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
丁文江先生的家世材料,向来极为稀缺。笔者是丁文江先生家乡的后辈,在黄桥生活了数十年,自幼对这位乡贤十分景仰,故而对他的家世也倍加留意;近年来搜求到《绿野堂丁氏族谱》和《楷三房支谱》,又走访了很多丁氏族人,对丁文江的家世有了较多了解,现将调查研究所得整理如次,以飨读者。 一、丁文江与绿野堂丁氏 黄桥多丁氏,素有“五丁不同宗”的说法,丁文江的这个“丁”,自他的十一世祖慕春公起分为三个堂号(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一曰松茂堂,一曰维善堂,一曰绿野堂。丁文江家这支属松茂堂,这是稍微上了点年岁的松茂堂后代尽人皆知的事实。据丁家的人说,松茂堂和维善堂原先也是有家谱的,但文革期间都毁了。前年,我们从黄桥东边的丁庄找到了一部民国乙未年版的《绿野堂丁氏族谱》。这部十二卷的木刻本家谱是在清道光五年和光绪元年谱的基础上重修的。从谱中记载可知,道光五年修谱时,丁文江的高祖丁椿(字古园)作为丁氏族人曾参与其事。谱中说,嘉庆二十四年,丁庄族人倡议修谱,但因“年湮代远,旧谱无一函存者”,修谱工作难以进行。职业修谱的“梓人”(时称“谱蛮子”)为了做成这笔生意,出坏点子说,“远祖世系有中断者可以假捏讳号”。这个意见遭到大多丁氏族人的反对,说祖宗的名字怎么可以随意编造呢?修谱的事搁浅了。以后丁文江的高祖丁椿出了个主意,问题才得以解决。丁氏十六世孙增年(与丁文江的高高祖乔年平辈)在《支谱序》(这里的“支谱”即指《绿野堂丁氏族谱》)中这样写道:“适古园侄自袁州卫予告回籍,谘余曰:‘闻我族有修谱之议,何以不果?’余日:‘修谱则诚美举也,其如星宿海莫接何?’古园曰:‘何不为支谱?’余聆其说,欣然以为近理,相约择吉日草创支谱。” 丁椿不仅提出修支谱的可行性建议,还具体参加修谱工作。仪征县教谕杨华在《丁氏族谱序》中说:“乙酉夏仲,得兰友丁君溶川、荣吉书,并手编世系一册,与其族叔秩猷、振凡、凤千、锡年、朗轩,族兄琢成、屿亭,族弟古园、西嶺(作者按,丁文江二高祖丁桂的字)、道南、道隆诸君子,共襄此举,将付剞劂,请序于予……。”从上面这两段文字中的“我族”、“古园侄”、“族弟”等用语看,松茂堂与绿野堂虽然堂号不同,但原系一家,绿野堂丁氏的祖先也就是松茂堂丁椿的祖先,也就是丁文江的祖先无疑。 二、丁氏迁居黄桥的时间 关于丁氏何时迁居黄桥,绿野堂《丁氏族谱》有二说。贡生出身的泰兴人张馥于道光三年所撰《丁氏族谱序》中说:“余家张氏,望出清河。其始占籍斯土,与何氏、丁氏为时略同。”查张、何二氏均系南宋时迁入泰兴、“占籍斯土”的,丁氏迁入泰兴的时间理应也是南宋了。但从“为时略同”几个字看,这只是一种大体说法。丁氏十八世孙天麟于光绪十八年所撰《丁氏族谱序》中的话就比较确定了:“吾先世居泰兴……南宋以迄国朝(按指清朝),继继绳绳,盖数百年焉。”(注) 另一说是道光十三年丁氏十六世孙尊年所撰《重修家谱跋》: “吾族世家(居住)丁庄,自元明迄国朝五百余年。”尽管谱序中持“南宋说”者多多,而持“元说”者甚少,但我们还是认为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丁氏族谱》中的谱传,是这样介绍丁氏始迁祖怀冠公的:“怀冠,卜居丁庄自公始,生于至正丁酉年(1357),卒于永乐癸卯年(1423)。配赵氏,生于至正己亥年(1359),卒于宣德己酉年(1429)。”丁氏的始迁主生于南宋灭亡后的70多年, 丁氏怎么可能是南宋时迁入泰兴呢?据此可以认定,丁文江的老祖宗是元代迁入泰兴的,“南宋说”只是溢美之词。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丁文江的先祖迁入泰兴第一站并不是黄桥,而是黄桥东南6公里的丁庄。