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把尊师是当成重教的充要条件,认为只要尊师了教育就没问题了。事实上尊师是重教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教育与市场脱节,获取文凭门槛太低,就业不公平、关系比学识重要、学的好不如生的好等等造成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蔓延才是教育的最大隐患。 误区二,把教师绩效工资当成涨工资,相关部门一再强调绩效工资不是涨工资,可事实上教师工资普遍涨了一倍,看来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误区三,把师范专业招生难,毕业生转行多的原因归为教师行业艰苦待遇低没有吸引力。事实上,是师范毕业生想进入学校当老师太难。一方面,大部分地区教师严重饱和,难以吸纳新人。另方面,教师行业存在职位垄断,现有教师只进不出。而且教师子女多教师,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现象,虽然事业单位大多采取公开招聘方式,可内部的暗箱操作人人心知肚明,远不如公务员录用的透明。所以大量师范毕业生只能去挤那些艰苦偏远却竞争激烈只因不限专业的公务员岗位。一些无学无德之辈霸着教师岗位,有关系者混进岗位,而很多有德有才的毕业生却怎么也得不到岗位。 误区四,认为教师待遇低,确实某些地方有教师工资低不能及时领到工资的现象。可大部分地区教师工资还是相当不错的,有的超过了当地公务员。人们认为公务员有灰色收入,其实只有很少有实权的领导才有机会,而所有教师却都有机会对学生家长吃拿卡要。一些学校的择校费也成了教师的额外补贴。另外教师有长达三个月的暑寒假,一些教师暑期在家补补课就能收入几万元。 误区五,把提高教师待遇当成实现“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目标的唯一方式。其实,最根本的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师德,一些教师公然向家长要礼,强行推销辅导资料,对送礼学生区别对待,甚至出现了范跑跑现象。如果不加以监管教育,提高素质和师德,只是一味提高待遇,反使其不会令人尊敬。 当前的绩效工资改革应该真正落到实处,严防走调变味。在绩效考核中应把师德作为重要因素,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向家长吃拿卡要、热衷于的收费补课等不正之风要严厉大力,甚至驱逐出教师队伍,完善进出机制,也利于输入新鲜血液。要把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纳入考核之中,建立家长举报信箱等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