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6-4 21:50:31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历经三年多的精心筹建,今年1月26日,李健的“黄桥烧饼博物馆”终于正式免费开放。目前,博物馆已经接待了几千位客人。
“博物馆还存在着场地小、内容少等方面的缺陷,我想继续向南扩建,丰富馆内设置。我还打算申请一个标志牌,让更多来黄桥的游客知道这里。”李健说。
实景模型展现黄桥烧饼发展史
黄桥镇黄桥宾馆南侧,一座富有中国特色的亭台楼榭,分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黄桥烧饼博物馆”。
亭阁上方的匾额上,由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俞兴德先生题写的“黄桥烧饼博物馆”七个金色大字刚劲有力。亭台四周假山环绕、绿荫红花相簇。
拾阶而上,进入博物馆,迎面的墙上有一段关于黄桥烧饼历史起源和类别的文字介绍。
环顾四周,16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布置得井然有序。
博物馆展厅中间,摆置着一座长约3.6米、宽约2.4米的沙盘,沙盘模型再现了民国十年黄桥老街上所有的烧饼铺子,正对沙盘的墙壁上,配以民国十年黄桥镇老街的平面分布图和文字介绍。
展厅左侧的玻璃展台里,摆放着旧时制作黄桥烧饼的工具:柳条匾子、刮板、火钳、筛子、烧饼焐子等。展台上方是一幅由博物馆主人李健亲手设计和雕刻的白色浮雕,刻画了旧时黄桥大街上人们纷纷购买烧饼的热闹景象。
展厅右侧,大红色的花格廊柱、镂空雕花窗棂隔出一块图片展示区域,灰黄色的老照片配以文字,展示了从古至今的名人名家与黄桥烧饼的故事。
展厅里最特别的一处风景是制作黄桥烧饼的实景人物模型。只见旧时的人们穿着粗布衣褂,有的在自家灶前的大铁锅旁摊烧饼、有的在擀面皮、有的把刚做好的烧饼放进桶炉里烘烤……而老百姓推着山车送烧饼上前线的场景,则再现了黄桥战役中,黄桥人民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生命危险,支援前线新四军的感人一幕。“实景模型可以生动地表现黄桥烧饼的发展史。”李健一边细心地整理着一位模特的衣服和头巾,一边说。
只要有客人来博物馆参观,李健都会积极当起专业解说员,黄桥烧饼的文化,在他口中,娓娓道来。
“烧饼节”盛况催生建博物馆的念头
今年54岁的李健是黄桥镇人,其父一生从事美术工作。因受到父亲的熏陶,李健自幼热爱美术,他学习了30多年的实用美术,最为擅长的是油画创作。
1999年,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的李健被黄桥公园聘请,任公园管理处主任,主要负责公园的园林设计和绿化建设等工作。
2001年11月16日,黄桥镇举办首届“黄桥烧饼节”。“烧饼节”期间,来自黄桥镇的24家名品店齐聚一堂,在黄桥公园内现场制作烧饼并销售。当天,游客如织,纷纷抢购。“那么多人喜欢吃黄桥烧饼,作为黄桥人,我感到很自豪。”李健说,“我想做些事情,让人们永远记住黄桥烧饼。”
2001年,李健调任黄桥宾馆任经理。黄桥宾馆制作的黄桥烧饼是黄桥人信赖的“金字招牌”。
每天早上8点,做烧饼的师傅们都会穿上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上厨师帽,在工作间里忙碌起来。
一位师傅娴熟地先将酥搭于一个面团上,用手搓长面团,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过来再捶,来回调转几次方向,反复捶打面皮,最后,将底翻过来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渐渐地,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近百个做好了的黄桥烧饼。
