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发表于 2022-8-2 16:14:0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远古的征服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对宇宙的探究。先民们虽然过着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只能用肉眼去分辨,用手脚去度量,但因有着坚韧的品质与执着精神,凭着代代的积累,取得不少成果。诸多的神话传说,就是先民们对自然与宇宙的探索的结晶。
南北朝时南朝梁的任昉写的《述异志》中,有“盘古开天辟地”故事。宇宙的最初是一个混沌的大鸡卵,巨人盘古生长在其中。盘古与鸡卵一同生长,经过十万八千岁,鸡卵成熟了,盘古也长大了有了足够的力量,于是他挥起巨斧,辟开了鸡卵。霎那间,鸡卵中所有的物质分为两个部分,轻而清的部分就飘浮而上,形成了天及日月星辰;重而浊的部分就沉积而下,形成地及山川河流。天地就此定格,宇宙因此而诞生。
希腊神话中,世界起源于一片混沌的状态(卡俄斯)(卡俄斯是人们对巨大的、无穷尽的、黑暗空间的想象)。从卡俄斯的怀抱里首先以一种难以解释的方式产生了大地(该亚),同时也分离出了塔耳塔罗斯(地狱),继而出现了厄罗斯(孕育联系万物与万物之爱)。再是该亚从自己体内分娩了乌拉诺斯(天)、山脉与蓬托斯(海洋)。圣经《创世纪》中也有类似的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如今,一些研究宇宙起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大约140亿年前,宇宙是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或称为奇点),当能量聚集到了一定的阶段时,宇宙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这次由核聚变形成的大爆炸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力量,从宇宙的核心(奇点)处向外喷射出无穷的物质与能量,在数秒钟内形成了宇宙的雏形,经过亿万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宇宙。这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用它来解释宇宙的起源,目前来说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然而,把“盘古开天辟地”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放在一起,我们发现了惊人的相似。“鸡卵”就是宇宙最初的形态(奇点),“盘古的孕育”就是宇宙内部的巨大能量的蕴蓄,“盘古挥动巨斧”就是大爆炸的发生,“天与地的分离”就是物质与能量向外的膨胀与喷涌。这是偶然的巧合吗?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远古先民们的瑰丽的想象与惊人的智慧了。
华夏的先民是在一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在他们的眼中,天空是深邃无穷、玄妙无比、神秘莫测的,大地是雄浑无垠、浑黄无尽、生机无限的,正如《易经》中所说,“天玄地黄”。
很佩服古人能造出“玄”字,“玄”本义为赤黑色,后有深奥莫测、难以理解等的意思。古小篆“玄”字的下端,象绞在一起的几股丝线;上端是丝线上的系带,表示染丝时的丝结。这样的字形就如同看似可解却又难分的纠结,又如同似有浅明的规律却又难以表述的混沌。笔者以为用“玄”来形容古人眼中的天的概念,是比较妥贴的。《释言》中说,“玄,天也”;《说文》中说,“玄,幽远也”;《老子》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面对天地间的各种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面对高高在上的天空,先民们展开了无畏的征服和恒久的探索,如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然而其最终的结果都只能停留在瑰丽想象之中。因此,先民们对主宰万物的天惟有敬畏,只剩祈祷,只能无奈地称之为“玄”。 于是“昊天上帝”“九天玄女”等神灵虚幻便应运而生,先民们总是以最虔诚的心向它们顶礼膜拜,祈求福佑。
“黄”却是真真切切的,中国古代先民们的赖以繁衍生息的环境基本是黄色的。黄土地,黄河水,黄谷物,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黄皮肤的中国人。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中,耕种是安身立命传宗接近的最佳方式,因此拥有了黄色的土地就拥有了一切。古老的中国人对黄土地是敬重的,对黄色也是畏惧的。在封建社会里,黄色是帝王的专属的颜色,是权力的象征,是高贵的标志。
然而,远古时的玄黄的天地并不是先民们的理想的家园,整个宇宙由“洪荒”二字主宰着。有人说“洪”是大的意思,洪荒就是大荒,这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却以为,“洪”是指“洪水”。在《山海经》中的传说里可以发现,远古时的大地由洪水主宰,(外国传说中也均有大洪水的记载,最典型的是“诺亚方舟”的故事),大地一片荒芜,各种凶禽猛兽威胁着先民们的生命。于是,改造自然成了先民们必须的行动,治水当然是先民们最重要的事情了。鲧(gǔn)与大禹父子两代人治水的故事,正是远古先民求生存求发展的最恰当的注解。
《淮南子》中说,远古的华夏大地上洪水滔天,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位善良的神仙鲧从天帝那里偷取了 “息壤”(神土,能生长不息),来阻止洪水的肆虐。天帝知道后,命令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郊外,并收回息壤。鲧死后三年,尸体不腐烂,有人用刀剖开鲧的腹部,诞生了禹。天帝就命令禹布土治水,并把古中国分为九个州。在治水过程中,禹娶了涂山氏为妻,但禹不因为私事而妨害治水的大业,只在家中待了四日,又前往治水。此后大禹为治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去。在凿通轩辕山时,禹化为一只力大无比的熊,已怀孕的妻子涂山氏送饭前去,以为禹是熊的化身,羞惭而去,到嵩山脚下,化为一块巨石。大禹赶来,说“归我子”,巨石破开诞生了启。历时二十九年,禹终于治水成功。
勤劳、善良、忘私、执着的鲧与禹,用自己的双手,前赴后继,疏理沟壑,消除了水患,营建了富庶的家园,使荒芜充满生机,他们是中国古代先民们的卓越的代表,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象征。
这就是华夏先民们的两翼:
瑰丽的想象,寻觅宇宙的起源;
踏实的行动,争取生存的权利。
