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宏观看黄桥“苏中新城”发展

2556人阅读  1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5 21:31:2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经济上看,中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和投资驱动的,而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由出口、投资和内需协调发展的。这次金融危机更使我国要着力扩大内需了。可是中国现在90%以上的商品已经是供过于求的。这内需又怎么扩得起来呢?根据惯例,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才会出现产能过剩,可是中国的人均收入才刚刚跨过1000美元的槛。关键是中国城乡差距太大,达到了61,这就严重制约了内需的扩大,要想扩大内需关键在农村。而县城和部分重点镇正是打通城乡隔阂的桥梁。
从产业发展上看,中国当前农产品加工业相当落后,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了电子、汽车及化学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在3∶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还不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农产品加工业是大势所趋。加工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适合于中小企业生产。并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从而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从社会问题上看,农民外出打工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不和谐等诸多社会问题,但是农民种田靠一家一亩三分地又怎能脱贫置富?怎么办呢?就近转移劳动力。农业向产业化转变,土地向规模化集聚,农民向就近县城和部分重点镇集中。土地集约了,以前农民在农村一户人家住房占地120平方,现在住6层楼小区每户才占地20平方。农业产业化了,有了先进管理,高新技术,也就高效了,走出困境了。而县城和部分重点镇集中的人口规模扩大了,城市化也发展了,特别是第三产业就能飞速发展。而农民变成了市民,从事二、三产,收入增加了,需求也增加了,内需也就扩大了。又反过来增加了其收入,走上良性循环。什么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了。在当前房地产在大城市陷入困境之际(房价高、买房少,空置率高),县城和部分重点镇是其救命稻草。县城和部分重点镇功能齐备,人们也无需非得在大城市落户,由于土地等各方面原因,县城和部分重点镇的房价要低得多,即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有保障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大城市里购房需求少了,房价也自然会回落。
所以县和部分重点镇是将来城市化的主力军。黄桥作为泰州城镇化规模最大的镇,又是国家重点镇,地理位置绝佳,旅游资源丰富。就理所当然的必须承担起这份重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5 21: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我是没有看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5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小猴 于 2009-5-25 22:35 编辑

我也不太懂啊   但又似乎知道里面的一些含义
黄桥确实担得起发展小城市的重担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5-25 22: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盐城
黄桥作为泰州城镇化规模最大的镇,又是国家重点镇,地理位置绝佳,旅游资源丰富。就理所当然的必须承担起
经济发展的重任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5-26 12: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期待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7 19: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确实是这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 14: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中国在革命阶段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发展阶段则采用的是城市辐射农村的战略。这一战略也是完全正确的。由于以前中国贫瘠,只能以少数大城市来推动城市化。到了二十一世纪重点还在大城市就有问题了。由于剪刀差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一直以来是农村向城市输血。造成了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特别是98年以来城市化大进程中,农村更是被远远的甩开,大学扩招更是把抽水经济发展到极至。房价高昂,农村人想变城里人成本太高,无法承受。城乡差距过大带来的就是内需不足,进而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以县城和部分重点镇为基点建设小城市才是打通城乡隔阂的桥梁
早在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887个全国重点镇。强调: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可事实上成果甚微。原因何在?关键因为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总是微观短视的优化趋集,其走向总是跟随马太效应,及越穷越穷,越富越富。大城市争向追涿,小城镇无人问津。而政策注重宏观长远的利益,宗旨是“补不足”。应以县城和部分重点中心城镇(应在1887个全国重点镇中选取200个左右)为基点建设小城市。
中国在城市建设投入中应该抓两头放中间。抓上海、北京等特大都市,以建成国际大都市,主要应多争取承办国际活动,提升国际地位。一般大中城市已经极具规模,上了正轨,无须政府过多投入,依靠市场也能正常发展,可以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只要把好方向做好引导就行了,有时只需把政府、学校、车站搬个地方就能四两拨千斤了。小城市的建设则需要政府下大力气。资金投入的倾斜、部分权力的下放起到至关重要的重要。小城市的辐射作用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小城市的建设与大中城市的建设也有相当大的区别,一般大中城市都是行政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等有小城市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小城市首先要“造城运动”方能“建市”。先有“城”(人口集聚)再有“市”(工商繁荣)才是“城市”。所以大中城市郊区农民拆迁是向外环转移,小城市边农民拆迁应该向城内集中,有了一定规模的人,方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方能吸引外来人口的入户和投资,房地产业才能发展。大中城市现在的扩大采取的多中心道路,小城市也要突破区域观点,不能画地为牢,局限与一镇的行政区域是不可能建成城市的。作好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政府要加大投入建设农民安置小区、基础设施(体育馆、医院、学校、人才市场、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等。有地方迁入一个大学到小城市,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开始投入较大,长远看确是一本万利。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huo + 10
jackon + 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 14: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城乡差距不缩小,中国发展就不可持续。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6-2 15: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希望黄桥在这次发展机遇中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来自手机
huo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3 1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有道理。   7# qianbs888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