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4-8 16:41:0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黄桥有一条老街叫珠巷,位于繁华的东进中路北侧,东西走向,西至十桥中路,东至口巷,长约350米,宽4米左右。昔日珠巷,一式的平房,青砖小瓦闼子门,前店后作,或前店后宅,临街房很少有作住宅用的。路面由三行青石板铺成,光溜溜的,穿着木搭鞋在上面走,发出的笃的笃的清脆响声。房子大多是清朝遗留下来的,还有不少明代建筑,是一条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古巷道。
黄桥不少巷子是以其经营的商品而命名的,如布巷专门卖布,米巷专营米业,牛集场则是牛市。珠巷亦是如此。猪、油、酒是泰兴历史上的支柱产业,东半县的农户几乎家家养猪,对小猪的需求量特别大,珠巷便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好多家专卖仔猪的小猪行,这条巷子便被叫做“猪巷”。后来,大概两个原因猪巷才改了名。一是卖猪的渐渐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四行八作,各色店舖。如杂货店、钟表店、车匠店、铁匠店、洋货店、烧饼店、裁缝店、石印店、炮仗店、烟店、布店、酒店、桂花汤圆店、提汤羊肉店,山竹行、八鲜行、老虎灶,还有典当、钱庄、诊所、浴室、客栈等等,等等。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珠巷里一家猪行也没有了。二是人们都觉得“猪”字不雅,好像住在巷子的人都与猪有着什么关系,怕沾上猪腥气,于是不知什么时候起,“猪巷”便改成了“珠巷”。民国十一年丁文江先生主持绘制的黄桥镇地图就是这样标注的。
这个改动是恰如其分的,因为在这条不长的小巷里,文化积淀深厚, 历史遗存丰富,可谓珠嵌玉镶,瑰丽动人。
黄桥的宗教文化历来昌盛,有文字记载的庙宇就有十多处。 被称为“寺”的只有两处,一是定慧寺,一是福慧寺,就是明代进士何棐诗句“永丰惟二寺,此是小长干(注)〞中的“二寺”。这福慧寺就在珠巷东首。它始建于北宋天圣四年(1026),算得上千年古刹。寺门朝南,主建筑依次为金刚殿、罗汉堂、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有观音殿、都天宫。院中古木参天、花草遍地。大雄宝殿二层歇檐,斗拱结构, 飞檐翘角,尤为雄伟壮观。三尊大佛、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二十四天尊、赤脚观音及三山海岛,雕塑精美,金碧辉煌。数百年来,梵音不断,香烟缭绕。福慧寺历史上曾几经天灾人祸,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只剩下五间罗汉堂了。2001年,地方政府顺乎民意,重修福慧寺,恢复了部分建筑,大雄宝殿比过去更见宏伟,寺内环境更为宜人。自此,小镇人又闻晨钟暮,信徒们又有了礼佛的场所。修复后的福慧寺,多次举办法会道场, 邀来高僧大德,讲经说法, 四方信众,纷至沓来,香火极旺。
提到福慧寺,有一段历史不能不说一说。1940年秋,新四军军械厂厂长、后来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曾驻扎在此,生产子弹和枪榴弹。吴运铎在他所著的《把一切献给党》中这样写道:“我们驻扎的古庙正殿里站立着三尊大佛,斗大的脑袋一直顶到大殿的屋頂,成天眯着眼睛。我们在佛座下铺了稻草,挨着窗棂,架上案板,古庙的大殿便又是宿舎又是车间了,东西配殿做了修枪厂。”
福慧寺斜对面就是韩秋岩先生的故居。上世纪八十年代,《文汇报》曾发表一篇文章,称韩秋岩为奇人。就我对韩老的了解,我觉得那篇文章讲得还不全面, 韩老的一生至少有这几个出奇之处:
第一,他是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的老人。百岁老人往往跨越两个世纪,可巧就巧在,韩老人出生于1899年,殁于2001年,享年103岁,这不正好跨三个世纪吗?这是一奇。
第二,韩老原本是学工的,但后来却又成了书画家、诗人。韩老三十年代初留学巴黎,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教授和几家工厂、油田的高级工程师。他夫人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吕凤子、徐悲鸿, 他对绘画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巴黎,他常去卢浮宫看画;在甘肃,他去千佛洞住了三天,仔细观摩了敦煌壁画……这为他以后绘画打下坚实基础。1965年退休后,他潜心中国画创作,画艺大进。1979年,他在西安办个人画展,展出画作200余幅,获得广泛好评。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了《韩秋岩画选》。韩老在古诗、书法创作上造诣颇深,著有《韩秋岩冬游诗选行草》、《青岛海泳集》。
