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纪彭,1982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及民国早期思想史。2007年7月创办“新知沙龙”,至今举办学术文化沙龙近百场。2010年6月入职于人民日报《文史参考》杂志社,担任编辑记者之职,撰写有大量口述史文章。 朗诵试听网址:http://cul.book.qq.com/a/20120903/000023.htm
传记人物---丁文江
晚清民国时大批青年远渡重洋,学习西洋文化,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回国后投身政治,也有一些人潜心学问,成为了真正的学者,还有的人投身实业,壮大了民族工业。丁文江(1887-1936)算是其中三面兼顾的典型:他在英国学习地质学、回国创办地质研究所;与胡适办杂志评论时事;与友人创办煤矿成了企业家;受聘孙传芳规划大上海,与北伐军大打出手;又在蔡元培力邀下出任中研院总干事。丁文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既能做学问,又能做事情的第一流人才,正如罗素所言:“丁文江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干的中国人。” 录音原稿 1935年12月9日早上,正在衡阳考察煤矿的丁文江先生被发现煤气中毒,当人们把丁文江送往医院抢救的时候,北京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与二十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一样,一群年轻的学生,怀揣着新的内心诉求登上历史舞台,不论是“救亡压倒了民主”还是“革命压倒了改良”,新新青年从此把他们的新青年前辈们抛到脑后,独闯自己的道路去了。而不足一月之后的1936年1月5日,丁文江先生与世长辞。诚如丁文江先生说的那样:“中年以后的人,不久是要死的;来替代他们的青年,所受的教育,所处的境遇,都是同从前不同的。只要有几个人,有不折不回的决心,拔山蹈海的勇气,不但有知识而且有能力,不但有道德而且要做事业,风气一开,精神就要一变。”而这“一变”是否会如丁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历史已经作答。 三十年代中期,与丁文江同时代的海归精英、救世书生、文人骚客,还都活跃在文坛。丁文江先生的去世,几乎成为那一代文人落幕前最后一次“抱团取暖”,许多人在《独立评论》上撰文纪念。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罗家伦、翁文灏、蒋廷黻、朱家骅、董作宾、赵元任等人纷纷撰文纪念这位老朋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国的三十年代并不是结束于1939年,而是结束于1937年。抗战八年之后国内外情势早已不是战前模样,接着又是内战,战争前后12年,那“一二•九”的新新青年终于把“五四”的新青年扫地出门。 丁文江何许人也?他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创办地质研究所,是一位以地质学闻名于世的科学家;他投身实业,一手创建北票煤矿,使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工矿企业,是一位近代实业家;二十年代他与胡适创办《努力周报》、三十年代又创办《独立评论》,成为这两本刊物最主要的撰稿人,是一位媒体人和时评家;他参与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一次“三观”大讨论——“科学与玄学”之争,高举科学主义的大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青年导师;他与孙传芳合作,担任淞沪总办,规划了今天大上海的雏形,参与了收回“会审公廨”的谈判,取得局部成果,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在北伐战争中,作为孙传芳的部下,他以雷霆手段挫败了浙江的叛乱,是一位合格的军事家;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短时间内便把中央研究院治理得井井有条,是一位杰出的学术管理者。 丁文江先生早年受英国教育,严格的科学训练使他绝不相信一切破坏的革命的方式。他曾说“我们是要救火的,不是趁火打劫的”,其实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是要救火的,不是来放火的。”照他接受的教育来看,用暴力的革命总不免是“放火”,更不免要容纳无数“趁火打劫”的人,所以他不赞成那放火式的大革命。 当红火的大革命风靡全国的时候,在革命的大潮里,改良主义者的丁文江自然也成了罪人。那时,丁文江曾对胡适说:曹孟德自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我们这般人恐怕只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吧!话虽如此,可终其一生,丁文江从来没做过一天“饭桶”,不论世道如何,他总是“该干嘛干嘛”而且是“能干嘛干嘛”,在夹缝中做了很多今天的人想都想不到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