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百年老店,见证着黄桥古镇的繁华与落寞,也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四代人共同经营,从创店之初便规模宏大的伫立一方,成为小镇的文化坐标。繁华的过往,一度被当地人视作当时的“铁饭碗”。本期“记忆”栏目,跟随当地学者一起走近黄桥裕泰和,了解百年老店的前世今生。
裕泰和茶叶店 泰兴王程拍摄
四代经营,共创茶庄百年繁华 过去黄桥镇上有好几个店家叫“某泰和”,并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苦不过老泰和,甜不过同泰和,小气不过丁泰和,出色不过裕泰和。”老泰和是药店,药是苦的,所以说苦不过老泰和;同泰和是杂货行,卖糖,故而说甜不过同泰和;丁泰和是布庄,卖布用尺来量,每尺每寸都要斤斤计较,当然小气不过丁泰和;裕泰和主营茶叶,茶叶色泽好出色不过。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胡沇源出生于安徽绩溪赢洲乡大坑口(古称“龙川”) 村。胡氏始祖原为山东省登州人,后移居于绩溪。胡沇源为胡氏44世,其下树铭45世,炳荣、炳华、炳文、炳衡46世,增鑫、增麟、增钰、增金47世。 胡沇源12岁时因家境贫寒,由亲戚带到江苏东台一家徽商开办的裕泰和茶叶店当学徒。他办事机敏灵活又特别心细,对店里的业务和进货出货时的细节都能仔细揣摩,极受老板器重。不几年,胡沇源就担任了茶叶店的水客先生。水客亦称水脚,负责采购、储运茶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茶叶行情,因当时交通以乘船为主,故名水客。水客在茶号的地位较高,待遇也比较好,薪水一般和司账先生相等。这期间,胡沇源了解并掌握了各种茶叶的产地、质量、价格、运输、销售等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茶叶生意的经验。因为他对茶叶店贡献较大,老板奖励了一笔可观的酬金,他自己也顺带着做了几笔茶叶购销生意,积蓄了一些资金。清咸丰三年(1853年),22岁的胡沇源独资收购了东台裕泰和茶叶店。此后十多年,他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由此开创了胡氏茶庄的百年基业。 1876年,羽翼渐丰的胡沇源携子树铭与同乡洪、王二姓到黄桥创办裕泰和茶叶店。后因生意清淡,洪、王两个同乡动议拆股,胡沇源审时度势,毅然买下他们的股份,改合资为独资。1898年,胡沇源病逝于安徽老家。噩耗传到江苏,其子树铭悲痛不已,立即赶回龙川治丧。由于急于奔丧,胡树铭离店时,匆忙把家业留给店伙计打理,结果其中的一个伙计趁机勾结外贼,盗走了大批茶货。因为断了货源,茶庄的业务几近停顿,濒临破产。胡树铭遭受双重打击,但毫不气馁,他先派人速往徽州进货,又想办法融资盘活茶庄。在他夜以继日的精心运作下,茶庄的生意逐渐复苏,并走向繁荣。 胡树铭在经营茶叶生意的同时,也继承了徽商“亦商亦儒”的传统,不遗余力地培养教育下一代读书。他生有四子:炳荣、炳华、炳文和炳衡。炳荣、炳文二人早逝,炳华、炳衡考取文、武秀才,后弃举业,随父亲当了茶商。胡树铭坐镇姜堰指挥,在苏中地区和上海分别开设胡源泰、胡震泰等多家茶叶店。民国初,胡树铭病逝于老家,裕泰和由次子炳华、四子炳衡接管。 民国九年(1920年)夏,胡炳衡被推荐为省议员候选人,回原籍参选,因旅途劳累而感染疫病,医治无效,逝于绩溪老家;十三年,胡炳华亦病故于龙川故里。这样,胡源泰、胡震泰等五家茶号的经营重担就落在胡家妯娌的身上。其后不久,胡炳衡的妻子(人称四婶)独自执掌两爿大店,她大胆调整经营思路,同时选贤用能,从而使老字号胡氏茶叶店信誉不减。 胡炳华生二子增鑫、增金,炳衡亦生二子增麟、增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胡家的第四代相继长大成人。1946年,胡静之先生在上海大厦大学肄业,从母亲手中接管了茶叶店,与堂兄增鑫(字品卿)相互合作,同舟共济,终于使胡氏茶号发展到上海等周边省市,形成了连锁经营的格局,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 黄桥裕泰和茶叶店以零售茶叶为主,兼营油漆、锅、席等。裕泰和规模并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极佳,加上善于经营,严于管理,注重信誉,很快便成为黄桥首屈一指的品牌名店。 创店之初,规模宏大包装考究 裕泰和茶叶店创办之初,购置了黄桥望族何家的四进房子(每进三间)作店房,坐落于黄桥最繁荣的东大街,坐南朝北,北至东大街街心,南至赵场村。 第一进三间,闼子门。过街架空挂着九块方形铅皮,上面写有“裕”、“泰”、“和”、“茶”、“叶”、“油”、“漆”、“颜”、“料”的字样。最西的一间摆放着一个L形的柜台,柜台里面是外账房的账桌,账桌前有一个大型铜质钱盘,后有一个长方形钱柜,亦可坐人。靠墙货架分为三格,整齐地摆放着高60厘米、宽40厘米的品字形的锡制茶叶罐,每只茶叶罐上标有各种茶叶的名称,如“龙井”、“毛尖”、“珠兰”、“明前”、“毛峰”、“银针”、“碧螺春”等。