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役纪念馆导游词
我馆是1979年开始筹建,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我馆的序厅部分,中央安放着陈毅、粟裕的塑像,左边是陈毅,右边是粟裕,这尊塑像是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创作,反映了两位(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亲临战场,戎马一生的英雄气概和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 背面是一组浮雕,它用金箔镶贴而成,东边反映的是黄桥决战的战斗场景,西边反映的是黄桥人民奋勇支前的场景。 上方的匾额是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放大手迹。(张爱萍将军被誉为军中书法家,题写馆名时已91岁高龄) 下面请看西边板壁上是陈毅元帅写于1940年黄桥决战胜利以后的一首诗:“十年争战几人回,又见同侪(读“才”同志、战友的意思)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这首诗是陈毅元帅的手迹,(表达了陈毅元帅在取得黄桥战役胜利以年的一种喜悦心情,说明了黄桥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这首诗陈毅元帅写过两次,第一次是1940年,在1943年又写了一次。大家知道陈毅不仅仅是我们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另外在国棋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厚,被日本政府授予名誉九段)。 再请看东边板壁上[用手示意]这首词,是粟裕将军写于1980年,为纪念黄桥战役胜利40周年而作。“东进北上征寇(‘仇’的异体字)党内外,敌我友,矛盾重重交相纠,纵横捭阖,进退弃取,着着运奇谋。郭村首捷扼桥头,姜堰攻让操胜筹,黄桥决战冲牛斗,军政双收,放眼华中抗日民新猷。(这首词,反映了战区领导人充分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矛盾,从新四军东进北上,到最后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对黄桥战役的概括和总结,粟裕将军在这首词写完以后,并没有对外公开发表,而是在2000年他的夫人楚青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忽然发现的,所以楚青就把这首词寄到我馆,正好与东边陈毅元帅的这首诗遥相互应。 好!请大家跟随我继续到后面参观。[人站在院中]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这个花园,这个花园叫丁家花园,建于清朝末年,丁家当时是我们黄桥地区最大的一个经商地主,丁大椿是有名的“百万“富翁。这个花园是典型的园林建筑,它吸收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同时,又结合民间建筑,是园林建筑和民间建筑完美结合的佳作。我们前面介绍的序厅叫多竹堂,这个地方[手指示]叫小于舟,这个厅叫蝙蝠厅,小方厅和桂花厅[手指]这里还有100多年的小竹林和桂花树。后面还有后花园、西厢房、蝴蝶厅、西大厅等48间。整个花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1940年,新四军到达黄桥以后,在这个花园里,成立了当时我们江苏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政府所在地)陈毅、粟裕、陈丕显在此办公和住宿。 黄桥战役发生在1940年,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坚持抗战,陈毅、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首先开辟了江南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江南指挥部,当时,党中央提出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这样一个战略方针,于是,江南指挥部挺进纵队先渡过长江,经大桥地区到达江都郭村进行休整,此时,驻在泰州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围攻郭村,爆发了郭村保卫战,这就是后来拍摄的电影《东进序曲》,由于郭村战斗的胜利,争取了“二李”保持中立,所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渡过长江,以郭村、泰州为跳板,东进黄桥,黄桥历史上就有“四县通衢”之称,它处于泰兴、靖江、如皋、姜堰四县的中心,南扼长江,北接苏北平原,加上当时黄桥地区早就有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基础较好。