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黄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走进企业,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与企业负责人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摸清企业经营实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心服务”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搭建创新平台助力企业“攀高逐新”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孵化器,引进和培育一批契合产业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结构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黄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成钟伟介绍,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建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26个,省级事业科研单位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
科创平台的成功搭建,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创新资源,有效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成钟伟说。
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装备一新的种子罐及发酵设备 作为首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占公司销售额的9%以上,并且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这两个数据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董事长步国建说,为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动能,东圣生物与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长期保持产学研合作,拥有菌种选育平台、中试平台、应用研发平台和创新平台4大研发平台,自主研发的抑菌型杆菌多肽类添加剂、谷氨酰转氨酶、复配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60%,国外市场的占有率超30%。
建立引培体系构筑高端人才“磁场” 黄桥经济开发区紧扣培育形成的高倍率锂电产业链、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两链一聚”三大特色产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高校人才团队为磁场源,构建政校企三方定期交流平台,与科研院所共建校企联盟7家,衔接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及高层次人才资源,推进高校更多技术成果在黄桥落地转化。
同时,开发区管委会加快推进专家楼、人才公寓、开发区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在黄桥创新创业发展营造“引得进、留得住、不想走”的硬环境。
江苏华星机电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 “通过紧跟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优厚的人才待遇等措施,我们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63人,其中15人推荐申报省、国家级人才。”成钟伟说,目前,三大特色产业均有一批顶尖专家为“硬核支撑”,其中:高倍率锂电产业链由中国电池行业首席技术官、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清欣领衔;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和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石维忱为特聘顾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由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叶佩青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作后盾。
强化协同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感谢你们帮我拿到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聘请的来自西班牙籍工程师戈尔卡·佩雷斯·雷卡尔德握住开发区工作人员的手高兴地说。
近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只进一个门、只认一个人、办成一切事”的“三个一”服务理念,为在黄桥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过程、保姆式代办服务,为人才就业创业、企业落户创造“零门槛”环境。同时,坚持“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原则,组织专班围绕科技型企业和项目的竣工投产进行一对一跟班服务,推动新项目、新企业快速释放产能、达产达效。
“今年以来,我们已为15名海外高端人才办理留华工作证、居留证,帮办代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4个。服务推动9个创新型项目竣工投产。”成钟伟说,目前,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正组织引导惠尔信机械、长虹三杰、东方九天等龙头企业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并与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协调创新,致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风力发电产品装备车间 作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风力发电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专注于精密制造技术的开发和转化,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大型精密机械铸造件、风电智能成套装备件广泛应用于风电、工业空调、压缩机、船用设备、纺织机械、工程机械、机床、石油钻井设备等行业领域,是德国恩德能源、美国特灵空调、西班牙安信能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优质供应商,并与恩德公司“牵手”,为该公司专门研发生产大兆瓦风电轮毂。“与恩德公司的成功联姻,标志着我们的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董事长徐惠民自信地说。
来源:江苏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