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下一个十年期,我们又将会看到哪些更前沿的助听器技术?
黄桥城黄路惠耳听力带大家领略如下未来助听新技术。
听力认知技术
想听哪里,就听哪里
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神经生物学和行为项目副教授Nima Mesgarani博士领导的团队发现,可以通过研究神经反应,从而解码出弱听人士在多人言语环境下想要聆听的目标说话者。
Mesgarani团队据此开发并测试了一个端到端系统,这个系统会根据佩戴者神经信号的解码信号来选定特定的音频接收通道,其中每个通道都包含一个全频扬声器。
然后系统会自动将目标声与噪声分开,并分析听者想听哪位说话者,再放大目标声来帮助听者,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0秒。
这项工作结合了两项先进技术——语音处理技术和听觉注意力解码技术。
Mesgarani表示,这项技术在助听器上的实际应用已经不存在任何理论上的问题。
有几家助听器公司已经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并对他们的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这个项目至少还有三个难题需要攻破:
一是需要一个稳定且非植入性的方式来测量大脑信号;
二是需要强大的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所处环境对声音进行分析处理;
三是需要实现系统的小型化,以便于在助听器中开展实际应用。
令人欣慰的是,这三个难题都是当下热门的研究领域,每一项都有重大进展。
Mesgarani预测,认知控制的助听器可以在五年内面世。
双耳波束成形技术
超级定向成为可能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听力合作研究中心,Jorge Mejia博士和他领导的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听觉心理声学、双耳听觉装置的信号处理编码,以及听觉装置的双耳波束成形算法上。
初步研究表明,使用头戴式生物传感系统测量大脑神经活跃度的方法,与常规的测量正常听力者在不同强度背景噪声中的听配能(listening effort)结果一致。
Mejia表示,通过对测量分析算法的改进,使用大脑活跃度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助听器佩戴者的大脑神经信号,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控制助听器的降噪系统。
他的目标是通过让助听器变得更智能的方式,更好地改善弱听人士佩戴者在背景噪声环境下选择性聆听的能力。
Mejia团队已经开发出了基于双耳的波束成形技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超级定向麦克风技术。
Mejia预测,双耳波束成形技术——超级定向麦克风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助听器的共同特征。
此外,助听器将会更聪明,能够学习个人的听觉偏好,并在环境变化中随着这些听觉偏好迅速做出调整。
视觉引导技术
视听结合新高度
助听器研究的第三项前沿性技术,是将波束成形麦克风组与眼球追踪器相结合。
现有的助听器技术已经能够实现降噪,但背景噪声下的选择性言语识别功能并不十分理想。
对此,来自波士顿大学萨金特学院言语-语言和听力科学系的Gerald Kidd博士,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发了一个视觉引导的助听模型。
该模型由一个麦克风阵列和一个眼球追踪器组成。
麦克风阵列由16个麦克风组成,排列成四排,面向后方。
眼球追踪器能感知眼睛的注视,并据此引导麦克风的方向。
他们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完成两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这是首个大规模性地研究视觉引导定向系统能否帮助弱听人士在多噪音源环境下选择性聆听。
目前,其他研究团队也开始对这个概念产生了兴趣,并正在寻求类似的方法。
显而易见,在下个十年,助听器市场在技术革新的驱动下必将有显著改善。
且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助听器将成为弱听人士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助听技术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