师傅们把烧饼放入烤箱,不一会儿,一阵阵黄桥烧饼特有的芝麻香味便弥漫了整个工作间。随后,他们端出一盘盘新鲜出炉的黄桥烧饼,烧饼圆实饱满,色泽金黄如蟹壳,让人垂涎欲滴。
李健经常捋起袖子和师傅们一起大干。“我开始思考:黄桥烧饼原始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呢?”李健随手拿起一个刚做好的烧饼,“别看一个小小的烧饼,里面包含着的文化可大着呢。”
李健萌生了筹建“黄桥烧饼博物馆”的想法。但苦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场地和资金。
2006年下半年,时机来了。黄桥宾馆改制,李健买下了宾馆,“我每天都会在心里琢磨博物馆的框架。我想把博物馆设计得别具匠心一点。”李健说。
亲力亲为精心筹划布置馆藏
2007年7月,“黄桥烧饼博物馆”动工兴建。
李健将黄桥宾馆南侧的房子拆掉,建起两层楼的中式古建筑,总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一楼作为黄桥烧饼专卖店和制作间,二楼规划为“黄桥烧饼博物馆”。
5个月后,博物馆的基本框架已经建好。“我要往里面填充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要生动地反映历史,还要能给人们留下印象。”李健说。
李健请他的朋友、黄桥镇宣传科工作人员陈庆生帮他完成博物馆的文字介绍,经过广泛征集意见,他计划将博物馆划分为三大展区:起源篇、功勋篇和发展篇。
收集资料的那几个月,李健和陈庆生每天奔走于黄桥镇的街头巷尾,调查解放前黄桥镇的风貌和旧时黄桥烧饼的制作手法。他们还与经历过黄桥战役的老人攀谈,了解黄桥战役中,黄桥人民做烧饼支援前线的故事。
经过反复修改、调整,文字介绍定稿之后,李健又开始到处收集展区实物和图片等资料。“朋友们纷纷送来珍贵的收藏:像陈毅的儿子陈丹淮为黄桥烧饼的题字、扬州第九怪季之光赞扬黄桥烧饼的书法、老一辈革命家写给黄桥烧饼的诗文等。”李健说。
有些藏品,李健可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有天我去朋友家玩,无意中看到了它,拿起来感觉挺沉的。”李健指着玻璃展示台内一只直径约50厘米、高约40厘米的圆柱形状的柳藤盒子说道。只见盒子中间箍着一圈厚实的铁皮,一把陈旧的铁锁将盖子和底座上下两部分牢牢地固定住。“听朋友介绍,它是烧饼焐子,在里面塞些棉絮之类的,烧饼就能长时间保温了。这是我朋友家的祖传宝贝,我太喜欢了,当时就要了过来。”李健说。“这个柳条匾是盛做烧饼的芝麻用的,这是我到一家店里买钢丝网时看到的。”李健说,当时在店角落发现这个匾时,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他非常激动,当即就掏钱买下。
在为“陈毅与彭家烧饼店”的故事搜集图片时,为了找一张做烧饼的彭志玉老人的照片,李健连续奔波了一个星期,最终,这张珍贵的照片终于在彭志玉老人的二儿子家找到了。
制作耗时最久的是博物馆中央的一座沙盘。从收集资料、策划绘图到雕刻花了整整4个月。沙盘展示的是民国十年黄桥镇的老街和烧饼铺子的分布,沙盘上密布着用PVC材质制作成的旧时房屋和街道、树木的模型。“不仅要调查解放前的黄桥老镇有多少条街、多少家烧饼铺子,还要了解当时有哪些河流、哪些桥,甚至要清楚地知道每座桥是木头桥还是石头桥。”李健都将这些小细节在沙盘模型上标注了出来。
资料收集完整了以后,李健在电脑上按一定的比例测绘出沙盘模型的图纸,又请来了一位雕刻师傅,两人共同完成了沙盘模型的制作。
几份设计草图、一个石膏板、一把雕刻刀,展厅东面墙上的一幅白色的浮雕,李健花去了十几天时间。
李健还想方设法做实景人物模型。最初,他买来服装模特准备“改造”,却不满意模特的手 ,“很僵硬,我需要的是做烧饼时抓铲子的手、涨烧饼的手,一定要很生活化”。
他后来又用塑料泡沫雕刻手的模型,但由于材质过轻,容易折断。无奈之下,他只好找来扬州木偶剧团的专业人员制作。“现在展出的人物模型表情都很丰富、动作逼真,很有古朴的味道。”李健啧啧称赞道。
本报记者 刘媛实习生 陈琦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