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中国高校的工科专业不能培养工程师

805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8 18:19:4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60年代清华大学欢迎新生的一个标语闻名全国:“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科学家。”

著名大学培养工程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年这个标语常常被大学生们当作清华大学骄傲的标志。

可是中国的教育家们可能万万想不到,时隔半个世纪,现在中国的大学已经不将培养优秀工程师当作什么业绩了,甚至也不能培养出工程师了。一流高校以培养出国留学生为荣,二、三流高校以争得生源,维持学校生命,赚取更多的利润为最高目标。

在现时中国高校里,生存获利是根本目的。学校小,规模不够大,效益差。就千方百计拼凑出一间综合大学,而不管实际的师资力量如何。然后大量增加新专业,扩大招生面。间间高校都保持在校生万人以上。师资不够,就无限制地增加教师工作量来应付,根本不考虑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教学效果。规模可谓大了,可惜教学质量一落千丈。中国的大学已经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了。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与民工基本画等号。

这导致中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一方面企业欠缺大量合格的工程师。而另一方面,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千千万万大学生无法就业!

高等教育的失败,在中国社会和工业迅速作出了反应。

在2006年中国科改委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是一个令人难受的结果: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个结果在中国高层人员讲话中多次被引用。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5月24日 ,在第九届科博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中国现在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一半以上的技术是靠引进。全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万分之三左右。”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瓶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其实“万分之三”这个数据还是含有大量的水分的。如果剔除象华为、中兴之类的“香蕉”企业,估计万分之一都难以保证。  

企业没有自主技术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实,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却极少有人提及—— 中国高等教育的失败!

企业的技术从哪里来?当然得依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算从国外引进也必须依靠技术人员消化、吸收啊!

企业的技术人员当然主要靠中国自己的高校培养了。企业没有技术,当然与社会的经济政策失误有重大的关系。但是缺乏技术人员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直接证明了中国高校没能够为中国企业培养出有用的技术人才!从而间接证明了3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严重失败!

在高等教育中,最典型的数IT领域了。以计算机学科为例,全国几乎任何一家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每年毕业的计算机大学生不下十万。但是遍数中国的计算机行业,除了一个半伦不类的WPS之外,就几乎看不见任何一个象点样子的计算机项目了。这么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都能够干什么啊?全部都是只能使用计算机而已啊!认真审核高校计算机的科研项目,绝大部分都是一些项目开发和应用的项目而已。根本没有一点核心技术的创新味道!

其他专业情况类似,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解放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的高校曾经为中国工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工程师。当年的一个本科生,几乎就是单位的主要技术力量,就能够挑起单位企业的技术大梁。例如当年的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哈军工就几乎抗起了中国军工工业的半个天空。

记得71年笔者所在的地方邮电局,一个北京邮电学院的本科生就能够全力承担起一个晶体管研究所和工厂。在没有多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研制出第一代产品。

就算一个高中毕业生也是重要的技术力量。例如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中的描述,一个高中生就能够成功设计、安装一个水电站。这在现在,就算是大学本科生也做不到的啊!2000年,我曾经对一个自动控制方向的电子专业班本科学生作过测验,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设计一个供电保险丝!差距所谓十万八千里。

2007年,我审阅了一个电子专业一百多份被评估鉴定为合要求的毕业设计。状况惨不忍睹,几乎所有设计都是连设计指标都没有的抄袭品!但是最悲哀的是,这样的设计居然还全部评议在中等、良好以上,而且优秀也占了10%(这是指标规定)。

最近我在一些大型的通信企业调研,也顺便了解企业接收的学生情况。这些企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他们的学校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没有工程能力,没有掌握通信工程设计方法和规范。

引用一个通信设备生产企业人事资源部经理的话如是说:“80年代以前,只要是专业对口的学生,哪怕是中专生,到厂三两个月也就上手了。现在?就算华南理工和清华的都一样,没有两年绝对上不了手。”“所以公司收人只看工作态度,不看技术水平。”

“只看工作态度,不看技术水平。”现在求职的大学生们可能想不到吧?

