办事处的下属就建立了一支500人的县警备大队,由黄云祥任大队长,黄凌强任副大队长,姚从义任教导员。县警备大队先期驻河头庄,后奉调黄桥以西担任警戒,负责监视黄桥西线姚家埭、失迷据点和泰兴城区的日伪军动向。地方武装的建立,为保卫县区抗日民主政府和根据地建设,支援新四军主力部队抗日反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动员有志青年报名参军,踊跃支前是地方政府的又一项政治任务。通过临行委和各县区的广泛宣传,“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宣传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变成了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一种追求和向往。1940年8-9月期间,泰兴县就有1200多名有志青年报名参加新四军,为充实主力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宝贵的后备兵源。
  第五,联李孤韩,助推统战。
  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视驻黄桥的新四军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方面暗地里调动兵力,调整部署,补充弹药,屡屡进逼,密谋策划消灭之。表面上,韩顽委派代表与新四军谈判,划定防区:声称省韩、两李和新四军“三方各守原防,努力抗战,一切纠纷静候上峰处理”。假惺惺约定:“韩部驻守海安、曲塘、姜堰一线不南下,新四军东进部队驻黄桥、蒋垛、营溪、花园桥之线不北进。”背后韩德勤于8月23日在东台召开了三天军事会议,提出“先南后北”的方针,先集中主力,“消灭或驱逐陈毅部”,然后移兵北上,“逐歼八路军黄克诚部”。8月31日韩德勤即在东台副总指挥司令部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各部“向黄桥附近地区攻击前进”,歼灭“盘据分界、黄桥一带之匪”。
  为先机制胜,新四军在9月上旬先后组织了古溪、营溪自卫反击战,9月中旬又解放了姜堰打通了粮道。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新四军为避免摩擦,主动提议召开曲塘和会,并愿撤出姜堰以示团结抗战诚意。坚持反共顽固立场的韩德勤将新四军的忍让视为软弱可欺,先要“新四军退出姜堰,再言其它”。后逼新四军“一定要撤出黄桥,开回苏南,才可以进行谈判。”于是三路大军一齐来攻黄桥。两李和陈泰运部12000人为右路军,攻击黄桥以西防线,并掩护中路军的进攻;左路军由5个保安旅组成,攻击黄桥东南防线,牵制新四军防御兵力;中路军为进攻主力,总兵力15000余人,以八十九军三十三师为左翼,向黄桥东的加力、分界攻击;以独立六旅为右翼,攻击黄桥北;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亲率一一七师大部、军部和直属队及炮兵为中坚,由营溪南下,攻击黄桥东北,韩德勤共组织26个团30000余兵力杀奔黄桥。黄桥危在旦夕。
  面对敌众我寡、三面围攻的危局,通如靖泰临行委主任管文蔚接受陈毅的派遣,抢在战役之前办妥了两件大事:一是将陈毅的亲笔信转交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海安的韩国钧,言明新四军被迫自卫反击的由来和背景,赢得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二是相约9月25日夜与李明扬在溱潼以西河面小船上秘密会见。转告陈毅要李明扬在黄桥自卫反击战时“严守中立、不可负约”。并承诺李明扬,“只要严守中立,就是立了一功,新四军决不打有功之臣”。同时李明扬将韩德勤进攻黄桥的作战密令转交陈毅。临行委主任管文蔚临危受命,成功劝阻了李明扬、陈泰运两部12000余兵力对黄桥的进攻,为新四军集中主力,分割围歼韩德勤中路军独立六旅和八十九军的进攻赢得战役主动权。试想,如果韩顽左、中、右三路齐攻,黄桥战役很难取得完胜。通如靖泰临行委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特殊作用。这正是“临行委临危受命,谋统战秘密约会,稳李陈两路大军,卫黄桥军政同心。”
  第六,精心组织,服务战勤。
  地方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在战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黄桥战役前后的史实是最好的见证。
  黄桥战役发生前,临行委积极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战地服务团,深入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大讲决战必胜的有利条件,从而增强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动员组织成千上万民工帮助修筑工事,开挖战壕;动员民众,将家中的木料、衣柜、木箱等运送防御工地,加固阵地;妇抗会连夜赶做军鞋,缝补军衣,自觉组织伤员看护队;黄桥镇内工抗会组织400多人的纠察队,负责侦察敌情,维护社会秩序。黄桥周边各区组织民运担架队,战前动员要求3000人左右,战时报名支前民工突破了7000人。
  泰兴县政府和各区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参战。黄桥西线由泰兴县警备大队包干巡防,日夜警戒城黄线上的日伪军动向。东线各乡民兵全线出动。雁岭乡民兵鞠瑞生主动爬上大树梢为新四军了望敌情,营溪农抗会会员李宏寿、徐长贵用自家的房屋作掩体为新四军横扫桥北顽军提供方便,挖尺的民兵黄茶山在顽军八十九军进村时主动跑步到三里庄递送情报,顽军主力进入新四军的伏击圈后,古溪区的民兵自发在敌人后方破路拆桥,切断敌人的退路。各地的民兵主动配合新四军看押俘虏,带领地方部队抄近路包抄顽军,打扫战场。新四军主力部队打仗,战勤工作由地方政府保障,有句民谣说得好:“新四军打仗只管冲,打扫战场有群众,子弟兵杀敌人民帮,新四军个个是英雄。”朴实的语言,是地方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群众战时战勤服务的真实写照。
  通如靖泰临行委的成立,是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和“五四”指示的创新实践,是巩固和扩大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重大举措,为开辟通如海启、巩固苏中,为新四军、八路军海安狮子口会师和召开十四县临时参政会,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二、临行委发挥的重要作用
  临行委作为新四军进驻黄桥后的过渡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四军东进黄桥,所以能由弱势变强势,由劣势变优势,最终掌握苏中抗日战争的领导权,没有巩固的地方政权就没有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在这方面,临行委功不可没。
  临行委的成立为新四军生存、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战勤保障。通如靖泰临行委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视新四军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己任。一是组建地方武装,为新四军输送有志青年、优秀人才。就泰兴而言,当时8个区有6个区成立了武装组织,8—9两个月内有2000多青年报名参加了新四军。二是筹粮筹款,保障供给。临行委所辖的4个县,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动员各界捐献爱国粮款。爱国民主人士朱履先在临行委成立大会上满怀激情的发言:“中国所有政党,没有任何一个党像共产党这样为国为民!中国的军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像共产党的军队这样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共产党、新四军领导人民抗日,他们当然要吃饭,穿衣,新四军征收公粮,合情、合理、合法,完全应该!筹集军饷支援新四军抗日,是我们老百姓应尽的责任,我举双手赞成。我保证把最好的粮食拿来缴公粮!”正是利用临行委成立的讲台,朱履先的慷慨陈词,使与会士绅一致赞成临行委开征抗日救国公粮,从而使临行委第一次会议就顺利通过了《通如靖泰征收公粮》的议案。各县区的抗日救国公粮始得征收,为新四军在苏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临行委这一临时政府的行政推动,新四军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的历史贡献,将永载史册。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20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4-2-2 17:2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