那时,江苏省政府设在兴化,省主席就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他看到新四军到了黄桥,始终觉得是眼中钉,认为占了他的地盘,所以,就多次派兵与新四军发生摩擦,先后又发生过营溪反击,攻打姜堰等战斗,最后,在1940年9月30日,他在东台纠集了3万多优势兵力向黄桥进攻。而当时,新四军只有7000人,战斗人员只有5000人,武器装备也相对落后。面对数倍于我的顽军,陈毅、粟裕,采取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从9月30日一直打到10月6日,歼灭国民党顽军1万1千余人,新四军牺牲900多人,取得黄桥决战的全面胜利,黄桥战役胜利以后,新四军继续向北发展,经过海安,到达大丰境内的白驹狮子口与南下八路军黄克城的第五纵队胜利会师。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党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 黄桥战役的胜利,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它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通常讲,如果没有黄桥战役的胜利,新四军也就很难继续北上,并在盐城重建军部,所以说黄桥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下面的展厅就是关于黄桥战役的图文展览。请大家随我继续参观。 这个小方厅就是当年陈毅的办公室,陈毅在此办公,为黄桥战役的胜利广泛开展统战工作,积极争取民主人士。 这是一棵百年古金桂,陈毅当年40岁过生日就是在此度过的。当时,陈丕显在桂花树下为陈毅、粟裕、吴仲超、朱克靖拍下了珍贵的合影照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厅叫桂花厅,也就是这个桂花树命名的。(在这个花园里有两棵桂花树,这是一棵金桂,在西边还有一棵银桂) 这里,就是黄桥战役的图文展览,中间透光的部分是苏中大地的地图,寓意黄桥战役发生在苏中大地上。照片是几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用电脑技术合并而成,中间骑在马上的就是陈毅,紧随其后的就是粟裕,当时,他们正率领新四军东进黄桥。 下面,请看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这一幅是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当时,正在延安抗大作报告);新四军军部云岭,在安徽泾县;(1937年12月新四军在武汉汉口成立,38年1月移至江西南昌。2月至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这幅照片就是当时南方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改编以后的誓师大会;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在镇江首战韦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陈毅赋诗赞之,“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招遇,脱手斩得小楼兰”);下面是新四军在不同时期使用过的臂章和外出证(新四军最早佩带的是“抗敌”(1938年)后来臂章不够用,叶挺指示改用上方是:“N4A”中间是图案,右下方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度用”字样的臂章,1941年为纪念皖南事迹又重新更换为“1941.N4A”字样的臂章。抗战胜利后,就一直改用中文“新四军”字样的新臂章,直至1947年新四军番号撤销);这是陈毅执笔,集体作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要会唱]和1938年2月,新四军成立后的战斗序列表;(当时,新四军共有1万余人(10329)叶挺是军长,项英是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第二支队是张鼎丞,第三支队张云逸,第四支队高敬亭;粟裕是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这是当时日、伪、顽盘踞下的苏北态势图,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日军占据了苏北地区大部分中小城市,而国民党主要占据在兴化、泰州、东台、盐城一带。