因为大家都没有技术,只能挑一些工作态度好的了。这也是企业的无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大学生的状况是怎样造成的?下面我们将目光转向高校。

   

现在高校的教学状况  

实际工程能力不是工科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  

“学校的问题主要就是教员问题。”这是毛主席当年在延安对抗日军政大学的指示。实际上,这个指示对所有学校都有普遍意义。

现代的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基本要求是能够发表论文和为学校得到多少科研费。发表论文也主要看发表在什么等级的杂志。至于论文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对实际工程和科研有没有价值,甚至是怎样的手段发表的都不重要。

发表论文成了高校教师升职、评职称的最重要依据。而教师的工程能力就根本不考虑。

在这样的规范制约下,将所有高校教师都制造成一些毫无实际工程能力的书呆子和空谈家。面对与实际工程技术联系密切的专业课程,在上课的时候也就只能照本宣科。

现代中国高校教师照本宣科的能力之强也是罕见。无论什么专业课,就算自己根本不懂的也无所畏惧,照读是也!

例如本人在作基层教学管理干部时发现一些专业教师,已经教授本专业课程多年,但是却连本专业设备都没有碰过。甚至没有见过实际设备的大有人在。而这些教师甚至还是拥有高级职称的教授、副教授。

这些“专家”们指导的毕业设计或平时的工程设计课题甚至连国家基本设计规范和标准都不知道。在这样的教授们统治的高校教育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方针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

笔者在高校期间就经常与这些教授和管理者们争论毕业设计是否应该符合专业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这些低等的“原则”问题。无奈之下就干脆要求指导下的学生作毕业设计的时候“表面格式按照学校要求,内核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毕业后在工作中“抛掉表面格式,保留内核才是符合要求的工程设计。”

但是个别教师的力量是根本无法左右由绝大部分这些教授、专家们领导的整个学校的。因为在高校,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教师是绝对的个别分子。在目前的教师制度下也不可能成为高校的主流。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高校不能培养合格工程师的重要因素。

历届高校学生教学状况分析  

对于学习,学生的主观性是起决定作用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是再好的学习环境也没有用的。从72年恢复高校招生到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可以这样两个大阶段。一是1972年~1976年的工农兵学员阶段。二是1977年后的恢复高考制度的改革开放阶段。1977年后这个阶段其实可以细分为下面的几个阶段:

1)1977年~1979年:所谓的老三届;

2)1980年~1985年:完全国家公费和毕业包分配阶段;

3)1985年~1989年:实现部分收费和毕业自谋职业阶段;

4)1989年~1999年:全面实行收费,并学费迅速提高的过渡阶段;

5)1999年以后:实现高校扩招和学费进一步升高阶段。

具体过程参考下面的资料: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直到1989年,国家才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当时的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只收200元,但总算迈出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关键性一步。1993年,我国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南大学开始收费并轨试点。1996年在部分高校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涨过2000元,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1997全面并轨后,学费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人们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制度变化。2000年,各地高校收费标准猛涨,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20%,学费超过4000元。北京市的大学学费一般专业每年每生介于4200至5000元之间。理工科专业介于4600-5500元之间。外语、医科类专业学费介于5000-6000元之间。艺术类院校突破一万元,只有师范、体育、民族等专业较低。各种B线大学学费高至万元以上。  

如果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角度分析,第一阶段的工农兵学员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是很好的,但是文化基础总体偏低而且参叉不齐。从整个年代比较和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评价,教学质量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比不上85年以前,但是高于85年以后)。但是教学的灵活性和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理念方面是最先进的。因此在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偏低而且参叉不齐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很多在后来都成为了企业的骨干。  

在第二阶段中,无论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素质以及教学质量各个方面评估,公认的老三届(1977年~1979年)是最优秀的。笔者认为这一方面学生的素质高是主要的。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学制度受文革影响,还保留那比较灵活、先进,以实际相结合也是重要因素。

