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8 10:20:5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薛彪,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人,195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同年分配至江苏省歌舞剧院工作。1996年起,历任江苏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江苏省艺术剧院(演艺集团)创作中心主任、艺术总监。2003年调入江苏省文联工作,任江苏省文联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大型活动部主任等职。
怀揣梦想的音乐少年
在古镇黄桥,薛氏家族人丁繁盛。薛国华是一位身材魁伟、善良勤劳的忠厚长者。其膝下有三个儿子、一双女儿。长房薛家驹、殷桂芳夫妇于1951年晚秋喜得贵子,取名枝生。枝繁叶茂,树大根深,良禽自然择木来栖,这是长辈们的美好心愿。枝生是薛家长房长孙,生就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合家老小宠爱,更寄予无限希望。
在传统儒家思想熏陶和母亲严格的家庭教育下,枝生从小学习刻苦,读小学、初中时一直是尖子生,尤其是作文特别优秀,每篇都在90分以上。上初中时,叔叔给其更名为“薛彪”,盼望他学业有成,将来做出彪炳史册的业绩。
童年时,薛彪便对音乐怀有浓厚兴趣,他对音乐的理解超乎常人。音乐实在是一个美妙绝伦的东西。那高雅的古典音乐、妩媚的浪漫音乐、清幽的民族音乐、恢弘的交响音乐,让小薛彪痴迷;那山泉的叮咚、燕子的呢喃,风铃的清响,细雨拍打树叶的天籁,使小薛彪沉醉。少年薛彪仿佛为音乐而生,他立志要用音乐表达丰富的情感,传递心灵的语言,诉说自己的执著,讲述人间的故事…… 于是,他时刻摆弄着自己的二胡,无师自通,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众所周知,中国二十世纪的50后生不逢时,苦难如影随形。薛彪更是命途多舛。他从 6岁起,父亲便长年生病,失去劳动能力,两个年幼的妹妹嗷嗷待哺,爷爷奶奶年老体弱,他紧随母亲用自己羸弱的肩膀帮衬支撑起全家的生计。1967年,16岁的薛彪下乡插队,耕田、挑粪、割麦、收稻……两年后,为挣得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家用,又进了黄桥榨油厂当了翻砂工。尽管饱受艰辛,其音乐之梦始终没有破灭。在布满荆棘的田埂上,在寂寥寒冷的冬夜里,在炙热火燎的翻砂锅炉边,在朦胧昏暗的油灯下,薛彪相伴着那把心爱的二胡。弓弦上流淌着乐观、刚毅,诉说着憧憬和希望。
贝多芬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1970年,命运之神向薛彪绽开了笑容,南京艺术学院千里挑一,录取其进入了专业音乐学习的殿堂。
成就卓著的乐坛奇葩
薛彪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歌舞剧院,担任首席小提琴手,每每在舞台上演奏别人的作品时,他就有一种冲动,一种将自己心底吟诵的旋律往外抒发的冲动。于是他先后师从于沈幼潜、徐振民教授学习作曲,1978年开始正式从事专业音乐创作。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他沉浸于各种音乐符号里,昼夜颠倒,晨昏不分,寒暑不惧,疲馁皆忘。他将心血化为涓涓细流,昼夜不舍地流淌。在江苏文艺界,“玩命”的薛彪闻名遐迩。有一位文化系统领导是这样描写他的:“彪哥在创作上是个疯子,一旦进入音乐创作的过程,就变成完全背离了本色的怪人,所有的朋友,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亲朋好友,一律不予理睬。如是在家中创作,则电话搁掉,如是进棚录制音乐,则关闭手机。通宵达旦是习以为常的事。”他的爱人曹恒琴老师“受累”最深,常向朋友诉苦说:“你不知道,当薛彪搞创作时,十天半个月的不跟你讲一句话,你跟他讲话,他也充耳不闻,一心想他的创作,真让人受不了。”
薛彪先后创作了《月亮花》、《野蔷薇》、《天涯歌女》、《木棉花开》、《在海波上》等7部歌剧、音乐剧音乐;创作了《红地毯》、《范蠡》、《秋白之死》、《蓦然回首》、《二郎神》、《红潮绿雨》、《踏雨》、《月圆了》、《周恩来与故乡》、《啊!娘亲》、《山泉》等70余部电视剧、广播剧、话剧、舞蹈音乐;创作了《大江歌声》、《我们的家》、《巧手吟》、《红船颂》、《人人都说江南好》、《登上雨花台》、《岳母刺字》、《我是母亲放飞的心愿》、《人民好公仆》、《最美的歌儿唱起来》等400余首歌曲。
薛彪先后有80多部(首)作品荣获全国及省级各类奖项,其中歌剧《木棉花开》获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评弹《巧手吟》获文华新剧目奖,合唱《红船颂》、《长江组歌》在“共和国五十年”全国音乐作品征集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一等奖),歌曲《登上雨花台》、《岳母刺字》、《人人都说江南好》、《故乡的桥》等获中宣部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在全省各类艺术赛事中,诸多作品获创作金奖。并先后出版发行了三部作品专辑《游子吟》、《难望故乡》、《薛彪作品集》。