(据说,陈毅当时开了句玩笑,我新四军到达苏北地区,论地盘实力,日本鬼子是老大,国民党顽固派是老二,地方实力派是老三<指李明扬>新四军只能是老四了,但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老四变成老二了,也就是在苏北站稳了脚跟。) 这两个橱柜里是当时新四军用于宣传的影印件。 这是丁家花园的后花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后花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来从现在这个地方一直向后,有一条河至河边,都是丁家的花园部分,可惜,解放以后,河沟已填满,并利用改建成住宅区)。 这两个橱柜里是一些新四军使用过的影印件和竹碗,磁碗以及缴获日军的饭盒及水壶。 根据当时苏北的形势,陈毅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这就是当时陈毅的主要统战对象李明扬,[手指](安徽萧县人)为朱德参加过北伐,同盟会会员,他的原则是“抗日我干,打内战我不干”他曾对陈老总讲:“我打输了不要紧,玉阶会留我的”(玉阶就是朱德的字)解放以后,他曾担任江苏省农林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78年去世。(他与李长江是拜把子“兄弟”俗称“二李”李长江无文化,为了充斯文,常常拿着报纸,有时拿倒了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军中嬉言他是“李长江看报,拿倒了都不知道”,李长江在黄桥决战以后,当了汉奸,后被新四军镇压);这位是当时苏北特委书记韦一平(广西人,壮族,1945年10月,新四军北辙时,在泰兴天星桥江面上,乘坐的“中安”轮号客轮,由于船底漏水,又由于严重超载,夜间12点多钟,800多名新四军将士遇难,这就是有名的“中安轮事件”。现在,我们泰兴市公园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建了一个中安轮纪念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中以“无产阶级的硬骨头”报道了韦一平的革命一生);这是,当年参加黄桥党组织和地方工作的部分同志,前排左起汪青辰(曾任苏州医学院院长书记、南通地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黄云祥(泰兴人,现还健在已95岁,他是我们泰兴资历最老的革命领导人,扬州地区老专员);潘明仲(苏北军区参谋长);童炎生[放在后面讲];后排左起:尤玉山;谢克西(曾在外交部任锡兰、尼日尔大使);周伯藩(南京市委副书记);周泽(省委副书记)。 新四军渡江北上。这是(1939年2月)周恩来到达安徽泾县传达党中央“五四”指示,这是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和叶挺;这是陈毅传达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新四军北上部队作渡江准备和陈毅在姚家桥一带渡江北上;新四军渡江以后,首先来到了江都大桥一带,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在江都大桥地区与日军进行了一次反扫荡,缴获了日军的三匹大洋马。 好,下面请跟随我到下一个展厅(西厢房)继续参观。 这两个橱柜里是当时新四军使用过的毛毯、马袋等物品。黄桥战役包括五次战斗,第一仗保卫郭村,(1940年6月28日),新四军挺进纵队到达郭村休整,李长江在韩德勤的挑衅下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向郭村四面包围,新四军在叶飞、菅文蔚的指挥下奋起迎战,后因苏皖支队支援,地下党陈玉生率部参战以及地下党王澄举行“港口暴动”,形成了对李长江内外夹击的态势。最后,一直打到泰州城下,为了“联李、孤韩”陈毅下令收兵派朱克靖会见李明扬,并释放全部俘虏,归还部分枪支,使“二李”保持中立,确保新四军挥师东进。 这是郭村战斗示意图,这是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的影印件照片;这是陈毅以“绛夫”为笔名写的《郭村保卫战胜利凯歌》;这是苏皖支队二营全体干部和新四军在郭村。 东进黄桥,包括解放黄桥,也是第二次战斗,新四军在东进途中,把江南指挥部改编成苏北指挥部,这就是苏北指挥部战斗序列表,陈毅和粟裕担任正副指挥,刘炎,钟期光分别为正副主任,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叶飞担任司令员,第二纵队为王必成,第三纵队陶勇,这幅组合照片就是当年纵队以上干部。