笫三,韩老爱好体育锻炼。五十年代初开始打太极拳,数十年不辍。七十多岁开始天天游泳。八十多岁时,大雪纷飞的日子,他应苏州工人文化宫邀请作冬泳表演。1979年,韩老还参加全国老年组长跑比赛。他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令人感佩,因而获得了“全国健康老人”的光荣称号。
第四,韩老关心家乡文教事业的精神更令人称道。1924年,韩秋岩捐资800大洋,与友人一起创办了泰兴县第一所中学――私立黄桥初级中学。八十多年来,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1989年,韩老在自己的住房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有一个儿子因没地方搁铺,多年睡沙发),毅然将祖屋四间捐赠给家乡,创办了黄桥图书馆。韩老造福桑梓,扶掖家乡后辈的高尚德行,是留给家乡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韩秋岩故居西行二三十步,便是丁文江的族叔丁西林先生的故居。
丁西林1913年毕业于上海工专(交大前身),1919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理科硕士学位。次年,丁西林应蔡元培延聘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后任系主任。1927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直至抗战胜利后。其间曾三次代理研究院总干事。
丁西林在物理教学、研究工作中的成就,都被他在戏剧创作上取得的辉煌业绩掩盖了。早在英国留学时,他广泛阅读英文书籍,读得最多的是萧伯纳、易卜生、高乐斯华绥的剧本。这使他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剧本的结构、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任北大教授的第三年,几个搞科学的朋友出版一种综合性杂志,想刊登一点文学、戏剧文面的文章,就怂恿他写。丁西林初试牛刀,一炮走红。1923年起的数年间,他先后发表了《一只马蜂》、《压迫》、《亲爱的丈夫》、《酒后》、《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等六个独幕喜剧。剧本发表后,好评如潮。侍珩著文说,《一只马蜂》的上演“是中国新剧舞台上最初的成功。”洪深汄为《压迫》是大革命时期“创作喜剧中的唯一杰作”。“独幕剧圣手”、“喜剧大师”、“东方的莫里哀”一顶顶桂冠戴到了他头上。1949年9月,周恩来邀请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共商国是。建国后,丁西林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印友好协会会长、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文革”期间,他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乒乓外交”活动,迎来送往,不辞辛劳,艰苦地维持对外文化联络工作。工作之余,他还创作了《孟丽君》、《智取生辰纲》等多部多幕剧。他的独幕喜剧久演不衰,为纪念“五四”运动,北京人艺多次把他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搬上舞台。
丁西林故居现存清建筑十多间, 虽已略显破旧, 但从其建筑的格局、用料的考究及精美的砖雕、木雕上仍可看出丁家当年的富有和气派。丁西林故居现为泰兴市文保单位,镇人民政府已列入修复计划。
在丁西林故居两侧还有几个小景点值得一看。
东侧是清末举人李弼余的居第,有十多间明清老屋,进门一块黑底金字的“光绪壬午科举人”匾额吸引着过往行人羡慕的目光,可惜“文革”期间已被当柴禾烧了,现在只剩下两个上了锈的铁如意头仍痴守在二梁上。这位李举人中举后因为没有背景, 也没有银子去打通关节,虽然到吏部登过记,但始终没捞上一官半职,只能在家里耗着,以坐馆授徒糊口。他心中不满,作对联一副,题于学馆壁上: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也者﹔
