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发表于 2022-4-25 11:17:4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读文读诗,最大的享受是感受情思,感受美境,感受诗心,与作者一起沉郁,一起兴奋,一起哀怨,一起微笑。诗文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求作者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独特的创作手法,将眼中的尘俗及心中的情感“诗化”为文字。
我所谓的“诗化”,是“化为诗意”。我们眼中的尘俗是一个混合体,美的丑的、善的恶的、刚毅的软弱的、粗糙的精致的,纷繁复杂,一股脑儿地扑进你的眼里,令你无所适从,难辨美丑,难知真假。而诗人,却要用自己的眼睛,从光怪陆离的尘俗中寻找到诗意所在,寻找诗的意象,寻找诗情的绽发点,进而外化为文字。这可称是“诗化”。
平凡的人,也能从尘俗中寻找出诗意,但,那大多不是自己的独特的发现与独创,而是把从所读诗文中获得的意象与眼前的景观进行观照而获得的,那不能算是诗化,只能算是诗意的演绎与阐释。
那么诗人是如何诗化尘俗,而成独特的诗境的呢?
首先,要有独特的视角。韩愈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他没有像一般的文人一样描写柳暗花明的皇都春色,没有像平凡的诗人一样写莺歌燕舞,而是从独特的视角——“草”来写,抓住“遥看近却无”的特色,创建了诗境。读后,既感早春之美景,又感遥近之哲思,诗意无限。这样的视角,异于常人,异于常规。诗人总是从不起眼处,从别人疏忽处着笔,像辛弃疾的“春在溪头荠菜花”,如白居易的“水面初平云脚低”等,都是用平凡的景物从独有的角度道出无边的春色。
其次,要能大胆的取舍。庐山风光美不胜收,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面对山花烂漫,清峰秀丽,鸟鸣山幽,李白却似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仅抓住了如烟的云,如布的瀑,使柔极的云与刚至的瀑映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既阴阳平和,又生机无限,更惊心动魄的诗境。于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绝妙好句流传了下来。像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贺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等,都是大胆取舍的结果。
再次,要有极致的手法。“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能为叶绍翁赢得千古美名,就是用了极致的手法。试想,独伫扉前,久叩无果,心郁难解,虽心有春意,但眼无春景,可谓郁闷到了极点;当怜苔而下,骤见红杏,是何等欣喜?但这还不够味!于是,诗人把园中的春景想象为满盈,把几许红杏,减为一枝,绝大的反差,产生更大的张力,令极郁化为极喜的心情从“一枝”中喷薄而出。身处此等诗境,何等的痛快?杜甫的“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都用了这些极致手法,使诗境无比阔大,诗意无限深延。
再其次,要有情理的交织,虚实的合一。纯形象的描写能给人以诗意,但往往流于肤浅,不耐久嚼,只有赋予其哲思睿理,才能回味绵长。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写出了月的多姿多彩,变幻之美,又写出了哲理之趣。又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是雨中楼台的烟雨描画,更是对南朝因寺而兴、因寺而亡的无比感慨,也是对唐人欲重蹈覆辙的无限惆怅。对于这样的诗句,读之,品之,研之,究之,如千年陈酿,令人常读常新,常品常叹。
又其次,要有内外的映合。每个人对事物的体验都是特别的,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不同的是,诗人能把内心的独特的体验,用独特的形象来表达出来,使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形象、诗中的文字融为一起。李贺的“一双瞳仁剪秋水”,冯延已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这种内心与外象、文字的一种映合,寓内心的体验于外在的物形,从而诗意盎然,诗境无限,诗意无穷。
最后,要有特别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通感等修辞格,大家都很熟悉,然而诗人笔下的修辞,常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从而营造出独有的意境。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荷塘月色》中,用“梵阿铃上奏着的名曲”绘眼前荷色,以悦耳之音喻养目之色,营造了无比美妙的诗境。鲁彦在《听潮》中,连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情人的蜜语”、“微风拂过琴弦”、“落花飘在水上”等四个形象比喻海的沉吟,使人走进了那温柔、醇美的意境中。这样的诗境,但可意会,岂敢言传?
当然还有更多的“诗化”方法,如大胆的想象、小处着笔等,但无论何种途径,何种方式,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的体验与独特的创造。惟其如此,文章才会诗意盎然。
(作者系黄桥初中老师,“东方”文学社社长)
来源:《黄钟》第三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