(现在都已去世) 这是新四军东进途中,陈毅、粟裕东进黄桥及到达黄桥的合影照片,这是陈毅过40岁生日(1901.8.26)时在丁家花园桂花树底下与粟裕、吴仲超(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朱克靖的合影。(朱克靖,湖南人,参加过南昌起义,47年为策划国民党郝鹏举而被捕,并在南京被杀害);这是苏北指挥部部分领导人的合影;这是苏北指挥部旧址,原黄桥中学工字楼,(建于1924年,系仿德国式建筑,现位于黄桥镇分黄河南岸文明路上,隶属我馆管辖);新四军为发建立了黄桥大根据地,先后成立了苏北区党委和新四军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这就是当时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指照片人物]与陈时夫、惠治宇、管文蔚的合影;这是苏北区党委合影,中间这个女同志叫章蕴(湖南长沙人),当时是妇女部部长,解放以后担任过全国妇联副主席、中纪委副书记;这是在丁家花园通、如、靖、泰临时临时行政委员会任命的四个县的县长,当时管文蔚任主任[手指照片](江苏省副省长,丹阳人);这是泰县县长(即现姜堰)惠治宇(解放后任江苏省省长)、如皋县县长梁灵光(曾任轻工部部长、后为广东省省长)、泰兴县县长陈同生,(后任上海市统战部部长)、靖江县县长刘万里,(文化大革命被错误批评,戴上叛徒特务的罪名,1986年平反,40年代曾是靖江青年的精神领袖和楷模,许多人在他的鼓励与领导下走上革命道路)。这是攻打孤山日伪据点的战场旧址,位于靖江境内的孤山。请这边走,这是泰兴人民踊跃参加新四军并参加减租减息的斗争;儿童团为新四军站岗放哨;这四位女同志就是当时新四军几个领导人的夫人,陈毅的夫人张茜(武汉人,76年去世)、粟裕的夫人楚青(扬州人)、陈模苏北指挥部刘炎的夫人、罗伊为李进(总后勤部部长)的夫人;这一位是国民党原江苏省省长韩紫石(海安人)又名韩国钧,抗战爆发后弃官隐居,这位是我们黄桥人朱履先,国民党前中将师长(孙中山就职大总统时,为仪仗队总指挥),他们两位都参加过辛亥革命,是当地名流绅士,为黄桥战役统战工作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营溪反击是韩德勤的一次试探性进攻,主要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新四军在黄桥有多少兵力,这一次战斗,由于新四军出击较早,把敌人打散掉了,但在这一次战斗中,新四军牺牲了第九团团长徐绪奎[指照片],他是湖北红安人,著名的将军县,这一个县就出了223名将军,两位国家主席即董必武和李先念,(10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有8位是红安人,后改为8大军区有6位是红安人,在这块土地上有14万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之最) 这是支前模范任裕安和营溪反击战战场旧址。 韩德勤在黄桥、营溪两次惨败后,又在姜堰(指示意图)构筑碉堡,架设电网,妄想封锁新四军粮道。那时,新四军7000人的粮草供给必须经姜堰这个水陆交通码头,利用水路运到黄桥,新四军在再三警告无效后决定于9月13日攻打姜堰,新四军派了两个勇敢队员用长脚钳裹着橡皮轮胎,剪断了敌人的电网,炸毁碉堡,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攻克了姜堰,打通了粮道。接着,陈毅邀请了八县士绅,召开和平会议,继续号召团结抗日,为了在政治上不给韩顽留下挑起摩擦的借口,军事上便集中兵力,新四军主动退出姜堰,交由李明扬、陈太运接管,这样更孤立了韩德勤,而韩德勤把新四军主动撤出姜堰视为软弱,亲自指挥3万兵力进攻黄桥,下一个展厅即为黄桥决战,这是陈毅召开八县士绅和平会议的姜堰曲江楼旧址;橱柜里,陈列了当年新四军使用过的大铁钳,这是国民党用过的军用地图。请这边走,[站在西厢房走廊前,可以指着对面整个丁家花园的几进房屋,讲一下丁家花园在建筑上很讲究]从这边往前看,是以一条中轴线,由南向北,一间房屋比一间房屋高,这在我们当地叫做“步步高”。 这个厅叫蝴蝶厅,因它的房屋屋梁就象一个蝴蝶翅膀而得名,也是介绍整个黄桥决战的一个部分,下面请听一下黄桥决战电动图。[也可以用口述,围绕电动图掌握在3分钟以内] 口述:新四军当时7000余人,战斗人员5000人,采取 “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备方针”,三个纵队,一、二纵队隐蔽集结在黄桥外围地区阻击敌人,三纵队负责守卫黄桥。陈毅在严徐庄掌握全局,粟裕坐镇黄桥指挥,国民党分三路:右路军为李明扬、陈泰运的部队;中路军是正规军独立六旅、89军、117师、33师;左路军为5个保安旅,由于当时的统战工作,李明扬、陈泰运以及5个保安旅没有投入战斗,真正打是打的国民党的正规军独立6旅和89军,首先是独立6旅,这个旅是国民党布署在江苏的王牌部队,号称“梅兰式”的部队,因他的装备非常精良,旅长也是一个中将,叫翁达,这个人骄横跋扈,认为消灭新四军只需要我一个旅,所以,他首先向黄桥发起进攻,且成一路纵队进发,这时隐蔽结集在外围的第一纵队叶飞同志,抓住了有利战机,把他的一路纵队斩成几段分割包围,只用了三个小时,全歼独立6旅,旅长翁达兵败自杀。