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夏天如何吃冷饮 才能健康降温不伤身

2841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5-30 23:19:56 来自: 中国北京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夏天如何吃冷饮 才能健康降温不伤身
2014-05-30 13:00:09        来源:爱美网

  夏天艳阳高照天气热,人们为了散热都养成了习惯,爱吹冷气、爱喝冰水等,走在炎炎日头下,汗就像是泉水一般涌出,相信任谁都会想来上一杯冰凉饮料畅饮一番,不过大口畅饮的快感之后,恐怕头痛就会随之而来,且连肩颈酸痛、经痛,都逃不过。
  那真的很想吃冰怎么办?
  1、中午是吃冰最佳时机
  真的要吃冰,就选阳气最盛的时刻!
  中午时段不仅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也是人体阳气最旺、比较容易中暑的时间,因此正午到下午3点是吃冰最适当的时机。
  2、饭后一小时才吃冰
  清凉的冰品一下肚,首当其衝的就是消化系统,所以空腹时不宜吃冰,也不适合边吃饭边喝着冰饮料,应该在吃饱饭之后,至少相隔一小时再吃冰,避免短时间内一冷一热刺激肠胃。
  医师说,就像一早起来,都要先喝些热水或吃热食唤醒身体的阳气和动能,所以在飢饿或是身体状况不好时,同样也必须先有热能协助身体运转,吃冰才不会损伤体内的气。
  3、细细品尝、慢慢吞
  如同吃饭要细嚼慢咽,才能帮助消化,吃冰当然也不能狼吞虎咽。冰品入口后,可以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以免太刺激咽喉、唿吸道。
  慢慢吃冰可以减缓低温对身体的刺激。专家解释,如果吃冰速度过快或是短时间内猛灌冰水,都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管快速收缩诱发头痛,就是所谓的「冻冻脑」、「冰淇淋头痛」,这都是大口猛吃冰造成的。
  另外,如果是只能低温食用的食品,例如优格、优酪乳等,专家建议,可以先煺冰15~20分钟再吃,让食品养分不致流失,也不会让食品太冰冷就直接下肚。
  4、先吃配料再吃冰
  在冰品种类的选择上,可以尽量选择吃有配料的,然后先吃配料再吃冰,可以让冰融化一些,也能让身体循序渐进的适应冰品的温度。
    5、天然、温热性食材制成的冰较健康
  由于冰本身属于寒性,以天然、温热性食材制成的冰品是比较健康的选择,可以中和冰的寒气。
  医师举例,西瓜、葡萄柚属性寒食物,若再加上冰,等于是寒上加寒。所以桂花荔枝或是黑糖等热性食材的冰,相较之下就会温和一些。
  冰淇淋由于热量高,也比冰棒、剉冰的刺激小。
  依照体质选择冰品也是很好的方式。一般或是偏虚寒体质的人,可以选热性、平性、糖分与淀粉比较高的食材制成的冰,例如:桂圆、红豆、绿豆、芋头……等;体质比较热的人,则可以选择水果类的冰或是爱玉、仙草等。
  6、注意热量,适量吃冰
  吃冰消暑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吃的份量,才不会因为吃太多冰,让身体也跟着胖了一圈。
  掩藏在冰品清凉甜美外观之下的,其实是惊人的高热量。调查显示,冰品大多是高糖分、高热量、高脂肪的,如果定义一碗白饭热量约280卡来比较,一杯中杯思乐冰的热量就高达523.6卡,将近是两碗白饭,巧克力冰淇淋的脂肪占热量的比例也近六成(58.5%)。
  医师说,曾有女性患者在夏天吃冰减肥,把冰当正餐吃,结果反而愈减愈肥,就是因为冰品不仅热量高,更影响身体代谢。因此,虽然不是完全不能吃冰,但是的确必须适量。
  吃冰后的三个补救对策
  採取聪明吃冰的方法后,如果还是担心冰品对身体的影响,中医师提供三个补救对策:可以多吃生姜料理、热敷、穴位按摩。
  吃生姜料理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发汗散寒的功效。在吃冰之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姜茶、冬瓜蛤仔姜汤,冬瓜属性偏寒可利水,与姜中和后,不论寒热的体质都很适合喝。
  热敷腹部
  肠胃易不适的人或是会经痛的女生,吃完冰回家后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腹部15分钟,有驱散寒邪的效果。
  按摩关元穴
  塬本就有经痛的女生,吃完冰后,可以加强按摩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四隻横指的距离,是正当子宫上方的穴位,用大拇指指腹按摩,可以活络子宫的气血。
  穴位按摩可以搭配热敷,医师建议,在洗澡完或是热敷后按摩关元穴,经前一週可以热敷腹部关元穴15分钟,预防吃冰后经痛加剧。
分享到:0



上一篇:黄瓜解毒苦瓜清心 夏季4种瓜菜必不可少
下一篇:[url=]最后一页[/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