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fh838 于 2010-8-8 17:50 编辑
“一生病就吊水”弊多利少 张家庆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有的人一感冒发热就跟医生要求“吊水”,孩子咳嗽更是要求马上“吊抗生素”,更有些老年人在夏季来临时喜欢去医院“吊吊水”,目的是补补营养、通通血管、防止中风等。 “吊水”,医学上称静脉滴注给药,是直接将药物通过静脉输入到患者的身体内,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常常用于抢救某些危重患者,但较易发生各种副作用,容易出现毒性、过敏现象,所配用的药物越多,出现的机会就越大。“一生病就吊水”,其实并不利于健康,有时反而有害。 首先,对人体来说任何形式的开放血管都不是一件好事。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如休克都是来自于注射类药物。不洁的静脉滴注,更有可能造成各种细菌感染,给患者健康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一般的静脉输液虽然纯度很高,可是仍不雒避免其中存在不溶性的微粒。据研究,1毫升的青霉素加5%葡萄糖注射液中有2~16微米的颗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含20多万个微粒。可想而知,如果滥打“吊水”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吊水”中的大量微粒与临床操作环境、几种药物合并及输液器等有关。 上世纪50年代我做住院医生时。当时的内科主任岳(他是上海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内科学、热带病学专家)教导我们的治疗原则是:能不吃药时不吃药,应用药物时先选口服药,能用肌肉注射时不用静脉注射,最后才用静脉滴注。在口服、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几项给药方式中,口服是最安全、最受患者欢迎的方式。作为普通老百姓应该有这样的警觉:静脉滴注起效快,但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抢救也比较困难。我从医数年.遇到这类教训实在不少。 有人认为“能不吃药时不吃药”这句话不妥当,因为会耽误治疗。其实,关键在于这个“能”字,“能不吃药”必须要有坚强的科学依据。像张悟本说的“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药物毒性所致”,所以要不吃药,而吃他的绿豆汤和长条茄子等,那肯定是错误的i不久前,电视上揭露有人叫卖1 3万元一个床垫,宣称睡了这种床垫,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就不必吃药了,这肯定也是骗人的;有些人固执地认为“是药三分毒”,即使生病到了必须吃药的时候。还是坚持找偏方、秘方、验方和食疗方而不肯吃药;有的人有明显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也不愿吃药,认为没有不舒服症状、不妨碍工作,等等。这些都不是“能不吃药”的情况,因为不科学。 安全用药的四个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适用(也就是方便)。有了病应该用药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用药、规范用药,尽量减少使用静脉滴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