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翔寺原名“白鹤南翔寺”。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当地人掘地得到直径一丈有余的巨石,常有两只白鹤飞来停在石上,僧人德齐和尚认为是“佛地仙迹”,即四出化缘 ,募集钱款,在此建造了寺庙。寺成白鹤向南飞去,故名白鹤南翔寺。 到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行齐各尚到此,“鹤为二齐来”。当时有莫家弄佛教门弟子莫少卿捐款地,重新扩建。至此已有寺基一百八十亩,以太平、金黄、四虎、永兴四座桥为界。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弥陀殿、大悲阁、七佛阁、藏经阁、净因堂、三缘堂、园照堂、悟元堂等殿堂楼阁一千零四十八间,僧众七百多人。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御赐“南翔寺”,匾额,遂改名为“南翔寺”。 时至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康熙皇帝亲笔写下了“云翔寺”的匾额。于是南翔寺又易名为云翔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