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箩脚行 作者:仲海荣 黄桥镇地处泰兴、靖江、如皋、海安、姜堰五县(市)中心,交通便利、水路畅通,在地理上呼应南北、贯通东西,成为方圆上百里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旧时黄桥有专门搬运货物特别是装卸粮食的行业,称箩脚行。由箩行头安排苦力,箩工肩挑两只大箩,一次要挑二三百斤。箩工所挑的箩全为老板所有,箩工出苦力,工钱当日结算。部分箩行头还兼做“脚家”,为客户承包抬轿、收殓、出殡、安葬等红白喜事。苦力全由工人做,老板收账,分配工钱,抽取佣金。俗语“挑箩赤膊,剃头修脚”,道出了这些下等苦力工人的辛酸。就拿抬棺材来说,在棺材扶头上放一碗水,在途中如有泼洒,就犯了忌讳,客家孝子拿起哭丧棒就打。由此可见一斑。 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黄桥罗家巷是旧时箩脚行的所在地。罗家巷位于黄桥镇十桥中路东侧,南北走向,全巷宽4米,长约200米。当年,这里原是何御史府东边的一块空地。何御史名棐,字辅之。他的先祖是在宋末时逃避战乱从毗陵(今常州市)举家迁至此的。明成化辛丑年考中秀才,弘治辛酉年中举,第二年在京城会试中获第十名,殿试为三甲九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后来,曾任过县令,官至京城的监察御史。当地老百姓故称为何御史。后来他便在这里盖了御史府,为出行方便和解决家中运送粮草的需要,又在住宅西边开了一条河(即现时的十桥中路)。这条河由于北接姜黄河,南通季黄河,从而使南北交通更为便捷,商贸也日趋繁荣。河的两边开设了粮店、猪行、布店等,一些专为商船搬运卸货的挑夫随之出现。当时,他们大都肩挑两只箩,聚集在御史府东面,雇主一喊,起脚直奔,时间一长,人们呼之为箩脚行。若干年来,御史府东边的空地处先后有人盖房建屋,逐渐形成巷的规模。后来,在给此处命名时,人们取箩脚行谐音,便有了罗家巷这个地名。 经人介绍,在幽深的小巷中,笔者找到了陈俊生老人。陈老今年82岁,就是从箩脚行上退休的。他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坐在老藤椅上,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 早先,黄桥箩脚行叫公义兴车行,有八个头儿,向地主买“红黑杠”;解放时期,叫箩脚行;解放后,改叫搬运站。旧时黄桥北街上有38家粮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陈老的父亲陈桂林就是老箩脚行工人。为了解决生计,年仅16岁的陈老跟在父亲后面,也进了箩脚行。当时箩脚行就在河边老皂角树下。每天一早,天还没亮,陈老他们就来到老皂角树下报到,领了任务后,就赶紧装卸货物,忙得顾不得休息,总算能混到饭吃。最苦的是被国民党、日本鬼子拉夫,拉过去搬运子弹,几天几夜没有饭吃,眼睁睁地看着反动派、鬼子作威作福。所以一听到有反动派来,陈老他们就躲起来。有一回夜里听到狗叫,知道是国民党来拉夫了,连忙掀起瓦片,躲到房顶上,才逃过一劫。还有一回,陈老被日本鬼子拉到张家庄,扛子弹箱,伺机从河岸上窜到高粱地里,饿着逃回来了。当时共产党组织了码头工会,陈老的父亲陈桂林是会长,利用拉夫的机会,帮共产党收集情报,与民兵接头,传送情报,为新四军做了不少事。 解放后,搬运站从盐局巷搬到北庵庙,有100多个工人,分成几队。真正当家做主了,每人提成20%用来发展生产。后来又搬到了南码头,为粮油公司、百货公司、烟酒批发部等承包业务。最后搬到了港区,成立了搬运公司,砌了楼房,建了码头,装了吊杆,买了汽车、输送机、起重机等,机械化作业,再也不用挨苦力了。 随着改革开放,箩脚行这个以苦力为营的行当,再也不复存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