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3 14:56:29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一】 丁文江,一个令泰兴人骄傲的名字。
他出生黄桥富绅之家,书香门第。15岁东渡日本求学,既而转赴英国读书,学成归国后就积极投身中国地质学的研究。
他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16年,他就倡导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质调查所并就任所长,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培养专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因如此,丁文江的名字,总是被戴上“地质学家”的光环。泰兴人一提到丁文江,也总是条件反射般地联想到“地质学家”这一称号。
其实,对于中国史前文化,譬如震惊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史前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与丁文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辛亥革命后,时局动荡,百业待兴。当时的北洋军阀为了开发利用国内丰富的矿产资源,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地质矿藏勘察。而中国的地质事业尚在萌芽阶段,技术落后,人才难觅。于是,时任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所长的丁文江建议从西方国家聘请经验丰富地质专家,并推荐了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安特生。
安特生,瑞典著名地质学家。30多岁时就已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地质学家了,而他除了钻研地质学外,对考古和探险也有着浓厚的兴趣。1901年,他曾亲自率团奔赴南极考察,但因事前准备不足,只得草草收场,收效甚微。而与此同时,他的本国同行斯文•赫定却在中国发现了被人类遗忘了千余年的楼兰古城遗址,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安特生深受启发,便决定将注意力转向神秘的东方古国——中国。
1914年,安特生接到中国政府的邀请,作为中国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协助中国地质学家寻找铁矿和煤矿。他觉得机会来了,便毅然辞去了在瑞典的一切职务,来到他向往已久的中国。
1915年,丁文江与安特生在北京相识,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合作生涯。安特生在日记中写道这一结识是他在中国的真正的经历开始。
事实证明,丁文江确实没有看错人。安特生在华的第一年就发现了一处大型铁矿,袁世凯异常兴奋,亲自接见他,他也因此顺利得到中国政府的续聘。
【三】 然而,有些事总是充满着戏剧性。1916年,随着袁世凯的倒台,中国地质考察的研究因经费短缺而发生停滞。上帝为他关闭了“地质”这扇门,同时又给他打开了“考古”这扇窗。
丁文江在安特生进退两难之际接纳了他,让他在新成立的中国地质调查所工作。因为丁文江深知安特生在中国有更大的抱负,而中国也需要有这样的人才。从此,丁文江和安特生又开始了考古合作。
1918年,丁文江批准了安特生的合作化石采集计划,并提议中瑞双方平分化石标本,但是研究成果必须首先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某些送到瑞典研究的化石标本,研究完毕后须送还中国。同时丁文江还提出把中国学生送到瑞典进修的建议,目的是为中国储备科学领域人才。这些方案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安特生有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1918年,他首先发现并发掘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研究古人类生活及其文化奠定了基础。
更令人欣喜的是,1921年安特生又在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距今约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安特生立即告诉了丁文江,寻求他的帮助。而丁文江也觉察到此次发掘的重要性,积极奔走于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中国地质调查所以及河南省、渑池县两级地方政府之间,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安特生的考古发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特别是彩陶上精美的装饰图案,令全世界一片哗然,安特生因此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中国史前文化的发现,使得“中国没有石器时代”的西方歪理邪说不攻自破。而一些陶器上也发现了类似刻画符号的陶符,引起了古文字学家的关注。后来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于省吾也说:“仰韶文化距今得六千多年之久,那么我国开始有文字的时期也就有了六千多年之久,这是可以推断的。”这次合作,使得安特生在考古学界名声鹊起,也将他的考古事业推向巅峰。
此后,丁文江按照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安特生的最初协议,要求瑞典方面将安特生在中国的收藏一半退还中国。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平分”有失公平。但当时的中国政局混乱失控,无暇顾及考古工作,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薄弱,种种原因给西方列强在中国疯狂地掠夺文物与野蛮地考古发掘带来可趁之机。在这样的环境下,“平分”显然优于“不分”,同时也是不得已的最佳选择。遗憾的是,这些被退还的珍贵文物后来都不知所向。
安特生在中国的“无心插柳”,成就了他辉煌的考古人生,也给中国带来了崭新的考古思维。没有安特生,也许至今仍没有周口店北京人和仰韶文化遗址的伟大发现。但是没有丁文江,安特生在中国的地质、考古之路也就无从谈起了。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安特生、丁文江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
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之前的中国:安特生、丁文江和中国史前史的发现。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