货架上方悬挂着木制条匾,上写“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武夷岩茶”、“信阳毛尖”、“天目青顶”等。一块黑底金字的“裕泰和号”招牌直立在柜台南端。中间一间是店堂,店堂东边也是货架,上置锅、碗、席子等,店堂上方从西向东吊着出售的雨伞。最东一间大门不开,为烘茶叶的烘房兼临时库房,东墙上有一幅济公画像。 第二进三间,西一间为仓库,北端有一个深2米的防空洞,面积8平方米,上面铺有地板。东一间也做仓库。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的天井里,东边有一个大灶做油漆。 第三进三间,西一间是内账房兼执事洪竹君的宿舍,胡静之先生来黄桥时即下榻此处。室内南面靠窗砌有半人高的墙,上有活动木板,为财务秘藏区域。东一间是仓库。第三进与第四进之间的天井里,西边有葡萄架和花台,夏日枝叶繁茂,葡萄成串,鲜花盛开,使人赏心悦目。 第四进三间,西一间堆杂物,中间做职工宿舍,东一间供人拣茶叶。 茶叶店正常雇用10名左右职工,最多时达到18名,全是男职工,不带家眷。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数十年间、执事洪竹君、副执事曹步洲,内账房吴日昇、外账房陈家骍负责茶叶,店员胡炳春负责油漆,扬中人孔繁顺负责席子,小焦庄的戴传岭父子是炊事员;另有洪宝书、何承泽、杨传奎等人。洪竹君正常情况下每年清明前都要进山采购茶叶,到10月才回来,店务平时由副执事曹步洲管理。 茶叶店店员每天规规矩矩地站在店堂内招牌旁迎客,顾客上门,笑脸相迎,主动询问所需,介绍店中相关商品。每当新茶上市,裕泰和茶叶店都会对全镇各商家老板、社会名流、地方绅士等有头有脸的人物,派眉清目秀、口齿伶俐的小伙计登门奉上上等佳茗一包(每包一、二两不等),请他们尝新,欢迎提供宝贵意见。 由于裕泰和茶叶店先后经受过几次大的变故,所以职工们深谙创业之艰难,比较注重勤俭持家。厨房伙夫戴传岭每天都要把大灶里的炉灰用筛子过一遍,将没有燃尽的收集起来再烧,炉灰则卖给人家作肥料。 茶叶零售包装也很有考究,要求包成棱角分明的三角状包儿,拿在手里紧实实的,因为茶叶包松了容易吸潮发霉,这也是学徒的基本功之一。包装纸上面还盖有“裕泰和号”四个字,类似于现在的产品商标。 注重信誉,成为当时的“铁饭碗” 由于裕泰和茶叶店向来注重信誉,诚信经商,它的名声甚至可以当现金支票使用。裕泰和进货都有固定的渠道,一般月头进货,月尾主家前来收账;有时到江南进货,可先打个凭证给人家,待黄桥到江南的猪客人卖完猪取其凭证回黄兑现,这样便大大化解了生意人身上携带现金走路的不虞之险。 茶叶店店房账桌前放有一个大型铜质钱盘,分十八个格子,每天店员经手做生意的所得放入各人固定的格子里,夜晚账房先生理账,在各人的户头上记载营业总数。每年正月初五、端午、中秋三节,按各人营业数额多少发放数目不等的奖金。这种按劳分配的做法在当时并不多见。 裕泰和茶叶店店大、福利好,人称进了裕泰和茶叶店就像捧上了“铁饭碗”。工人一般月薪是2斗米(工资1斗、洗理1斗),1年按16个月发放。多出来的4个月是这样计算的:冬腊双算和节假日加班,即岁末的两个月生意好发双薪,另外52个星期日也算两个月,但平时有事请假有一天扣一天。店内伙食一视同仁,阴历初二、初八、十六、廿三开“四荤”,清明到重阳期间下午有晚茶。以上餐饮如不吃或少吃可折钱现兑,徒工的吃穿洗理都由店里负责。每年春节除红包外,工人们还能领到两块大洋的守岁钱。职工被辞退后吃住仍在店里,直至找到新的工作离开为止。 裕泰和茶叶店在黄桥经营了80多年,至今流传有很多佳话轶事。每年端午节前,黄桥人都有裹粽子的习俗,裕泰和会早早地将一捆捆莞丝草放在店堂内,供街坊邻居、新老顾客任意自取,无偿供应。过去黄桥民间有自发组织的消防队,经费开支向当地商号和开明人士征集,裕泰和主动负责东大街的水龙,消防费用由裕泰和茶叶店承担。 裕泰和锡制茶叶罐 泰兴王程拍摄
裕泰和茶叶店捐款修建文明桥的善举更是广为人知。黄桥文明桥始建于何时不详,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泰兴县志》即有记载,说明文明桥距今至少已有110多年历史。民国初,文明桥年久失修,已成危桥,里人捐款重建。民国七年(1918年)竣工,有建桥功德碑一块立于桥头,上刻捐助者的名单和金额。上世纪七十年代拓宽如泰运河时,文明桥被拆除,石碑被黄桥食品厂搬去做糖,食品厂倒闭后又被该厂工人搬回家做踏脚石。1999年黄桥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寻找宋顾孝子墓残碑时发现此碑,碑上有“裕泰和捐款六十大洋”字样,后来又有人发现了一本木刻本《文明桥征信录》,记载裕泰和捐款三十大洋(《征信录》在前,碑刻在后,多出来的三十大洋系第二次所捐)。据调查得知,代表裕泰和捐款的是胡炳衡和胡炳华。2001年,黄桥镇人民政府重修文明桥时,将这块石碑重新立于桥头。黄桥文明桥是历史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文明的记载,也是历史文明的见证。胡氏裕泰和茶叶店等商贾仁人捐款修桥的善举,将被人们一代一代传颂和效仿。​​​
来源:泰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