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专 论 专 注 还在读高中的儿子,喜欢用手机看网易新闻。前些天问我:新国五条的出台,对红星地产有没有影响?这话吓了我一跳!俗话说,吃什么饭当什么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不关心自己的学习,关心这个干嘛? 由此我联想到,眼下人们有个流行病——关注面太广,关心不相干的事情太多。微博、微信、QQ、短信……信息渠道很多,每天接受的信息太杂;厕所、电梯、出租车……广告无孔不入,处处抢占、强占你的眼球。如果没有一定的抵御力、专注力,注意力很难集中。 很多人喜欢空谈,喜欢充当评论家。谈国际时事、谈政治、谈不着边际的事……我留意到身边,有的楼层管理人员在谈论总裁考虑的事情,有的小区老总热衷于谈论M2(中国广义货币),而对自己的专业恰恰不关心,把自己的精力和兴趣点浪费了。更糟糕的是,侃时势、侃政治、侃大山会有瘾,就像爱侃的北京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过剩,千万不要看那么杂、先学那么多!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先做好,聚焦一个细节、一件事及关联,做强专项技能。先纵向深入,学精一样,再横向拓展第二关联,触类旁通。如果第一件没学好,就去学第二件,两件事都是半吊子。 我做事的诀窍,就是比别人做得好一点,追求更完美,更精致。从而培养了自信,积累了成就感。要把每个细节做好,刚开始可能要比别人多花30%甚至一倍的精力,但后来就可以事半功倍。《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问我,与我创业的年代相比,现在的创业者机会在哪里?我说,机会就在于追求做事的精细和精致,追求产品的品质和品位。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种迈向精细化的新创业在中国才刚刚开始,未来会愈演愈烈。 人是有兴奋点、关注点的,要聚焦专业。兴趣一宽泛,注意一分散,人就废了。兴趣点非常重要。我在公司里对高管建议:要关注业务本质、人才能力、管理方法,工作时间大家在一起90%的时间多谈与工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做事的时候90%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许多人不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是心神飘忽,貌似还在做事,心却不在现场。 真正的学习是,缺什么学什么,学当前最有用的! 真正的学习是,带着问题学习,去找解决方案! 睿智,就是知道该忽略什么,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曾国藩说,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彼得·德鲁克也说过,如果你想让大脑高效工作,就马上减少信息,只留下最重要的信息。 十多年前,我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树木剪枝的启示》。就是一棵树要长好,是必须进行剪枝的,把不必要的枝条剪去,树才会照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学习本身是一种选择,对学习的内容有所筛选,它就会让你留下最为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可以腾出空间来,再吸收新的知识,孕育新的创造力。 专 家 我女儿在投行工作,刚进去工作不久。日前,她跟我预测今年房地产市场会下跌。又吓了我一跳!地产市场风云变幻,那么多专家学者都争论不休,你能判断得清楚么?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问题——遇到复杂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判断? 我的意见很明确:听取专家意见!因为现在是一个专家时代,无论审美还是审人、审事,我们必须要依靠专家。譬如审美,先自己认定,后请教专家。然后再认定,再请教。如此往复;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必须要依靠舞美、灯光、烟火、服装、武术等很多方面的专家组合。再厉害的导演也不可能全懂,他的才干体现在整合专家的能力。 在这个专业高度分工、信息错综复杂的时代,单凭自己的判断和能力,既薄弱又危险。我们先审定专家,再让专家帮助我们审人、审事,把专家的才干嫁接到自己身上。随着自身的成长,我们对专家的审定,还会渐渐提高。 我十九岁的时候,就明白瞎子加瘸子能骑车的道理。当时,我做木匠配料、接活比较拿手,但装门、装锁、拼缝技术不行,为此我请了一个装门、装锁的客师和一个拼缝的客师,弥补我的两项短板,最后做出的家具特别好、特别受欢迎。当时有位阿姨因为请不到我帮她家打家具还哭了呢。 现在更是抱团打天下的时代,光靠一两个专家还不够,最好有十八罗汉相助,使得十八般兵器,又有降龙十八掌的绝技。做事,就是站在专家的肩膀上。几个专家合在一起,互补合力,核力倍增。 在企业管理上,我发现不称职的领导都有个通病:认为自己是高管,就什么都懂,是全能冠军。不是自己强项的事情,也要吹嘘。好面子,乱发表意见,不尊重专家,不尊重专业。 做领导的大忌就是以为我是全才!现在再不是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要靠团队打天下,靠专家赢天下。所以,我们要建立专家档案,具备找专家的能力。对外,团结、借用社会上、尖端的外部技能,发挥好专家;对内,要团结、发挥、支持专业人才。要多听,少讲话,别不专业也讲一大堆。要尊重年轻人、长处,崇尚新思维、新技能,善于发现新专家。对自己要加强核心技能,拓展相关第二技能,自己也要成为第二技能的宏观专家或专家。 专 源 专源,就是专注源头,追根溯源。就是万事找本、找规律的源头文化。就是即时分析、即时联系的求本主义。 人生就是三件事,一找到事物的本质,二找到事物的规律,三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或事物的基因、微因、纳因之间互相交叉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创新发明。 网络时代的务实,就在于分析事物,解剖细节,每天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高速度、信息量大,尤其不能粗看。更要学会从多角度、多剖面观察事和物,挖掘深层次的规律。分析事物的利和弊,优与缺,因和果。 为什么美国人厉害?就是“求本意识”。为什么他们的电影就有人看?因为他们解剖了观众的因,才产生出大片的果: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就会空虚,就编出个《2012》;网络时代出现了,他们就迎合大众心理,弄出个《阿凡达》。他们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开发出的产品自然大获成功。所以,创新一定要有源头文化,要有所创新发明,你就一定要寻根溯源。 当今社会,不乏聪明人。但真正聪明的人,是推崇、制定和实践方法论的——首先战略1~2条,其次方案3~5条,再次步骤3~5步。真正聪明的人,是提升分析、总结、提炼的能力。 专源,实际上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最根本的因。一直以来,我特别关注人性和消费心理。因为我觉得这是纷纷扰扰的世事背后更本质的东西。 譬如说,品牌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在顾客心中有没有位置。任何在顾客心中没有位置的品牌,终将从现实中消失,这也意味着品牌背后组织的消失。 所以,组织最有价值的资源,不再是土地与资本,其决定性的地位要让位于品牌所代表的心智资源。没有心智资源的牵引,其他所有资源都只是成本。 再譬如,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看法是,普天之下,三百六十行,实际上就是个“人心工程”:政治家就是要深得民心;企业家就是笼络消费者的心;经理人就是凝聚部属的心。你能赢得多少人心,你的事业就有多大。 消费者的源头是:好的商品,品牌美誉度,方便,高性价比;做人源头是:勤劳,孝顺,正义,责任,积极;未来社会的源头是:生态、科技、健康、品位;中国人家庭观念的源头是:个人要为家庭做贡献,光宗耀祖。我的父母就是以“勤劳、正直、俭朴”的精神创业,并把这种精神财富传之后代,星火燎原。就国家来讲,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14亿个梦就汇成了“中国梦”。 要了解西方人,一定要研究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做生意也好,做管理也好,做创新也好,一定要研究“儒道释”三大文化源头。听古典音乐,读《道德经》。 没有比人更高的学问,撇开人性、人心,去外部寻求本质,只能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关注源头、关注本质的人,每次都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