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家黄桥镇东顾村顾氏后人在原东顾村支部书记顾官堂先生的带领下,正在修缮顾氏家谱。先生姓顾,自是顾氏后裔,当然要参加家谱的修缮活动,无意中感受了一次孝的熏陶。在1933年编修的木刻版“孝礼堂”《顾氏族谱》中,记载了家族中一位大孝子顾昕,为表彰其孝行,明成祖朱棣曾为他作诗两首,并附序,顾昕也就因为孝行而载入泰兴正史第一人。 顾昕,宋代永丰里(今黄桥)人。宋史卷456《孝义》篇有载:十岁丧父,以母病,荤辛不入口者十载。鸡初鸣,具冠带率妻子诣母之室,问其所欲,如此五十年,未尝离母左右。母老,目不能睹物,昕日夜号泣祈天,刺血写佛经数卷。母目忽明,烛下能缝衽,九十余无疾而终。就是说顾昕非常孝顺,每天鸡鸣而起,到母亲床前,询问需要什么,历时50年而不变,直至母亲病死为止。有一次母亲生病,长达十年。这十年中,他粗茶淡饭,谢绝一切酒肉,一门心思设法为母治病。母亲年老时失明,他昼夜哭泣,祈求上苍保佑,并找名医治疗,终于使其母眼睛复明,并能在灯下缝补衣服。在顾昕的精心照料下,他母亲活到了90多岁。后人为纪念其孝行,就在他下葬的地方黄桥西门桥外建造了“顾孝子亭”。听老人们说,当时的“顾孝子亭”,是一个砖石建筑的四角亭,四根石柱,托起一个高耸的灰色穹顶。因它地基较高,从远处就可以见到。亭东面有少数人家,其余三面都是大片荒地。亭南亭北各有一条通向黄桥镇的东西大道。亭内有碑文《御制孝子顾昕诗并序》,系明成祖朱棣所写,颂扬了顾昕孝敬母亲的感人事迹。 明万历十九年(1620年)泰兴知县段尚绣又在亭中立石碑,上刻“宋顾孝子墓”5字,两侧石柱刻对联一副:“孝列史书,五十载晨昏不改;墓凭碑石,二百年风雨无伤”。文革中被毁,2000年8月从河底捞出,碑高1.96米,宽1米,厚22公分,联柱高2.7米,径29公分,黄桥人将其重新修复并移至黄桥公园内。 顾氏的史籍在哪里?顾炎武曾作《顾氏谱系考》,以为顾氏出于先秦姒姓,是越王勾践的后裔。西汉惠帝封勾践7世孙闽君摇为东海王,王于东瓯(今浙江南部温州一带),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这是顾氏得姓之始。汉武帝对闽越发兵围东瓯,并将东瓯之民悉数徙处于江淮间,顾氏则世居于吴(今苏州一带),并发展成为江东世家大族。 顾昕的祖先何时迁居泰兴?据《新唐书•昭宗(889年-904年在位)记》记载,其父顾慈为避乱,于唐末携妇将雏来到泰兴“永丰里”(即今黄桥镇)生活。顾昕出生于唐光启四年,即公元888年,也就是说,在泰兴建县以前,顾氏家族就定居于泰兴,这是国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泰兴地方家族和个人。 顾孝子有没有后裔居住在泰兴呢?据泰兴市黄桥镇林任申先生考证,顾孝子的后代现聚居于黄桥镇西北约4公里的刘陈镇顾家庄,就是先生的老家所在地,有3000人左右。 盛世修谱,能找到顾家的祖先当然是好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修谱者没有为修谱而去找一个达官贵人作为我们的祖先。无论是事实还是巧合,顾孝子为我们共同的祖先,对于顾家的后人来说,在感到光荣的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百善孝为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baab30100twqu.html
http://www.chens.org.cn/xs/news/?29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