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2-16 11:08:23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黄桥 氤氲着古典情调 | | 作者:佚名 日期:2008-2-15 23:14:50 字号:〖大 中 小〗 | |
| [td]
黄桥古民居群
黄桥古名永丰里,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设海陵仓(现今泰州),永丰依仓而名。悠远的历史给黄桥留下深深的印记,步入黄桥老街,犹如翻开一页页历史画卷。
黄桥老街保留了明清的鞑子门,古老的行业如酿酒、竹器制作、桶炉烧饼等草根经济,在此生生不息。黄桥七十二条街巷名颇有趣味,像米巷就是专门卖米的,布巷主要经营布匹,马巷是马的交易场所,牛集场巷吆喝着有牛牵来牵去,铁匠巷里丁丁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后人嫌卖小猪出名的猪巷其名不雅,改为“珠巷”。黄桥市场繁荣从巷名中就可感知到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史书载黄桥“执四民之业者,率不下千户”,“四方之士,商贩归往,云集蚁附”,俨然江北“一大区会”。古街巷商铺林立,至今犹存的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见证了当年的繁荣。
就从珠巷说起,两侧建筑多数建于明清年代,巷头是名闻天下的何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500多年来,宗祠一直是泰兴何氏族人祭祖、议事之所,现存门厅一间、仪门一座、大厅三间、楼房十间,基本上保留了历史风貌。门厅、仪门建于清初,仪门为仿木砖雕,线条简洁明快,大厅三间为典型的明代建筑,抬梁式结构,用料粗大考究,廊柱为八角形金丝楠木,步柱直径达60厘米。大梁均为琴面梁、圆作,由斗拱承托,饰以花饼式童柱,童柱两侧雕有大小相同、造型各异的山雾云。券棚上6只荷叶墩木雕也各有不同,该建筑虽已历经500年风雨,至今仍无歪斜,梁上五彩绘图依然清晰可辨,大厅仍按议事厅格局布置,红木椅、古字画、举人进士匾额一如昔年模样。现在的何氏宗祠是清初在明何斐故居基础上扩建而成。2004年冬全国记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为何氏宗祠题词“江北第一祠”。
黄桥老街有许多老字号店铺,其中冠名“泰和”的都是其中响当当的品牌名店,老百姓流传“苦不过老泰和,甜不过同泰和,出色不过裕泰和,小气不过丁泰和”这样的顺口溜。原来,老泰和是药店当然苦不堪言,同泰和是卖杂货的其中有糖当然甘甜,裕泰和是卖茶叶的尤其出色,丁泰和是布庄需要一尺一寸地量,当然是小气不过(亦说“漂亮不过”)。
旧式门楼
黄桥自古河流众多,有“大川环于外,小港横于中”之说,是典型的水乡小镇。河流纵横,各式各样的桥便应运而生。光绪乙酉年(1885年)《泰兴县志·河渠》载“黄桥有永丰、拱辰、文明、永安、花园、吕家、致富、永昌、直来诸桥”,可以想象黄桥桥梁之众。也就是说100多年前的黄桥人心目中就有最为时尚的语汇“致富”、“文明”,而且先建致富桥,再建文明桥,却正是历史上黄桥了,文明桥上刻有对联两副:“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笔峰景秀,湍水波泪。”“功侔鞭石,顿教险坎平康;景泻卧波,重睹离明景象。”分别介绍黄桥水系流向附近景观和桥孔的功用及迷人景色,对联是清金金式撰书,金金式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曾参与“公车上书”,是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方志学家,辛亥革命后他是泰兴县第一任县长。