附:《千字文》原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文的解构
《淮南子》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远古时,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的不周之山(天柱),顿时“天柱断”,天不再四平八稳,慢慢地向西北方倾斜,悬在天上的日月星辰也就动荡不定,常向西方移动;又因“地维绝”,大地在西南方陷了一个大坑,于是各地的水都流向了西南方,形成了大海。这则故事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对于天文、地理的解构了。这则故事是不真实的,只是先民们的大胆的想象。然而,经过数代人的艰辛探索,先民们形成了独特的天文观,创建了较完整的天文体系,创立了科学的历法。毫无疑问,我国古代的天文研究水平居于世界的前列。
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是先民们最喜欢探索的。汉字中最初的象形字自然是“日”“月”等,最初的指事字可能就有“星”(日生,即太阳产生)字。日——太阳(最具阳刚之气),月——太阴(最具阴柔之美),星——太阳的孩子,总是调皮地眨着眼睛。这应该是先民们对天文最朴素的认识。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对太阳的变化也屡有记载,古籍中有文字曾描绘了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日”中的一横,据说就是太阳中黑子活动异常的记忆。日出东方(扶桑),日薄西山(若水),一升一落,一天过去了,一天就是一日(地球自转的周期,先民以为是太阳转动的周期,所以叫一日)。先民们还发现,太阳并不总是在头顶运行,有时直射(夏季),即正;有时斜射(其他季节),即昃;而一正一昃也有一个周期,这就是一年了。
先民们对月亮的认识非常深刻。她冷冷的光芒与多变的形容不但带给先民们以无穷的诗意,也给了先民们以时间的感念。她或如柳芽(月初),似形容未长成的少女;或如圆盘(月中),若成熟丰腴的少妇;或如镰钩(月末),若伤心欲绝的怨偶;时而洒下冷辉(月显),时而隐匿身形(月隐),如调皮淘气的顽童。聪慧的先民们还发现,太阴(月亮)的光辉之所以阴冷,与太阳的和暖相对,这是阴阳的两个极端;月亮出没与形容的变化是有周期的,一盈(圆)一亏(缺),约二十九天(有时三十天),因称之为一月。月亮,月亮,一月一亮。
深邃的天空除了日月以外,还闪烁着众多的星星,他们与日月一起在天空中构成了无比玄妙的图案——天文(天上的文采——日月星辰及其运动所构成的种种形象)。《汉书·艺文志》解释为:“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参政。”意思是指所谓天文学就是通过排定周天的二十八宿星区顺序,推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路线、位置和周期,来记录与人事吉凶祸福相对应的星象异变,国家的统治者们(圣王)常根据天象的变化来决定政治措施(因为他们自以为是天之子,天是保佑他们的基业万年不朽的)。而在老百姓看来,观测天文的变化,是为了察知农时,以安排农事。这也就是后世占星术的起源吧。
二十八宿,是对天空众星的区域性划分。宿,就是舍,有“停留”的意思。《史记.律书》说:“舍者,日、月所舍。”意思是,二十八宿,就是太阳与月亮在一年的运行过程中所居的二十八个房间(区间)。这二十八宿的划分,与北斗七星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斗七星,是夏夜天空最亮的七颗星星,先民们认为这是天空的中心。这七星的名称分别为:天枢、天权、天璇、天玑、玉衡、开阳(《洛书》:开阳重宝,故置辅翼。是指开阳星旁置有伴星)、摇光。前四颗星叫“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星叫“斗杓”“斗柄”。
先民们用北斗星来整理统一日月五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转次序、位置和规律。利用北斗七星来做天体的纵横坐标,以观察天象。——从北斗“杓”引伸一条线上与二十八宿中角宿相连,下与北极帝星相连,刚好处于一条直线上,形成纵坐标;从北斗七星中的玉衡引伸一条线与南斗相连,以斗魁左右两星引两条线与参宿左右两肩之星相连,则形成横坐标。
当然,北斗星是在运行之中的,因此划分的区域也是不断变化之中的。以古代春分前后初昏时的天象为依据的,这时正是朱鸟七宿在南方,苍龙七宿在东方,玄武七宿在北方,白虎七宿在西方,这就是“四象”。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或婺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在确定二十八宿后,先民们又发现岁星(木星)和太阳运行路线、位置、周期也跟二十八宿相关,岁星在周天二十八宿上运行一周需要十二年,便把岁星一年在周天的运行路线称为“次”,这样二十八宿就依岁星划分如十二次之内了,也就是把“四象”中的每一象划为三次。看到岁星行到哪一次,就知道为哪一年,由此创建把周天划分为十二段的岁星纪年法。
为了更好地认识天空,先民们又把天空进行了划分,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部分,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十二辰,它与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后来,先民们又发现,二十八宿与月亮的运行周期相关;十二星次跟岁星纪年法相关,也作为太阳运行的位置与周期的描述;十二辰与太岁纪年法相关,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十二辰就是十二月令的转换;十二辰与十二次是方向相反,同把周天划分十二个区间。周天二十八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包含于十二辰次之中。十二星次包含于二十八宿,形成了周天的双重坐标系。
《千字文》中说,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盈,满;昃,太阳偏西;辰,星辰,多指五星(金木水火土);宿,本是住、房舍的意思,这里指二十八宿;列,排列;张,本指将弦安在弓上,又像张弓欲射之人,这里也是铺排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太阳月亮时正时斜,星辰斗宿排列铺张。
咀嚼这精炼的语言,仰望天空那密密的繁星,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先民们的智慧了。
附《千字文》原文: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来源:《黄钟》第八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