这一点前文已述,只是说得简单些,增年在《支谱序》中说得比较详细:“先祖世居泰兴丁庄,历有年。迄乎明初,家声益大。嗣是瓜瓞绵绵,由明代历国朝,根深叶茂,子孙众多,散居各处。前万历间,余高高祖慕春公乃自丁庄卜筑永丰镇(今黄桥镇),堂构相承,(喻继承祖先遗业)阅今盖九世焉,”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丁文江的先祖迁入泰兴后是先到丁庄,明代万历年间才由丁庄迁到黄桥的。万历始于公元1573年,止于1619年,这就是说,丁文江的祖先迁入黄桥至今已有400年之久了。我们曾采访过丁文江的族叔、现年90岁的丁善绍,当我们告诉他这段历史时,他恍然大悟地说,怪道我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去丁庄祭祖呢,原来丁家的老祖宗在那里。 至于丁氏由何地迁入丁庄,谱上没有记载。只是说“考《万姓统谱》云:‘齐太公生丁公伋,子孙以字为氏。望出济阳,丁氏之河源岱脉在此矣。,’这告诉我们,齐太公(即姜太公)是丁氏的最老最老的祖先,郡望在山东济阳。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丁氏是元代由山东直接迁泰兴,还是先迁到别的什么地方后再迁泰兴丁庄的,谱中无记载,但丁氏后人众口一词,丁家是由苏州阊门迁来的, 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丁煌教授也这么认为,故暂从此说。 三、丁氏之世系和丁文江的辈次 丁氏之世系从《丁氏族谱》世系表可知,怀冠公为迁入泰兴的一世祖,二世祖道兴、道惠、道赞,三世祖文威,四世祖士诚,五世祖廷祝,六世祖绢志,七世祖铎、评、諠、绶,八世祖南杨,九世祖俊文,十世祖鸿儒、鸿启。 《丁氏族谱》记载:“鸿启,俊文次子’,字敬怀,生于万历癸酉年七月廿七日,卒于顺治甲申年八月二十日。”敬怀以下情况,丁氏十九世孙继宗于同治十三年在《支谱序》中有一段介绍:“敬怀公,继之十世祖也。传自敬怀公生三子:长思春公,次慕春公,次富春公。三公生于丁庄,鼎立之势,固卓卓于吾门者。嗣后,思春、慕春两公迁至庄之西北永丰镇,唯富春公世居于此,即继十一世祖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富春公一直住在丁庄,没有迁到黄桥来(很多年后富春公的后裔亦有迁居黄桥的),丁文江肯定不是富春公之后。那么丁文江究竟是思春之后,还是慕春公之后呢?虽然丁文江这一支的同辈(黄桥还有不少人健在,但年龄相差很大)和后辈都自称是松茂堂人,我们还是不放心,查绿野堂谱,谱中没有记载,但有思春公这一支世系表,自思春公起一直至十八世,其中没有丁文江高祖椿(十七世)、曾祖人庆(十八世)的名讳,用排除法可以推断,丁文江不是思春公之后,而是慕春公之后。至于为什么没有慕春公世系表,是当时情况没有摸清,还是松茂堂想另创支谱不得而知,只有将来找到松茂堂的谱,才能揭开这个秘密。 这里要指出的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出版的刘凤瀚、刘海若所著《丁廷楣先生访问记录》(丁廷楣是丁文江之父吉庵的堂弟)一书中存在着某些失误。该书曾列出一张丁氏世系表,现抄录于下: 丁廷楣还为丁文江的高高祖乔年公这一支专门列了一个表: 将这两个表与《丁氏族谱》及《楷三房支谱》等史料对照,可以发现它至少有这几个问题: l、敬怀公世居丁庄,未迁入黄桥,不应把他作为黄桥丁氏后裔的始迁祖。 2、敬怀公三子富春公亦世居丁庄,迁入黄桥的是思春公、慕春公,丁廷楣、丁文江都是慕春公之后,而第一表中廷楣先生奉富春公为二世祖,把自己的老祖宗搞错了。 