其实“致富桥”当初的名字叫“知府桥”,是为纪念广平府知府何棠而命名的。何棠,字爱之,黄桥镇人,明正德辛末年(1511年)进士,初任礼部祠祭主事,因为官清廉,勤于政务,深得礼部尚书毛澄器重,升任员外郎,正当他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之时,在政治上却遭到一次沉重打击。正德年间,朝臣刘健在与宦官刘谨的斗争失败后,严重的宦官政治使吏治腐败,全国陷于极度的动荡和危机之中,而正德皇帝在险境中仍不自觉,念念不忘外出寻幸,何棠与一些正直的同僚劝谏,受到廷杖处罚,后何棠被外放直隶广平府知府。何棠为民请命,在呈奏改革官租驿传,减少马种,捕治豪强方面做了许多事情,百姓大为悦服。嘉靖元年(1522年),新皇帝追寻先朝谏阻武宗南巡的有功之臣,加何棠三品俸,不久何棠告老还乡辞世,家乡人将其墓边石桥命名为“知府桥”,沿陈300余年,咸丰九年(1859年)重建时,才更名为“致富桥”。1940年黄桥战役打响时,支前物资即由此桥源源不断送往前线,保障了后勤供给,“致富桥”为战役胜利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黄桥老街上流连不能不去丁文江宅第。丁文江故居位于米巷东首,建于清道光年间,仿苏州宰相潘世恩府第格局园林建筑,该建筑古朴典雅,规模庞大,黑漆大门,一排六间,东三间为正门,西两间为对厅,作招待亲友的客房用。第二进为东西两个大厅,东大厅内设铜鹤,明代插屏,红木桌椅;两厅院落中建有仪门,砖雕精美,门前置鼓形门当石一对,庄严气派,为不使“下人”登堂入室,两厅间有宽阔过道向后延伸,俗称“讨丫头巷”。东大厅后为桂花厅,因门前栽有金桂,每逢十月满院溢香。园林内有亭阁榭、古树、花草,景色宜人,园东、北边沿有小河环绕、流水潺潺,可直通长江,东大厅与花厅之间有小方厅一间,窗明几净,是丁文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丁文江逝世后其兄文涛曾致函文江好友胡适,请他为小方厅题额并跋。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拓荒者和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丁文江贡献良多,这样的伟人就诞生成长在这独具魅力的黄桥老街上。
丁文江故居
黄桥老字号
裕泰和茶叶店
裕泰和茶叶店地处黄桥最繁华的东大街,19世纪末期由安徽绩溪胡氏兴办。开创者胡允源,年轻时家境贫困,从安徽绩溪来到江苏东台,从专门采购徽州名茶的水客做起,一直将茶叶生意做到上海、泰州、姜堰和黄桥,裕泰和成了响当当的字号。
裕泰和茶叶店执事是安徽人洪竹君,他受胡家委托,购置了黄桥望族何家的四进(每进三间)私宅作店房,还专门请了珠巷的李秀才和花园桥外留过洋的严先生帮做文书。
黄桥裕泰和的老板是胡允源第四代胡静之,他为人谦和厚道,热心公益事业,民国七年黄桥重建文明桥时裕泰和捐资三十大洋(有征信录为证),给黄桥人留下颇好的印象。他每年都来黄桥店里,但从不在店内吃饭,自己带饭锅巴泡着吃。裕泰和经营范围除茶叶外,还卖油漆、草席、缸炭、锅碗、鞭炮、纸伞等。正常雇用十个左右的工人。执事洪竹君,一般在清明前进山采购茶叶,总要到十月份才回来。平时由副执事曹步洲负责店务,另外东台人吴日升负责内账,泰兴人陈家马辛负责茶叶,扬中人孔繁顺负责席子,胡炳春负责油漆,另有何承泽、洪炳光、洪宝书等人,小焦庄的戴传岭父子是伙头军。
裕泰和临街三间是门面,西两间开店,东一间烘焙茶叶。第二进有办公房间、客厅、伙房,头两进之间架有油漆棚,后两进则是仓库。裕泰和进货有固定的渠道,一般月头进货,月尾主家前来收账;有时到江南生行进货,可先打个凭证给人家,待黄桥到江南的客人卖完猪子取凭证回来即可兑现,这样亦可化解生意人身上携带众多现银走路的不虞之险。