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丁西林故居西侧不远处,有一座很别致的小木楼,叫“大香坛”。这是一座建在巷子中间的过街楼,楼下可供行人车辆来往。民国年间,黄桥流行霍乱,患者上吐下泻,病死者甚众。最惨的是珠巷里一户人家,几天中死了三口人!老百姓靠政府无望,只有设法自救。于是,由黄桥商会发起,各商家富户捐款献物,很快在珠巷与南迎祥巷交界处建起这座纯木结构的大香坛。坛高五米许,面积十五六平方米,有梯供香客上下。坛上陈设香炉烛台,供奉关帝神像。毎天,男女老幼来此上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消病祛灾。七月半福慧寺僧人都要来放焰口,做法事,超度亡灵。这些虽属迷信之举,但却是历史的见证, 更为难得是为后人留下一座独特的建筑,令人遐思悠悠。
大香坛西行二十余步,有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是水龙局旧址。那时没有救火车,只有叫做“水龙”的救火工具,靠人力施压喷水救火。水龙局里面放着水龙、水桶、水带、喷枪,墙上挂着铁钩、荡火、钢盔模样的防火帽等等。一有火情,市民就会自发地把水龙拉出来灭火。其它地方都把它叫做“水龙局”,但黄桥人不这样叫,给它起了个高雅的名字:“潜龙渊”。 潜龙渊三个字用方砖阴刻嵌于门楣之上。古书有云:“潜龙在渊,飞龙在天”, 潜龙渊三字大概是取“龙潜于渊,备而不用” 之意,从这个命名上可见黄桥人的文化涵养。
珠巷里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数何氏宗祠了。何氏是泰兴望族, 明清两代一门出了四位进士、十一位举人、三百多位秀才。其中名气最大的是人称何御史的何棐。何棐历任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江西按察司副使、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著有《笃斋遗稿》,並主编《九江郡志》、《安徽方氏族谱》。他的孙儿何镤据其西征时的文献资料编纂而成的《绣斧西征录》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何氏宗祠就是何氏后人为纪念何棐修建的。宗祠原有房屋四十余间, 宗祠西侧有奉旨敇建的四牌楼一座。现在已修复的有门厅、仪门各一座,大厅三间、楼房十间。门厅、仪门为顺治三年建,大厅原是何棐旧居,典型的明建筑, 用料粗大讲究,廊柱为金丝楠木。雕刻精美的山雾云、荷叶墩令人赞叹不已,梁柱彩绘,历经五百多年风雨依稀可辨。大厅原为族人议事场所, 现按原样布置, 红木太师椅,明代地屏,清代金砖,气势恢弘,蔚为壮观。大厅后的振裔楼建于雍正九年,楼内陈列着何氏数百年发展的史料,何氏家族中杰出人物的画像、辉煌业绩及部分著作。何氏六世祖何济于正统六年制订的《家范条件十则》(即家规十条)更吸引了许多游客久久驻足。省古建筑专家戚德耀考察后说:“何氏宗祠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建筑之精美,在省内实属罕见!”中国记者协会原会长、书法家邵华泽为何氏宗祠题写匾额:“江北第一祠”。
以上介绍了珠巷的七处遗存,第八处是“圈门”。什么是圈门呢?
黄桥是一个小镇,历史上没有城墙,这就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不知何时起,黄桥的先民们就在主要街巷两头各砌上一道门,夜深人静后将它锁上,这条街巷就成了封闭状态,其作用就跟现在小区的大门相似。圈门的式样是两侧与民房相接,门洞大多为拱形,像城门洞一样,两扇厚厚的木门可锁可闩。门上建有房顶,砖木结构,两边削水,既保护了门,又可供行人避雨,很人性化的。据年长者回忆,黄桥有二十八个圈门,如东大街的永丰门,西大街的凤翥门,布巷的利津门,米巷的永康门,等等,南迎祥巷、罗家巷、迪祥巷、马巷都有圈门。珠巷东首的圈门面向大海,取名为“镇海门”,西首的面对长江,叫“澄江门”。这样一东一西,其它七处遗存就都装在圈之中了。据专家说,这种圈门在全国並不多见,地方特色十分鲜明。
黄桥是一座千年古镇,珠巷的古遗存尤为密集。保护好古街巷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加快实现“建设小城市、打造副中心”的目标,黄桥镇修复古街道的工程已全面啟动,不久珠巷、米巷、罗家巷等古街巷将盛装迎客, 届时,游人徜徉其间, 将会触摸到古镇的脉搏, 聆听到历史的足音……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六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