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战斗战役] 纪念新四军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这场经典战役的背后……  

84191人阅读  2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9 15:11:4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今年是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
黄桥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
也是党的“三大法宝”的
创造性运用

1.jpg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序厅陈毅、粟裕塑像

      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党建专刊《共产党人》撰写发刊词,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对在华北联大师生出征抗日前线前即席演讲时提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团结)作了重新定义,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三大法宝”内涵的变更,反映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是对十八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从此,“三大法宝”成为武装全党的思想法宝。
        一年后,在江苏苏北发生的黄桥战役,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为当时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和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三大法宝”在开创华中抗日新局面中的生动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党“三大法宝”的思想内涵。

2.jpg

黄桥战役的胜利
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的威力
  1939年,陈毅、粟裕遵照党中央指示,坚决执行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发展方针和战略任务。
一方面组织和指挥管文蔚、叶飞率领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北上,建立桥头阵地;
  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社会上和友军中开明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以减少新四军向北发展的阻力。
  当时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视北上抗日的新四军为眼中钉,精心策划围剿新四军的计划,不断挑起事端。新四军为了抗日和生存,被迫自卫反击,史称“黄桥战役”。
黄桥战役
       黄桥战役是抗战时期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自卫反击战。1940年6月28 日至10月6日,新四军先后经历保卫郭村、东进黄桥、营溪反击、攻克姜堰、决战黄桥五次重大战斗,前后历时101天,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战役决战的胜利,成为新四军历史上一个军事、政治双重胜利的光辉范例,从此在苏北站稳脚跟,开创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3.jpg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原黄桥中学工字楼)

       1939年,苏北敌后广大地区都为国民党所统治。韩德勤拥兵16万人,但派系繁多,嫡系和非嫡系之间矛盾重重。驻泰州及其附近地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所部2万人,驻海安曲塘一带江苏省税警总团团长陈泰运部4000人。陈毅、粟裕把争取中间派作为扩大抗日统一战线、解决苏北抗日领导权的一个重要环节,审时度势确立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
       1939年秋至1940年春,陈毅三进泰州,冒着生命危险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谈判,宣传抗日救国的真理,表示新四军与二李合作的愿望,取得了二李的谅解和支持,团结了友军,使新四军立足苏北,顺利东进,为黄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充分发挥了统战威力。
4.jpg
       在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过程中,陈毅还将政治统战与文化统战巧妙结合,以文化为纽带,诗文会友,抒发爱国激情,弘扬民族正气,增进同苏北士绅名流、爱国文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推进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

诗文会友拜紫石
     1940 年,陈毅抵达海安,与管文蔚一道登门拜访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两次出任江苏省省长的韩紫石,向他建议说:“紫老为我省耆宿,德高望重,只要登高一呼,军民一定景从。我与管文蔚等一定持戈待命。”韩紫石当即答允,并拿出他主编的《吴王张士诚载记》和事先写好的一副对联送给陈毅。对联是:“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
      过了一段时间,韩紫石因劝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与新四军和谈抗日未成,他又托管文蔚给陈毅捎去一副对联,内容是:“暴雨袭神州,哀鸿遍野;狂风卷巨浪,砥柱中流。”,陈毅遂回赠一联:“仗义执言,古之遗直;居乡问政,华夏有人。”
5.jpg

拜访开明绅士朱履先
       像韩紫石这样的开明绅士,黄桥地区亦有不少,如朱履先先生,是辛亥革命元老、南京光复的首任城防司令,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阅兵典礼总指挥,领中将衔。后来,他不满蒋介石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归隐黄桥老家,在黄桥地区威望崇高,讲话份量很重。
  陈毅一到黄桥,就上门拜访朱老,陈毅诚恳邀请他为团结抗日献计献策。朱履先得知国民党当局竟然不发给新四军军饷,怀着义愤之情,出面带头在黄桥绅商中募捐6万银圆给新四军,并积极建议新四军开征田赋,又主动致函韩紫石,共同帮助陈毅协调与韩德勤关系。
  9月27日,陈毅在姜堰曲江楼召开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30日,韩德勤不顾苏北各界人士的再三劝告,组织26个团、3万余人的兵力向黄桥进攻。
      10月3日,决战打响。黄桥决战之日,朱老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地敲烧饼店铺的大门,吩咐及时为新四军做干粮并安排群众送上前线,保证新四军对顽军的作战,为决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特别贡献。
6.jpg
       通过政治统战与文化统战的巧妙结合,新四军坦诚争取了韩紫石、朱履先等一大批士绅和地方实力派的同情与拥护,并在姜堰曲江楼成功召开苏北八县军民代表大会,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了韩德勤,形成苏北地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黄桥战役的胜利
逐步壮大了抗日武装的力量
       武装斗争是实行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毛主席精辟地论述道:“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是拿血换来的经验。
      黄桥战役前,苏北存在好几种力量:最大的是日本侵略军,其次是韩德勤部,再其次是李明扬部,新四军挺进纵队排在第四位。
7.jpg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实物展区

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2纵6团与八路军5纵1支队1团在东台白驹胜利会师,发展到2.3万人,韩德勤部已不是对手,我军在苏北实际上已取得抗战的领导地位。

  粟裕在1940年10月《黄桥战役总结》中这样评价黄桥战役胜利的意义——
  • 首先,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使中国最进步、抗战最坚决、革命最彻底的八路军、新四军会合起来了,能够互相取得更好的配合和更大的发展;使苏北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华北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联成一片;
  • 不仅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而且使华中革命势力取得第一步的优势,也就是增加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利条件。这是第一等的重大意义。
8.jpg
屹立于市区东进广场的陈毅粟裕塑像

       黄桥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也使新四军成为与八路军齐名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两大强有力抗日武装力量,为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军事保证。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全军发展成为拥有7个师约9万人的战略武装部队,成为华中抗战的中坚力量,策应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黄桥战役的胜利
有力推进了地方党组织的建设
       毛主席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
        全面抗战爆发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和白色恐怖统治,江苏党的组织几乎遭到严重破坏,无数的共产党人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逮捕,也有不少共产党员转入地下继续开展工作。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得以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实行全面抗战。
9.jpg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

     1940年7月,新四军东进黄桥,建立了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此时,东南局派陈丕显等一批干部从皖南到苏北,加强地方党的领导。
  •        9月中旬,根据中原局指示,成立中共苏北区委员会,属中原局领导,陈毅兼任书记,陈丕显任副书记,委员9名。
  •        苏北区工作机构设组织、宣传、民运、青年、妇女5个部。
  •        区党委机关先后驻泰兴黄桥镇和海安、东台等地。
  •        苏北区党委成立时,撤销江北特委和苏北特委,建立泰兴、如皋两个中心县委,苏南的(京沪)路北特委亦由苏北区党委领导。
  •        黄桥战役胜利后,苏中地区党组织由秘密活动状态转为公开。据有关资料显示,1941年4月苏北区党委共有党员3424名。
10.jpg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展厅

       黄桥战役胜利后,苏北新四军与黄克诚率领南下的八路军先头部队会师,共同完成创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1941年3 月,苏北行政委员会、苏中行政公署、苏中行政委员会相继建立,随着党组织的建立和地方政权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也由此建立,辖14 个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10.7 万,成为当时仅次于陕甘宁边区的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黄桥战役胜利是党的“三大法宝”实践的成功典范。

来源:泰州发布文: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戴志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9 20:2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黄桥决战胜利80周年政府都不组织一些宣传纪念活动么?   建议还是往红色特色旅游城市方向多发展,这是黄桥的优势,千年古镇又是红色革命老区,一副好牌能不能别打烂?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10-11 2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