这一战斗,是一个转折点,不仅鼓舞了士气,而且震摄了在观战的李明扬、陈泰运和五个保安旅,不敢轻举妄动,也没有给日寇妄想渔翁得利的机会,再一个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增援三纵队陶勇击退了33师,并活抓了师长孙启仁,接着于10月6日傍晚,对驻守在野屋基一带的顽89军进行了总攻击,打了一昼夜,89军兵败野屋基一带,在逃跑过程中,溺死在挖尺沟里。黄桥决战共歼灭韩顽1万1千多人,俘虏师以下军官600多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韩德勤江苏泗阳人,与顾竹同关系很好,并随他的升迁不断晋升,49年3月退往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43年曾被新四军陈毅、彭雪枫俘虏] 这是毛主席致周恩来的电报,确定了“韩不攻陈,黄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的方针;这边几幅照片是表现新四军在做作战动员新兵整训和操练;这是陈毅在苏北指挥部发布的告指战员同志书;这是八字桥前线,也就是独立六旅旅长翁达兵败自杀的地方;这是大战野屋基,也就是89军军长李长维溃败的战场旧址;这是严徐庄苏北指挥部旧址和纪念亭。 橱柜里是新四军使用过的步枪以及电话机。这里是缴获日军的歪把子机枪和手枪;这是新四军的印刷工具石盒和石滚。 这是在黄桥决战中缴获的山炮和迫击炮照片;这是黄桥人民支前运送伤员;黄桥烧饼歌,由章枚作曲,(章枚:广东人,上海乐团指挥,主要作品《怒吼吧,长江》、《新四军进行曲》等)李增援作词(山东人)[一定要学会唱,讲解到这里可以用唱的方式把讲解推向高潮];陈毅、粟裕关于黄桥决战的总结报告。 经过五次战斗,新四军取得了五次战斗的胜利,于10月10日在白驹狮子口与南下的八路军黄克诚第五纵队胜利会师。[指着照片]17日华中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这时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也到达海安。[指着照片] 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一个战役拍摄的两部电影《东进序曲》和《黄桥决战》。 好,下面请大家再到下一展厅。 第三部分,发扬革命传统。1989年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兴建的纪念塔,[指着照片]它是由两面缠绕的红旗节节向上,形成的主塔形象,象征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胜利会师,也象征着军和民的鱼水关系,塔基分别是4和8的组合。塔名是粟裕在83年题写的; 1984年遵嘱粟裕将军的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撒向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那里的战友长眠在一起,84年他的夫人楚青和他的二儿子粟寒生以及他的二儿媳,粟裕的秘书朱楹,带着部分骨灰安放在我们黄桥公园里;在黄桥战役中新四军牺牲了900多名将士,现在有据可查的只有这14人;这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在83年和90年两次视察我馆并题词的照片;这是姬鹏飞来我馆视察的照片和题词(照片中是惠治宇、谢克东以及原泰兴市委书记钱永波等);这是陈丕显来我馆视察的照片和题词;这是1996年迟浩田来我馆的照片,2003年军委副主席张震也来到我馆视察并题词。 请从这边来(走),这一部分是反映当年的三个纵队,后来发展为三个集团军,第一纵队发展为20集团军,第二纵队为24集团军,第3纵队为23集团军,2005年,23、24集团军撤销现只有20集团军建制而在。解放后,他们三个集团军分别参加过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抗洪救灾、50周年国庆阅兵式等,为军队建设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谱写着新的篇章。
来自泰州旅游网:http://www.tztour.cn/tz/zw/news.jsp?newsid=11336&categories=20&subCategories=25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熊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