3、一般地说,某姓的世系应从迁入该县的第一代算起,就丁氏而言,则应从迁入丁庄的第一代怀冠公算起,怀冠公为一世,迁入黄桥的接着丁庄的往下排,慕春公则应为丁氏之十一世,丁文江的高高祖乔年公与十六世增年为同辈人,也应为十六世,丁文江的高祖丁椿则应为十七世。 丁椿自己也是这么排辈次的。他虽是松茂堂的人,道光五年绿野堂修谱时,丁椿被邀为协力董事,宗谱第一卷扉页上就是这样写的: 道光五年重修宗谱族人名次 同议董事 十六世孙 灏年、宏元、酉年、泰年 十七世孙 蹈、维周、凤举、珍、株、璠 掌稿董事 十六世孙 增年 协力董事 十七世孙 溶、涛、椿、澧、沣、得华、玉华 腊缮董事 十七世孙 琫、滢 十八世孙 人骐、人兰、人镜 《家乘条例十四则》也有丁椿参加编写,落款依次为“第十六世孙增年谨识,第十七世孙溶、第十七世孙椿、第十七世孙得华同纂”。按这样排下来,丁文江应为丁氏二十一世孙,而不是十二世孙。丁廷楣先生的排法是不妥的,把前面的祖宗丢了九代。 4、廷楣先生排出的乔南公后裔中,长子椿、次子桂这两支基本无误,但三子楷这一支除楷本身外全搞错了,所列人名均系绿野堂后裔。据丁楷后裔、丁亚先生家藏的《楷三房支谱》,这一栏应更正为: 四、丁氏祖先的辉煌 张馥所撰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丁氏自籍延令(今泰兴市),积久而发,至近世,子弟多肄诗书,修名节,登仕版……”可见丁氏历来是书香门第,有功名和为官者不少。贡生出身的增年则以一组排比句概括了丁氏先祖六个方面的闪光点: “吾丁氏自慕春公以后,兴贤举孝,乡饮重也;蠲粟赈饥,义问昭也;耒礽同堂,五世异也;上国观光,阀阅新也;柏舟矢节,邑志采也;黉序弛声,英髦集也。”就是说丁氏族人自慕春公以来,讲德行,尽孝道,受到乡里的尊重;荒年捐粮救灾,正义的行为得到昭彰;家庭和睦,五世同堂,其乐融融;功勋卓著,被推举到京都观光;女子丈夫死后守贞节,不改嫁,事迹被县志记载;读书的人学业优异,声名远播,出了许多杰出人才。 以上是对丁氏远祖的概括介绍,丁文江高高祖乔年公以下的情况,光绪十三年《泰兴县志》则有比较具体的记载,现择其要,稍加注释,抄录于次: 乔年(丁文江的高高祖)字南友,又字南乔。国子生。乾隆中,大父(祖父)绍宗,输巨赀赈灾,膺优奖。后二十年,邻邑潮灾,流亡麇集,乔年与弟引年并助赈。平日救焚拯疾,暨诸善举,壹切慨任之。临觞,嘱子椿为义庄以赡族。 椿(丁文江的高祖),字古园。援例卫守备(领运漕粮的官员),权庐卫,调沔阳。楚中军户离逖,亲诣编审,尺藉乃定。每构讼,虚衷研鞫,群情翕服。檄补袁州卫,母疾告归。 桂(丁文江的二曾祖),字西岭,乔年仲子。国子生。历权衢州通判、台州同知。台滨海,民私贩饷盗。桂惩其尤者,余悉宥,予以赀,俾操他业。海溢,漂没庐舍,人畜亡算,履勘设赈,灾黎咸说。乍甫大火,塘工毁,官匿不报。大吏檄桂往查诸。不便者馈巨金,弗内,竟以实闻。巡抚林则徐尝曰:事从容有余味,人从容有余年,丁卒其必寿乎。后果跻耄龄。 此外,丁文江的堂祖父中有二位中过举人,一位是寿铭(廷楣之父),字蔼如,光绪三年举人,曾任江苏睢宁县教谕。一位是义铭,字实甫,光绪五年举人,与民国初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国钧(字紫石)同榜,丁义铭第50名,韩国钧第96名。 丁文江还有一位姑父曹叔彦,进士出身,尝治《孝经》。叔彦夫妇经常从苏州到黄桥丁家来,对文江的读书似有影响;另一说丁文江曾师从姑父读过一年书。 这里要补充的是丁文江的高祖椿虽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但据传他曾做过一件大错特错的事。道光十九年泰兴先旱后涝,颗粒无收,佃户们向他借粮度荒,知县李震也出了面,他坚决不允。结果引起公愤,引发以王舜年、尹正纯为首的农民暴动,哄抢了丁家所有粮仓,并捣毁部分房屋。这件事县志上当然不会记载,但道光19年闹大水这个背景是事实,哄抢丁家也是事实。