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寻找英雄

1605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8 20:50:05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大昭寺随着藏民转经时,好多年轻的康巴汉子的头上都扎着红色的头巾,同行的西藏通对我们解释这是“英雄巾”。这个有点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字,加上同样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的颜色,即使在大昭寺边八廓街的熙熙攘攘中,也显得十分惹眼。英雄巾就这样对我有了巨大的吸引力。


   藏族是一个很有生命力和韧性的民族,早先一起存在着的鲜卑、突厥、匈奴、契丹等古老的民族不是在征战杀伐中被灭绝就是在胜利的虚幻被汉族“阴险”的同化,甚至还有的突然神秘的全部从中国历史的版图中悄悄失落。只有吐蕃,在地球最高的屋脊上顽强的生存下来,所发生的仅仅是称呼的改变而已。每每当我走到让我气喘吁吁头昏脑涨的地方,我总会赞叹起这个民族对生存最基本元素的贫乏的适应。在高寒缺氧的冰天雪地里,一个民族都在咬牙坚持,这种坚持所需要的勇气和产生的合力足以销融一切的铁马雄关。


   后来,我来到了江孜,一座凝固着无数英雄气的城市。


   现在这里从行政区划上属于一个县城,经济的发展把著名的宗山古堡用各种小摊小贩的方式保卫起来。江孜联系着前藏后藏,又坐拥着天堑一般的雅鲁藏布江,所以连英国远征军都认识到这块土地的军事意义。于是将近一百年前,一支自以为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化懵懂的军队,翻过喜马拉雅,不远万里的来做计划中不费吹灰之力的工作——占领宗山古堡。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个民族的威力——第一支600多人的军队在一次埋伏战中被各方面落后他们几个世纪的藏族军民全歼,更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屡有不和之音传出的达赖和班禅也联起手来,对他们迎头痛击。气急败坏的增援部队带来了在欧洲都属于先进武器的重炮,对守军固守的古堡进行猛烈的轰击,又用马克沁机枪对前赴后继的沿山沿不知危险运送给养、武器的喇嘛野蛮的扫射。终于,坚守了14天的守军在砸尽了最后一块石头以后,一起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下,将生命和灵魂不屈的献给自己赖以生存的故土,让侵略者在心底也接受了激烈的审判。占领了几个月之后,英国人还是退回了印度,在西姆拉会议上用麦克马洪线无耻的抢走了我们的9万多平方公里。


    如今的江孜宗山古堡仍然是这座小城的骄傲,因为从很远的路上就可以看到这座古堡的雄姿,这里的人民把这首蘸满英雄墨迹的史诗当作自己的音乐不断传唱,而且从心底也把古堡看成了和布达拉一样的神圣。说到布达拉,古堡除了小些和“瘦”些,倒确实和布达拉有几分神似。相传在布达拉落成之后,地处后藏的江孜人也想在当地依葫芦画瓢建一座,可是前藏的工匠却不愿意。于是,决心发奋的后藏人公派出几位能工巧匠到拉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学成的工匠将布达拉的布局和外形刻在了一个大萝卜上,然后如获至宝的把萝卜带回江孜。但是谁知江孜拉萨千山万水隔断,这些工匠路途上花了很长时间,回来后,萝卜早就蔫了。照蔫萝卜造出来的江孜古堡当然看起来也就会小些和“瘦”些了。


    日不落帝国早就沿着大国兴衰的轨迹从老虎变成了一只游离在大洋外的小猫,江孜古堡也还在日出日落中注视着佩带着英雄巾的行人,可是她高傲的头颅一直足以让任何侵略者心寒。江孜古堡某种程度上正是繁衍生息在她身边的这个民族的写照,看起来有些破败和落后,但是面对一切的威胁的外辱,他们还是会进行刚烈的反抗,除非灭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2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根据风格,青藏高原的湖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和我们在内地看到的洞庭鄱阳没有两样的烟波浩淼,像青海湖;第二类就是海拔高岛屿多的雪山环抱,即使夏天也不例外,像纳木错;还有一类,确切的说是“高峡出平湖”,最典型的就是羊卓雍错。