裕泰和店大,福利好,人称进了裕泰和就像捧了“铁饭碗”。工人一般月薪是二斗米(工资一斗洗理一斗),一年按十六个月发放。店内伙食一视同仁,阴历初二、初八、十六、廿三开“四荤”。清明到重阳期间下午有晚茶。以上餐饮如不吃或少吃则可折合成钱发给你,徒工的吃穿洗理也由店里负责。每年春节除红包外,工人们还能领到两块大洋的守岁钱。被辞退人员吃住仍然在店里,直到找到新的工作离开为止。丰厚的条件使好多人家把子弟送到店里学生意。平时主要学习扎茶叶包子的手艺、用无烟炭烘青茶、筛茶叶等事。
老太和国药店
清顺治二年(1645年)黄桥孙氏先祖孙威亲,因县内闹灾荒,举家从安徽宿县迁至黄桥。孙威亲曾是民间医生,落脚黄桥后,仍以行医为业,养家糊口。因医德高尚,医术不错,为人所尊重。清顺治三年(1646年),他在黄桥东大街中段租赁三间坐北朝南的门面房,一边行医,一边卖药,店名为“太和药堂”。当时泰兴尚没有药店,直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泰兴城仁源生、庆春余国药店才相继开张。后来孙威亲为扩大药店影响,将 “太和药堂”更名为 “老太和”。此后父传子,子传孙,一直沿袭。该店1956年公私合营,1970年更名为黄桥镇供销社医药经理部东大街门市部。
老太和药店有一个特色,就是黄桥及周边几十里有名气的医生每年都定期到店里坐堂行医,并经常检查药材的质量及重量。他们对店中药真价廉、童叟无欺的经营作风评价很高,所以生意越做越好,信誉越来越高,直至解放以后,老太和都是响当当的名牌药店。
老太和因是祖传药店,加之与不少民间医生保持密切往来,故店中多种秘方疗效神奇。
冬天,不少老者身体不适卧床不起,老太和备有用十多种中草药熬制的药膏,吃后补肾添精,益气培元,通脉和血,去瘀化毒。这种药膏为不少老年人称道。
某年,一骨瘦如柴形如乞丐的老年人来到店中求医,说他是王家庄的人,多年腹泻不止,店里给他配了三剂药,分文未收。这位老者是一位穷教书先生,病愈后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谢意:“太乙金丹炼,和风玉流融。”
李步云笔铺
提到黄桥“李步云笔铺”,50岁以上的本地读书人大概都有印象,都曾用过该铺产的毛笔。第四代传人李昌祺老先生曾经谈及他家的老店,兴致盎然。他说:“李步云笔铺”从老祖上算起共有五代手艺人,自他以上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是颇有名气的。笔铺一直开在黄桥罗家巷北首,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在双圈门西大街设了个门市部。李家祖籍南京汤山,其家谱按“志齐定邦,家国永昌”排列,何时迁至泰兴黄桥已无从考查,但大约在16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自“家”字辈老祖李家余始学制笔,拜同乡藩一真为师,满师后开李步云笔铺。意为“艺业精进,家业兴盛”。招牌请当地书法好手书刻。因家余祖心灵手巧,所制毛笔饱满,弹性好,易使墨,生意日兴,名声日隆。其间,翰林学士陈锦春的好友从兴化回黄桥省亲,慕名来到李步云笔铺试笔,颇觉得心应手,返回时特地选了笔铺的几支名牌“书换群”大笔和“挥毫落纸如云烟”小笔送给陈翰林。陈翰林用后亦赞不绝口,特以“李步云”起头赋诗一首:
李氏当年笔探花,步似丹桂赛黄马。
云原五色换金贵,紫桕名毫第一家。
笔铺传至昌祺父亲 “永”字辈李永忠手上,李永忠为改良工艺,也为使儿子免生依附性,遂送其到靖江拜名师李正芳学艺。学成归来,内外结合,毛笔品质更见提高。到了“昌”字辈上,昌祺兄弟三人共同继承了家业,在当地传为美谈。李昌祺13岁随父制笔,他不但承继了祖上的全部工艺,并因常常外出访师,使笔制作得更精良,为人称道。后又将手艺传给了长子李瑞生及一班弟子,十多年后笔铺被兼并,不久停业。
[/td]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