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珍贵史料] 十月,我在黄桥等你!历史的悠远与激情,在这里碰撞  

94346人阅读  6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9 14:47:2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aka4314 于 2020-10-9 15:33 编辑

泰兴黄桥镇


   地处长江北岸的苏中平原,处于长江三角洲北翼,素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其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

  ●早在2000多年前汉高祖时期,刘濞为吴王,都广陵,设海陵仓于今泰州市,黄桥因仓取名“永丰里”。
  ●北宋建镇,又名“黑松林”。
  ●元末明初易名黄桥镇。
  ●2010年4月,泰兴市溪桥镇、刘陈镇与黄桥镇合并设立新的黄桥镇。

这里是“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的故里
这里打响了“七战七捷”的最后一战——
黄桥决战
这里还有喷香的黄桥烧饼
……
640.jpg

十月
我在黄桥等你!

       黄桥是享誉全国的红色名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东接如皋,西依泰兴,南邻靖江,北靠泰州,地处要冲,自古便是苏北地区的重要集镇。汉因设海陵仓而采名永丰里,后商业渐兴而成大集,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建永丰镇,元末明初易名黄桥镇。千年古镇曾经四周环水,枕水而兴,繁华相继,重文尚教,先贤辈出。岁月流转,沧桑巨变,但是古镇执著地积淀往昔荣光,珍藏历史馈赠,完好地保留了三大片传统街区,成就了今日青砖黛瓦麻石街的文化风貌。行走其间,感受悠悠古韵,仿佛穿越千年时光。

640 (1).jpg
黄桥镇古街区

       黄桥曾有72条明清时期的老街巷,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留20多条。这些街巷既是道路,也是街市,纵横交错,似骨骼撑起古镇的空间,如血脉传承黄桥的风情。青砖墙壁,小瓦屋顶,麻石街面,幽深小巷,鳞次栉比的店铺,高墙大院的老宅,传说着数不尽的市井风流,演绎着说不完的商界成败。

640 (2).jpg
黄桥镇十桥中路

       黄桥十桥中路,如今车水马龙,昔日却是商船云集。这条路的前身是一条河道,叫运粮河,从老镇区中心纵贯南北,把老镇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运粮河曾经北接淮水,南迎江潮,两岸码头相连、街巷相接。河上有10座桥梁,自南向北为南坝桥、大石桥、珠巷桥、米巷桥、红桥、永丰桥、直来桥、东岳桥、大关桥、小关桥。解放战争期间,运粮河被国民党驻军征集民夫填平,变成马路。新中国成立后,曾称人民路。改革开放后,街道拓宽改造,为纪念曾经的运粮河、曾经的10座桥梁,改称十桥中路。

640 (3).jpg
黄桥镇东进路

黄桥镇东进路是一条横穿老镇区的主街道,曾是如(皋)泰(兴)官道的镇区段。这条路自东向西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口巷、东大街、西大街、西街组成。东大街是老黄桥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历史上的东大街仅有250 米长、3-4 米宽,却集中了50多家布店、烟店、茶叶店、杂货店、广货店、药铺、当铺、书铺。这条街上曾经有许多百年老字号,虽然商号已经消失,但这些商家的传奇故事仍流传不绝。仁源生药店研制的蟾酥曾于1915年获万国博览会铜奖,裕泰和茶叶店曾创出享誉苏北地区的品牌。东进路经过多次拓宽改造,已经成为一条现代商业街,但是转入小巷,就是传承历史的巷道、民居,历史与现代相融于沿街一排店面房。裕泰和茶叶店位于东进路南侧,安徽绩溪人胡沇源创办于1876年,三间四进,前店后坊。

640 (4).jpg
裕泰和茶叶店

640 (5).jpg
黄桥镇米巷

黄桥镇的米巷长约250 米。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的高祖于清嘉庆年间担任押运漕粮的武官,通晓米市行情,叫家人在黄桥开设米行,获利颇丰,成就一番家业。其他人家也仿效卖米,巷中米店林立,形成行市,遂有米巷之名。清道光年间,丁文江的高祖富甲一方,仿照当时宰相潘世恩的庭院,在米行东首营建宅院,人称丁万昌、万昌花园或丁家花园。丁家花园临巷面阔9间,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客厅、花厅、花园等,中部为堂屋、书房等,西部为堂屋、卧室等,院中设假山、鱼池,栽种乔木、修竹,游廊迂回,曲折相通,是典型的苏州园林风格建筑。黄桥战役期间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刚解放时泰县县政府曾驻此宅院。1980年,改设为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2017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异地重建,宅院东半部改设为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西半部辟为丁文江纪念馆。