  


  无论从什么角度认为,羊卓雍错都不能被当作是严格意义上的湖泊,倒更像是一条奔流了千万里在一处宁静的港湾小憩的调皮的大河。我们是提心吊胆地看着路边的万丈深渊近两个小时才看到这块镶嵌在群山中蓝宝石似的羊卓雍错,所以最终的会面还带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和周围绵延盘亘的青山有着一样颜色的羊卓雍错,在太阳的照射下稍微有些慵懒,没有一丝的涟漪,任凭浮云呼唤着远山的名字。但是走过青藏高原,羊卓雍错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除了让人心颤的美,就是湖边生生不息的牛羊了。


  


  沿着羊卓雍错奔向江孜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悠闲的牛羊在骄阳映照的湖光中吃草漫步,也可以看到年迈的老牧民躺在一旁,骄傲的看着自己的牛羊悄无声息的长大。我发现有的老牧民的脚上穿着艳红的马靴,这引起了我的兴趣,问起同行的藏族导游,他给我们讲了有关情歌诗人六世达赖昌央加错的一个传说:


  


  昌央加错12岁才被认作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他早就出落成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可是成为藏区政教领袖达赖必须死守的各种清规戒律对这个多情少年显然是个不合时宜的束缚,于是他经常微服成一个草原骑士四出游玩,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美妙的情歌。一天,他骑着马不知不觉竟来到了羊卓雍错边,也许是老天的玩笑,突然间风雨大作,没有准备的昌央加错被淋了落汤鸡,这时一个老牧民收留了他,给他吃喝,并且在优美的湖光山色中流连了很多天,想起自己达赖宝座的昌央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老牧民,回到了布达拉,临走时还一再邀请老牧民在适当的时候到拉萨的布达拉找他。


  


  又过了好久,无所事事的老牧民想到遥远的拉萨还有一个叫昌央加错的朋友住在布达拉,于是他就骑了一头毛驴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向拉萨。到了拉萨,问了几个人,老牧民终于见到了宏伟的布达拉。他很惊诧,但他只当昌央有很多的邻居,等到了布达拉宫边上,老牧民又看到仗剑执刀的武士,于是上前问道武士可知昌央加错住在此地,被他愣了一下的武士岂容这个老匹夫直呼达赖其名,于是把明晃晃的鬼头刀架到老牧民的脖子上,纳闷的老牧民正待抱怨昌央的邻居的粗鲁。一旁巡视的昌央加错见有熙熙攘攘的热闹好瞧,就兴高采烈的跑来观望,谁料见到刀下之人十分脸熟,回忆之下竟是当日有收留之恩的老牧民,忙叫刀下留人。一阵寒暄之后,昌央请他这位平民至交在宫内好吃好喝,并且也留宿几日,将当日在羊卓雍错边的快乐一起回忆了够。同样考虑到嗷嗷待哺的牛羊的老牧民也没有心思在金碧辉煌的布达拉久留,几日之后便要告辞。挽留不成之下,慷慨的昌央叫老牧民只要看上布达拉的宝物尽管带走。可老牧民并不爱财,只是考虑到自己来时万水千山早把草鞋磨破,希望昌央将脚上的红马靴给他。从此后,本来只能是尊贵的达赖才能穿的红靴也在羊卓雍错边上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如今的牧民早已在岁月的洗刷下忘记了自己的先辈与达赖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荣耀,只是在慷慨的老天的赏赐下和这块宁静美丽的宝石做伴,偶尔的,还有几只不知来龙去脉的水鸟掠过慢吞吞的羊群,组成这张图画一起给游人留下一个恋恋不舍的注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9 06: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淡淡的美,令人神往!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9 1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藏文化高级扫盲班,老师辛苦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