从1966年停止高考以来,积存下10届的毕业生。例如1978年实现全国统考,全国报考考生过千万,实际录取才仅仅24万。低于1%的比例,学生素质高也是理所当然。例如1978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的尖子在免试进入南方某名牌大学数学系,一年后竟然因为无法跟上班上的进度而退学。可以想象当年这个班学生的素质之高。对比现在,一个12、3岁的儿童特招进入高校就可以在班中指手画脚真是天地之别。

例如在78届学生中,应届高中生比例在50%,其他社会考生占50%,其中64~66年高中“老三届”学生比例在1/10左右。班上成绩前几名学生鲜有应届生。  

以后从80年到1999年扩招前,学生基本都是以应届生为主,文化基础偏差不大。但是教学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是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教学制度逐渐“完善”,实际是逐渐僵化;二是从85年后国家不在包分配和收费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主观积极性所导致的。  

99年后教学质量更加一落千丈,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矛盾是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教育产业化所形成的恶果。  

如果不讨论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仅仅从教学制度上分析。我们发现从1977年到2009年形成的两条曲线: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曲线和教学质量曲线。  

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曲线从低往高走,而教学质量曲线却从高往低。  

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与教学质量成反比!  

虽然很难拿出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评价这两个曲线,但是总体事实是社会和教育届教师们所公认的。这个现象使人不能不思考现在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问题。  

教学制度、方法死板僵化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如果不包括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建立在:考试、考核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实验、实践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1)考试、考核管理制度  

中国的考试制度从科举制度到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尽管受到非常多的批判(最严厉的批判是毛泽东的),但是始终不能废止,而且现代的应用还越来越广,几乎任何场合都以考试为重要依据。这自然有它难以取代的地方。但是考试制度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副作用巨大。特别是作为大学教学过程还是将考试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考核手段的弊端就更加严重。  

首先,考试并不能真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开一门课并非仅仅是要求学生去读一本书,而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学习过程。注意,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看最终的考试“结果”。学生必须完成这个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必须根据这个全过程来衡量。而绝对不应该仅仅凭借一份考试卷来评价。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是完全能够用各种手段对学生的全过程进行评价的。前提是学校在考试管理制度上给予支持,不能用一套僵化的考试制度框死。  

实际上,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越来越严格和僵化。学校首先就定死了考试的形式,要求考题标准化,题库化。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必须所谓的“正态分布”,否则要追究教师的责任。将考试成绩当作教学质量好坏的直接评估。  

管理部门对待考试无非只有这么个办法:严格监考,对待学生和教师考试如临大敌。首先让监考教师监视学生,再让巡考、督考监视教师,反正谁都不是好人似的。层层检查考卷,连改卷的格式都要统一。少画一个圈都当作事故处理。  

这样就将逼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付考试,成了考场上“一条战壕的战友”了。  

一方面,学生要及格以求得到学分。另一方面,教师要得到考卷成绩的“正态分布”以应付教务管理部门的追究。作为教师既要不得罪学生,也要应付学校考试管理,当然想方设法将考卷成绩提高。这样的考试还有多少真实考核的味道?这样的教学是一种低级的应试教学。  

要知道,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有多种手段来控制考卷成绩的。  

而这种应试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实行是导致扼杀教学的致命一环。学生平时根本不用认真学习,只要考试前突击一下,“抓抓重点”一般就能够顺利过关。反正谅教师也不敢抓多几个不及格。笔者在毕业实习时候利用实际工程内容检查学生,发现考试成绩与实际学习效果相关性极差。无论是基础课与专业课,几乎与没有学的效果是一样的。  

现代高等教学应该大大淡化考试的考核作用,发挥考试作为一种学习的重要过程的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主观积极性才是正道。  

