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巷原是现黄桥十桥中路西侧的一条小街,南至大石桥,北至王家巷与米巷桥之间。布巷虽名为巷,实则是一条小街,青石板铺就,宽约4-4.5米,全长200多米,2000年拓宽街道时已拆除。
黄桥原名“永丰里”,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75左右)建永丰镇,元末明初时才改称为黄桥镇。据《泰兴何氏家乘》记载,黄桥何姓宋室南渡时到此落户,那时,黄桥尚属雏形阶段,镇上住户全是何氏一姓,外姓还散散落落居住在镇外。后来由于到镇上的其它姓氏逐渐增多,才形成集市。何氏家族属于耕读世家,明清两代,曾出过四进士,十举人,三百秀才,其中二人官至三品。何氏之十世祖何棐,在明嘉靖年间官至太仆寺少卿,因过去曾任过都察院御史,所以当地人都尊称他为何御史。 据讲,御史府的宅西是一排十多间屋的粮仓,粮仓后是一条小河。为了运送粮草和迎送官员的方便,就将这条小河拓宽加深,南与镇南边的季黄河、北与镇北边的姜黄河衔接,取名运粮河。这条河为现石桥中路的前身。此河开掘后,既沟通了黄桥南北的运输,又活跃了商品的交流。由此一批粮行、酒行、猪行、小吃店,小商小贩也便慢慢地汇集于此,而那些过去靠肩扛车推、走街串巷到处吆喝的卖布郎更有了商业活动的场所。 布巷原在运粮河的西堤岸上,由于地势平坦,既向阳又与御史府隔河相对,自然成了卖布郎们的交易集散地。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外国先进织布技术的引进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图案多样、色彩鲜艳的洋布取代了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家庭纺织土布,并且很快占领了整个市场,成为当时卖布郎们的拳头商品。由于黄桥位于泰兴、靖江、姜堰、如皋等四县的交界位置,在这里,既能通过便捷的水上运输从上海、无锡等地取得货源,又能迅速地转手倒卖批发至四方,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若干年下来,这些卖布郎捞取了第一桶金,积累了原始资本,每个人的腰包都鼓起来了。为将买卖做大做强,免受过去餐风露宿、来回奔波之苦,他们便纷纷在此购地建房。由于布店开办最早,且又占大多数,人们就将此处喊作“布行”,街面形成后,顺理成章地喊为“布巷”。旧时的布巷,一南一北有两座依房砌成的半圆形砖头门楼,当地人称为“圈门”。巷子南头的叫“朝阳门”,北头的则叫“利津门”。 据老人回忆,解放前夕,街道两侧由南向北的商家,有太仓肉松厂、严德兴布庄、汪炎吉布行、尹记照相馆、陈大锁开水炉、汪记酱园店、汪字号粮食行、王复兴酱园店、谭恒顺碗店、宝盛银楼、王家浴室等。解放初期,黄桥镇专卖行、八鲜行(现时称水果店)、黄桥邮政所、新华书店也曾在此处落脚。当时在与珠巷相接的路面上,还曾开了两家烧腊摊。另外,一个个子不高的大龄老姑娘在临王家巷的街面上,设有一只亨飨锅,专门出售扁团,200元(旧币)一只。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街北头面对米巷桥的位置上,“开一天”、“沈裕盛”两家在黄桥有名气的大饭店相对而居。“开一天”是一座二层小楼,他们除办宴席外,特色菜是蟹黄汤包、鸡浇和鱼浇面等。其中店主王长三的红烧糖蹄堪称一绝,以形不倒角、色彩明亮、甜中带咸、咸中有甜而闻名。 当年,这儿的布店可谓辉煌至极,整天顾客盈门、川流不息,特别是在春节前夕,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此情景一直延续至民国年间。何隆昇店号还曾发售过股票,对外融资,对内结算。后来因为在镇西南架设了一座桥(即西寺桥),将原先从西边吕家桥来此巷的人分流出去,加之新辟的东大街日趋成型,不少商号又纷纷移址东迁,这边的市面才日渐衰微。 布巷里的布店生意虽因此变得清淡,市面也冷落许多,但由于历史悠久,老字号名传四方,再加上老店信誉好,店主乐善好施,因此,此处布店仍为一些老顾客所青睐。一次雪灾后,何隆昇布店老板何介山遇有一乞丐上门,施以钱粮后,又当场脱下自身的皮袍供其御寒。在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大多数商家能慷慨解囊。民国七年(1918年),黄桥镇南的文明桥(俗称南坝桥)重建,从现尚留存的“文明桥征信录”上,仍能查寻到当年何隆昇布店捐款五块银元的记载。1940年新四军东进到达黄桥后,这几家布店都曾为部队去江南采购过大批布匹,供给军需。因日军封锁长江,商家们是冒着很大风险的。这种合作关系一直保持了很久,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何介山家还持有苏中银行发行的抗币。中共地下党员周锦堂曾是这家店号的大管家,解放后,为黄桥商业社主任、党支部书记。所以,尽管由于人流分散的原因造成市面冷淡,但这里商家的可信度仍很高。公私合营时,还有七八家开设于此。其中单何姓家族开设的就达四、五家,颇负盛名的有何隆昇、日新昶、锦泰园等百年老店。这些布店,都是家族企业,有的常年雇有店员,像何隆昇因店主年事高、子女幼小,雇员最多时达十人左右。后来,他们都成了国营商店或合作布店的职工。 这条小街真正发生变化是在解放以后。1955年改造为石桥中路时,曾拆除布巷东侧的部分房屋。1958年大跃进时,东侧大部拆除。后来,这里又盖起了简易房屋和棚子。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段地面才建了一幢三层楼的黄桥粮管所。 现在的布巷已被幢幢高楼所代替,石桥中路也成了黄桥镇繁华的街道之一。布巷虽不复存在了,但它因布而成街道的历史已载入地方史册,为现代人在商海搏击留下了不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内容。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