众多文艺界的专家、名人,文化系统的高层领导,乃至普通百姓,对薛彪的作品赞不绝口,公认为其是我省音乐界标标准准的一尊“鼎”。人们还称他是“从大运河畔走来的作曲家”。在全国歌剧汇演时,观众为其优美的旋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著名词作家葛逊说:“能造神工鬼斧般的音符、优美动听的旋律,在乐坛上独树一帜的薛彪可谓作曲奇才。”著名诗人、词作家李潮润说“薛彪以他永远澎湃的激情求索,并辉煌于音乐艺术的大海。”最最崇拜和赞美薛彪的还是他的妻子:“薛彪这个人特别好,他的作品更是有激情、有味道,旋律美得令人感动,我听他的作品,常常流泪。”
“曲不惊人誓不休”,这是薛彪对音乐作品的不懈追求,力求使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享受。2014年元月,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为他主办了《薛彪从艺40年个人作品音乐会》。他在谈及创作感想时说:“音乐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时代在前进,你的音乐创作的手法、你对审美情趣的审视、你对音乐语言的把握度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在时光的长河里,4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40年却是一个艰难的跋涉。薛彪音乐创作上的丰硕成果佐证了他音乐人生的丰富多彩。薛彪说:“再多的作品已经属于过去,40年的创作历程,让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品味薛彪众多优秀的作品,你会触摸到民族精神的风骨,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神韵。薛彪创作思路敏捷,创作领域较广,业绩突出,在省内外音乐界都颇具影响。他的创作贴近生活,作品朗朗上口,深受演员和观众的喜爱。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是继承传统,着眼创新;二是面向时代,注重生活;三是努力将民族性、艺术性、群众性融于一体,不断求得三者的完美统一。专家及评论家们这样说道:艺术的追求,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突破和超越,包括超越自我。在传统艺术和时代精神的汇合点上,薛彪走了一条和人民大众审美情趣相通的路,力求使自己的每个作品达到“艺术化中通俗化,通俗化中民族化”的艺术水准。
演艺事业的领军骁将
蔡元培曾经赞美黄桥籍的丁文江先生是“精于科学而又长于办事的稀有人物”。在文艺界,黄桥籍的薛彪则是精于作曲而又长于办事的复合型人才。他不但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而且在艺术策划、艺术管理工作中善于谋划、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表现出非凡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他在生活中谦虚和善,宽厚大气,侠骨柔肠。是江苏演艺界与之同事的、曾经相处的所有同道公认的“彪哥”。
从1996年起,薛彪历任江苏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江苏省艺术剧院(演艺集团)创作中心主任、艺术总监。至2003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3000余场次;带领创作团队创作、排练了大型剧节目40余台(部)。1995年,参与组织策划了第三届中国城市运动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他创作的《明天在召唤》是一首“非常美、非常有激情”的歌,在闭幕式压轴演唱,好评如潮。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于2000年9月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这是中华民族迈向新世纪、跨入新千年的一次艺术盛会。薛彪参与策划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音乐主创,他组织策划了歌舞《好一朵茉莉花》的开幕式,整台演出美轮美奂,代表了国家一流的艺术水准,获中国艺术节大奖。同时还策划创作了评弹音画《唐宋古韵忆江南》,在六艺节上获得创作金奖和演出大奖,并被省政府记为一等功。2002年,薛彪策划、组织了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音乐主创,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3年12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兴化慰问演出。