2)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无论条件再好的高校,课堂教学还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好坏对教学质量影响巨大。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辅导的场所,绝对不仅仅是老师演讲和给学生读教材的地方。所以课堂的方式必须提倡生动、灵活、结合实际,不提倡生硬、死板、脱离实际的方式。现代高校流行的一些什么“精品课”之类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一些僵化的课堂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一点好处也没有。  

特别是学校往往要求教师上课必须严格按照大纲,预先准备的讲义,绝对不准有一点偏离更是严重僵化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  

现代技术发展迅速,教材一般都要落后实际工程和科研好几年。教师如果不能把握现代技术的发展脉搏,自觉地、经常地将实际科学技术的新内容带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可是现实中,课堂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材,不允许教师自编教材,也不准偏离教科书一步。如此僵化的课堂教学制度无非鼓励教师照本宣科之外,哪里还有灵活施教,教学结合实际的丝毫味道!  

僵化、死板的课堂管理制度使大学课堂成了一个教师读教材,学生应点名(学生不允许旷课)的场所。已经基本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3)实验、实践管理制度  

实验、实践管理制度是现代大学教学中最乱,也是最误人子弟的教学环节。  

在工科教学中,实验设备落后、残缺,甚至完全没有都是司空见惯的。实验理念落后、陈旧,脱离实际科学技术更是高校的普遍现象。  

例如本人所在的一间省重点高校的通信专业,承担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交换、电视通信、无线电导航与海洋通信、通信电源等好几个学科专业的教学任务。但是所谓的实验室就只有几台陈旧的交换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其他一律空白。  

这样的实验设备居然也能够顺利通过高校评估,而且还得到优秀!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我本人最反对使用简单的模块代替工程设备应付学生。因为这样的实验对走向实际工程的学生没有任何意义。我本人主持了大量的实际通信工程设计和施工。例如在2000年至2002年间,我主持了某地区整个移动通信网规划和几十个移动基站的设计、施工和系统的开通。我的实际工程能力不容怀疑,是一个非常合格的高级工程师。但是实验室这些模块我就根本不会用。  

连我这样的“高级工程师”都不会使用的东西,教给学生干什么?  

学校实验建设的空白造成在学校毕业的学生连通信单位常见的测试仪器,通信设备都见都没有见过。一般的工程手段也没有得到任何传授和指导。怎样能够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学生?  

为了建设出合要求的实验室,我曾经走访了全省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发现99%以上的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手段都是基本相同的,都是装备了一些实验模块和做一些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的实验而已。只有邮电学校的通信实验室采用与实际通信系统相同的设备。  

所以在实际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通信单位没有合格的工程师,而学校又有大量的学生无法就业。  

毕业实习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又怎样?如果了解后就更加失望。  

现代高校(医科除外)的专业毕业实习简直就形同虚设。大部分都采用让学生自己联系解决的方法进行。根本没有教师指导一说。实习的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一些高校甚至在最后一年就将学生“赶出”学校,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基本不负责也不监管,只要学生能够弄一份不知真假的实习单位鉴定和乱填写的一份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回学校就可以了。只是昂贵的学费就是必须交的。我真不知道这一年里,学校既不负责给学生联系、安排实习,也不管理实习,凭什么收取这样贵的学费!  

我主持教学系工作的时候,当给学生作毕业实习动员的时候(动员学生离校自己联系实习),面对着一群充满祈求目光的学生,常忍不住转身偷抹泪水。真有愧对学生的感觉。但是面对学校的制度和安排,我一个人又能够如何?  

现在作为普通教师,我能力更加有限,只能尽力给学生联系和安排实习了。一般每年我都安排30~50人的实习,给部分学生联系工作(一般十几二十个吧)已经是我最大能力了啊!  

如果学校重视实习环节,重视培养教师的工程能力,能够有1/3教师具备与单位企业沟通、具备指导实习的能力,毕业实习这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自然能够得到保证。  

高校再这样办下去,中国将面临超过几代的工程技术人才断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9 14: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别说高校了,就连普通的中学也都是混着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