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二月十二百花生,三月十二抢大椿。”光绪年间有人编了一本唱书《扒抢记》,描述了此事的过程。全书4000句,以七字句为主,间有十字句,多用泰兴方言俚语,通俗易懂。此书在苏中地区流传很广,笔者现在还保存着这本书的手抄本。但据笔者研究,书中虚构成分很重,有许多不实之词。 四、丁氏家业之一斑 丁氏在迁入黄桥前已是名门望族,但鼎盛时期是在丁文江的高祖父丁椿这一辈人手上。丁椿做过多年的五品官员,负责漕运公粮,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了解各地的粮食差价,他的堂叔顺年早先又开设过米肆,于是丁椿兄弟三人便先后做起粮食生意来,大大的赚了一笔。丁椿的米店开设在宅第东侧,五间屋门面,店号丁万昌。二弟丁桂的店号叫丁均昌,三弟丁楷的店号叫丁利昌。后来,族人纷纷开设米店,他家住的那条巷子便被叫做米巷,一直沿袭至今。有一部通俗唱本描述当时黄桥市场繁荣的景象说:“布巷都是卖布的,米巷家家把米秤……”,可以想见当时米巷的热闹情景。 丁椿致富后,广置田产、房屋,单住宅就有100多间,宅后有内花园一座,占地500平方米;宅第左侧有外花园一座,园名东山别墅,占地5400平方米。田产不详。但据光绪年间的《泰兴县志》记载,道光十二年建丁氏义庄时,丁椿“两捐腴产,设庄赡族”,第一次捐田地1056.93亩,市房(可供开设店铺或居住)75间;第二次捐田地314.35亩,市房24间,计捐地1371.28 亩,房99间。捐出的就这么多,他有多少家产就可想而知了,据廷楣先生估计单“田产在五千至一万亩之间”,民间流传丁椿曾向皇上报过百万的话是可信的。 丁家的富有从两条巷子的命名也可看出。一般的街巷都是公众所有,而这两条巷子却因原先都在丁氏住宅区内,是私家巷子。这两条巷子,一条叫“万昌巷”,在丁氏住宅与米店、外花园之间,因米店丁万昌而得名;另一条叫“秩二房巷”,在住宅的右侧。这条巷子的住户原来都是丁文江的二高高祖引年的后代。引年字秩有,排行第二,故名“秩二房巷”。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住户的转换,才变成公家巷,但至今两条巷子的巷名仍保留着。另外,丁家还有一座家庙,庙名纯阳宫,在米巷与迪祥巷交界处,庙屋三间,座北朝南,供奉吕纯阳神像。解放后神像拆除,庙屋改为民居,现为私人开办的幼儿园。 关于丁家的发迹,黄桥人有一个说法。说是丁家住的是一块龙地,米巷是龙身,米巷两侧有五条巷道,南侧有马巷、北迎祥巷、迪祥巷,北侧有秩二房巷、万昌巷,这五条巷道是龙爪。米巷的东头有一个大池塘,池塘中有一个圆形大土墩,当地人称它为转水墩,上栽杂色树木,这是龙球。黄桥人说,丁家占着这样一块五爪金龙盘绣球的风水宝地,怎么会不发达、不出人呢!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几条巷子以及水塘还在,只是那个土墩,“文革”期间被造反派的勇士们扒掉了,他们听说土墩中藏有宝物,组织人力挖掘,结果一无所获。 注:说丁氏南宋时迁入泰兴,有其可信之处。中国历史上因战乱或水旱天灾有过三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西晋时匈奴人侵,大量胡人南下。第二次是南宋时期(1127—1276),华北各地由金人统治,南宋政府迁都临安(今杭州)。第三次是女真族人迁入黄河流域,原黄河流域的大批汉人又一次被迫移居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丁氏有可能就是这一次大移民中迁入泰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