这是一次超常规的特殊战斗,从节目的筹备编排到演出,前后仅有40天时间。这是一次迎难而上、充满激情的攻坚战斗,整台演出16个节目中江苏节目的分量占70%以上。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向来是以大场面来营造气氛的,此次赴兴化,要求江苏提供专业舞蹈演员就达156名。不巧的是,当时正逢一年一度全国舞蹈大赛在广州举行,江苏省歌舞剧院和前线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已尽数前往参演,无法加盟“心连心”慰问演出。为此,薛彪从速抽调南京市歌舞团、江苏武警部队蓝盾歌舞团、苏州歌舞团、连云港歌舞团的舞蹈队组队参演,而他就是这支联合舰队的总指挥官。薛彪负责江苏参演节目的创作、编排、走台和彩排。连日的苦战,加之极大的心理压力,薛彪显得极为疲惫。平常极喜杯中之物的他,早已没了酒兴,唯一排解焦虑的就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日没夜的苦熬,铁打的汉子也有“金属疲劳”。第二天早上,薛彪因感风寒,立时发起高烧。但他争强好胜,不甘示弱,悄悄派司机上街去买了一些退烧药,可偏偏不见效。为了工作计,只能穿着棉大衣,一把鼻涕一把泪,在舞台前硬撑。“心连心”演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歌声唱响了大江南北,江苏儿女的风采传遍五洲四海,薛彪带队高歌凯旋。
“管理就是预测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薛彪熟谙管理法则,就如同他作曲时驾驭音乐符号一般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他在善于组织管理的同时,注意谦虚谨慎,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忙而不添乱,尽责而不越位”这是薛彪的名言。
2003年,薛彪调入江苏省文联工作。他同时兼任江苏省文联大型活动部主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省文艺家艺术团团长、省艺术人才培训中心主任、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主任等多个职务。能者多劳,职务越多,责任越大,更给了薛彪尽情施展才华的天地。他带领艺术家们组团深入农村、厂矿、社区等巡回惠民演出;组织策划围绕国家、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的文艺创作、大型演出活动;筹划针对青少年的艺术培训、考级;联络艺术家研创影视、歌舞、书画作品……
2008年,薛彪以制片人的身份组织、创作、拍摄制作了30集扬剧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该剧于2009年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放,被央视专家誉为迄今规模最大、集数最长、制作质量很好的戏曲连续剧。
薛彪“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荣誉和光环纷至沓来:2000年获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称号,2006年中国文联、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最佳策划人”称号,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苦恋故土的赤诚游子
薛彪创作的叙事歌曲《岳母刺字》,荡气回肠,震撼心灵。这是他在年幼时的艰难岁月里,母亲时常给他讲的故事。“夜如海,天如漆,风如诉,云如泣。……手持银针的母亲发如霜雪,脱下战袍的赤子壮如磐石。母亲送儿出征前,临行刺下一行字……”母与子共同铸就的家国情怀伴随了薛彪的整个人生历程。
薛彪是一个中共党员,他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澎湃的乐思,用众多优美动人的歌曲表达心声。而他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更像百年陈酿一般浓烈。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泰兴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清明和谐。经年沧桑,家乡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就,都融入了薛彪的牵挂与贡献。几十年来,薛彪不断为家乡扶持文艺团体;策划文艺演出;培养艺术人才;组织著名艺术家来家乡惠民演出;并创作了近百首讴歌家乡的歌曲。家乡的银杏艺术节、黄桥烧饼节、中国提琴节、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泰兴、江苏省百名艺术家走进泰兴慰问演出、泰兴春节文艺晚会、黄桥春节文艺晚会……一个个文化活动、演出赛事都倾注了薛彪的心血和汗水。近年唱响泰兴、广为流传的还有薛彪创作的音乐作品《银杏飘香的地方》、《祥泰之州》、《故乡的桥》、《凤灵姑娘》、《黑松林之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2012年,著名歌唱家常思思来泰兴演出,在演唱《银杏飘香的地方》时,由衷地赞叹道:“没有想到薛彪老师是出自泰兴的优秀作曲家,没有想到《银杏飘香的地方》乐曲如此优美动人”。 不管薛彪为家乡办什么事情,只要有求与他,他总是尽其所能热心相帮,再苦再累再难,他都毫无怨言。从来不计报酬。