640 (6).jpg
丁文江故居

640 (7).jpg
黄桥镇珠巷

黄桥镇的珠巷长约350米,历史上珠巷称猪巷,巷道两侧多是猪行,后来猪行外迁,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商铺。人们逐渐将猪巷改称珠巷,1921年丁文江主持绘制的黄桥镇区图上就已经标注为“珠巷”。珠巷西边有一深庭古院,为何氏宗祠。何氏制定《家范条件十则》,内容包括孝父母、友兄弟、谨夫妇、叙长幼、敦善行、训读书、奖行谊、崇节俭等,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学。何氏一族为诗书之家,子孙多“彬彬读书,攻文辞,为儒者”,明清两朝出4进士、11举人、30贡生、300多秀才。清朝康熙时期的宰相张玉书曾为《何氏家乘》作序,誉黄桥何氏为“江左甲族”。新四军东进黄桥后,在何氏宗祠设大众俱乐部;黄桥决战期间,在何氏宗祠设支前委员会,数万烧饼集中于此,源源不断送上前线。何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约1250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现存明清时期建的房屋38间。设有大门堂、仪门、大厅、振裔楼等,雕梁画栋,规制宏大,被誉为“江北第一祠”。


640 (8).jpg
黄桥何氏宗祠大厅

640 (9).jpg
黄桥镇罗家巷

       黄桥镇的罗家巷南连东大街,北接珠巷,长约200米。相传运粮河商船运集之时,挑箩运粮的脚夫多集于此,形成箩脚行,渐称罗家巷。过去有商铺30多家,基本为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家。罗家巷南北两端各设有圈门。黄桥镇部分重要的街巷曾建有29个圈门。黄桥是镇,没有城墙,没有城门。北宋建镇始,人们就在街巷两端建一道门,称为圈门。圈门与民房相接,门洞为拱形,夜间将厚重木门关上,整条街巷处于封闭状态,以保障安全。

640 (10).jpg
管南圈门

640 (11).jpg
黄桥镇王家巷

      黄桥镇王家巷长约150米,宽约2.5米,为居民巷,20多户住户临巷而居,出巷即街,进出方便,闹中取静。整个巷子两侧的建筑檐墙相接、错落有致,每户为前庭后院,几进几出。巷中有朱履先先生的故居,现已辟作中将府景点。朱履先曾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阅兵式的总指挥,被誉为“江苏三杰”之一。黄桥决战期间,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苏北和谈大声疾呼,为支援新四军奔走效劳,并于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640 (12).jpg
朱履先故居

640 (13).jpg
文明桥

       临水而建的黄桥自然少不了桥。文明桥,原名南坝桥,为单孔石桥,原来位于如泰运河之上。曾数度重修,1979年,如泰运河拓浚,桥被拆除。2002年,直来河上原样复建文明桥,老桥的部分构件置于新桥身。致富桥,原名知府桥,建于明朝,是从东边进出黄桥的关口。1940年黄桥决战期间,东郊是主战场,大量的支前物资和黄桥烧饼就是经由此桥运往前线。20世纪90年代,东进路扩建,致富桥北移20米重建。后来进行街道整治,再北移100多米重建,致富桥直通黄桥公园。

640 (14).jpg

       黄桥桥多,众多古桥卧波负重,渡尽几多沧桑,隐身岁月,化为传说,但终究为人们留下一段记忆。世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黄桥的新桥更多、更长、更宽,背负着社会的使命,承载着人们的期望,继写千年古镇新时代的风光。

来源:记忆泰州、智慧泰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0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10-9 15: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9 19: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10 14:4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可惜早已不是曾经的黄桥,一副好牌打的稀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0-10 15:1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好内容,知道了好多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0-10-12 19:3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0-10-16 12:1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黄桥人民的骄傲!黄桥义和家政服务部欢迎各位新老客户来电联系。联系电话:133652322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