薛彪为人随和,有着极好的人缘。2014 年元月,在泰兴举办了“作曲家薛彪从艺40年作品音乐会暨《薛彪作品集》首发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演艺集团、省音协、南京师范大学、江苏音像出版社、泰兴市委市政府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出席《薛彪作品集》发行仪式并同泰兴市民一道欣赏了音乐会。 薛彪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老部下、在南京凡认识薛彪的艺术家们倾巢出动,为薛彪捧场助阵。江苏省音协主席、江苏演艺集团董事长、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深情演绎了二胡独奏曲《月是故乡明》,这是薛彪倾情谱写的又一首思念故乡的乐曲,那喜忧兼具、百回千转的曲调牵动了所有听众的心灵,令现场父老乡亲无不动容,全场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薛彪深情地说:“泰兴是我的故乡,故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给了我深深的熏陶。故乡是我的母亲,母亲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中,母亲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当好人、做好事、作好曲。”薛彪特意创作的一首《我是母亲放飞的心愿》很准确地表达了他的赤子情怀。
著名导演野人先生为祝贺薛彪从艺40年作品音乐会,根据薛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名,编撰了散文《我是母亲放飞的心愿》,对薛彪的音乐人生作了生动的诠释:
在《春到黄桥》、《桃花飘香》的季节,你在一片《祝福》中来到人间。母亲的《爱心如花》,她紧紧抱着你犹如《托起新世纪的太阳》。
母亲常常给你哼唱《龙河童谣》,讲《骄傲的大公鸡》、《三个糊涂虫》、《邯郸学步》、《东郭与狼》……,富有童趣的故事,逗得你如同走进了《天堂乐园》。
在《七彩夏日》,《夜海茫茫》,母亲搂着你一边拍打着《萤火虫》,一边给你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她要你长大了《为了故乡和祖国》,做一条《中国龙》!
你吟唱着《黄中的歌》走进了学校,音乐老师的一曲《红烛颂》,让你萌发了一个《小心愿》,这辈子,要把《最美的歌儿唱起来》。
《木棉花开了》,你背起行囊,迈着《追梦》的脚步,唱着《希望之歌》,告别了《难望的故乡》,奔向那音乐的《清风艳阳》!母亲伫立在《小桥弯弯》的地方,她告诉你《人生好似远航》,你要唱响《水手之歌》,只要《心中有爱,生命就永放光辉》!想娘的时候,就哼哼《游子吟》……。你摘了一束《可爱的紫荆花》献给母亲,含着热泪说:娘!《我是母亲放飞的心愿》!
在你朦朦胧胧地《寻找》音乐真谛的同时,你长大了。你开始懂得了《男人和女人》。你爱上了《凤灵姑娘》,你送给她《金项链,绿扇面》,你们徜徉在《青果巷》,约会在黑松林,你的一曲《黑松林之歌》让她承诺爱你《一千年,一万年》!可是,你的贫穷让这段浪漫的《红豆曲》弦断音消,结束了短暂的《踏雪冬之旅》,你《把忧郁扎成鲜花》,你发出了《沉默中的喧响》!
《好雨润物》,《万紫千红》,你逢上了《和谐岁月好灿烂》的改革开放。
你与扬州的《琼花有约》,牵手共唱《巧手吟》;你把《大风歌》唱得徐州上空《星光灿烂》;在《美丽的泗阳》,你用《运河船歌》卷起了《龙河潮》;你唱着《云台情歌》走向连云港,望着《春天的海》高喊着《太平盛世,百姓作证》;《祥泰之州》那是《银杏飘香的地方》;南通的《酒歌》伴随着《渔村摇篮曲》让人沉醉、安谧;这就是《我们的苏北大平原》!
你总是把《江南裹在柔情里》,你总是自豪的告诉别人《茉莉花,我家乡的花》!你领着《梁山狗娃闹金陵》,《登上雨花台》,迎着《金陵风》,高唱《我的家乡是江苏》;你哼着《穹窿山歌》,弹奏着苏州的《腾飞曲》;你喜欢太湖上《行进的彩虹》,它能让你常常《忆江南》;你喜欢在江阴大桥下聆听《大江歌声》,歌声能激发你的《青春梦幻》;《江南好》,《人人都说江南好》!这里有《山中的野玫瑰》,这里有《火红的杜鹃花》,这里人民高唱着《盛世欢歌》;这就是《我的大江南》!
《啊,幽兰》,你就是一颗音乐的幽兰!你创作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人民需要音乐,音乐《离不开这样的人》!
在《世纪的早晨》,《又是九九艳阳天》,国务院给了你特别专家的冠冕。你回眸《难忘的航行》,想起《故乡的桥》,是母亲的期盼让你圆了《太阳梦,亲娘梦》,你感慨:只有植根于人民的土壤,音乐才会有《永恒的生命》!
朋友们和你《相聚在难忘的今天》,你从心底迸出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