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发表于 2024-1-23 09:36:05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古代郡县,多数在乡镇基础上建设。或据强镇而置,或析数乡而建。泰兴这方土地上古镇不在少数,古镇风貌风物、名胜古迹和名人掌故载入府志、县志和其他地方史的亦不在少数。泰兴范围内的古镇,最早的建制于宋代以前,最晚的建制于民国,解放后所置镇不属此列。口岸、嘶马、刁铺、季市等镇,史上均属泰兴。
泰兴古镇的代表是黄桥,历史久,名气大,古迹多,风景佳。
镇,一个古老的名词。在全球化潮流下,在当代人眼中,镇无非是街民聚居的地方,在规格上不如县城,在生活上则大同小异。不过,历史上的镇,内涵要丰富得多。
镇最早是作为军事据点而设。在古代中国,边境驻兵戍守,称之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
《新唐书·兵志》记载:“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
宋代,镇的军事色彩降低,演变为经济比较发达的人口集聚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宋代以后,人们对镇的印象,主要集中在这么两点:其一,规模比县城小;其二,是农村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
在现代中国,镇作为行政区划,一般在县之下,与乡同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古镇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引领农村风气等方面,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泰兴境内古镇的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城乡节点,经济支点,军事据点,旅游景点。
城乡节点 古时候,县城作为一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所当然乃全县焦点。然而,囿于生产力因素,县城规模都很小。一般来说,县城从南到北,自东而西,都不过区区三四华里,人口规模一般只在数千。
泰兴县治自公元1131年迁至延令村后,直至解放初城墙拆除,城市规模都很小,东门到西门,南门到北门,穿城均不足三华里。由卫星图实测可知,同为圆形的泰兴县城、如皋县城,旧城直径均约1.4千米,城墙围出的面积不足1.6平方千米,还不如清华大学一半大,也不如颐和园面积大,甚至不如颐和园内昆明湖面积大。如此小的城市,刨去网状河流、大街小巷,再刨去宗庙祠堂、衙门公署、书院私塾等等,面积极其有限,在楼房极少的年代,能容纳多少居民生息,可想而知。县城内要组织规模手工业,那是非常困难的;旧时代绝大部分州县,手工业基本是分散的。因此,州县下面的农民,都到县城采买必需品,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再者,旧时泰兴县域广袤,边缘乡村距离县城很远:东部乡村至县城行程,在五十华里以上;西北乡村去县城,也在四十华里以上。在步行为主、舟楫为辅条件下,普通百姓要进城、上街,殊非易事。
镇的出现,恰好填补城乡之间空白。旧时,作为城乡节点,镇在商品流通方面作用巨大。有了镇,农民的消费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
自明清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乃至当今,数百年间,泰兴东部县民,都把去黄桥镇说成“上街”;同样,泰兴西北部县民,也把去口岸镇说成“上街”。
黄桥古镇,位于苏中高沙土区域核心,又处于姜堰、泰兴、靖江、如皋、海安五县中心。尤为难得的是,连通里下河的东、西姜黄河交汇于黄桥,黄桥向西,有老龙河沟通县城,通达长江的季黄河亦由黄桥流出。因此,黄桥成为苏中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及日用品集散地,农具铁器、木料竹料、粗粮细粮、棉麻炭柴、副食水产、衣袜鞋帽、文房四宝,应有尽有,样样齐备。黄桥长期作为泰兴东乡最繁华街市,是东乡高沙土地区与县城联系的枢纽。宋朝以来,一遇战事,黄桥乃兵家必争。别的不说,运送粮草军需,比的是方便快捷,别的城镇很难与黄桥相提并论。不用说专门跑运输的大船,就算是普通船民的普通木船,一船所运送的粮食,二十辆小推车也不一定能运走。一艘普通木船,两三人就能操作,而二十辆推车,一人拉纤一人推车,最少需要四十人。抗战时期,陈毅、粟裕选中黄桥,大展手脚,与韩德勤大动干戈,最终大获全胜。黄桥战役,成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口岸镇南临长江,古济川河和古柴墟港在此汇集,是天然良港。从北宋晚期至清康熙年间,口岸港一直是泰州及苏北里下河地区出江入海交通枢纽,承担着大批货物的转运过载,一度还作为淮盐转运重地。因此,口岸不仅是泰兴西部城乡节点,也是泰州南部城乡节点。
经济支点 县城作为县衙、县学所在地,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其地位无可撼动。不过,由于县城人口很少,无法组织规模生产,商品产出率,还有赋税征收额,都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在此背景下,镇作为经济支点,其支撑作用十分明显。镇作为农村大市场固定“大集市”,保证了全县经济有序发展。乡村也有小集市,但遵循“逢市”习俗,每旬只在固定日子设市,比如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初五一十等,规模都不大,商品以农副产品居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黄桥重镇的地位,更是一直延续至今。
以泰兴传统支柱产业“猪油酒”为例。旧时泰兴活猪买卖,以东部重镇黄桥为中心。黄桥猪行的船队,以600担(约30吨)大船居多。镇内珠巷,正是由“猪巷”演变而来。至于榨油,由于黄桥地处东部高沙土区域中心,周边沙地出产的花生皆由黄桥集散,泰兴榨油、销油业的中心,也一直在黄桥。酿酒业同样如此。早在八百年前,南宋嘉泰三年至四年(1203-1204年),泰兴酒税每年达8万缗,由税务官专解扬州府。其后,酿酒业一直是泰兴赋税大户。不过,泰兴酒行,大多并不在泰兴城,而是在东部古镇黄桥,还有南部古镇曲霞。
自南宋至民国,黄桥经济持续繁荣,税收丰厚,旧时有“泰兴一城不如黄桥一镇”之说。
自清代至民国,曲霞酒业一直兴盛不衰,旧志云:“酒业兴旺,闻名全县。”其销售范围遍及江阴、浙江、上海一带,还在上海成立酒业公所。
至于一本万利、能带动许多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港口经济,则一直由西北重镇口岸镇、东南重镇季市镇担任主角。
军事据点 水陆交通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古镇的发展,一般都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正由于古镇处于交通要冲,其军事地位也得以彰显。
黄桥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欲取苏中者,必取黄桥。黄桥决战即为明证。
宣堡镇地处泰兴北大门,是泰兴唯一以“堡”命名的镇,其境内,以“堡”命名的村庄也很多。相传南宋时,岳飞麾下大将宣秉在此安营建堡,抗击金兵,堡垒及周边遂得名宣家堡。这个说法信史虽无记载,但宣堡镇史上作为军事堡垒,却是事实。至今,在宣堡境内,从西北向东南,依然有小樊家堡、大樊家堡、宣家堡、西宣家堡、石家堡、大张家堡、小张家堡、杨家堡、许家堡等自然村,连绵七八千米。由此可知,在古时候,这里有一道防线。南宋以来,宣堡作为军事要地,扼守着古柴墟港(今取直疏浚为宣堡港)。古柴墟港为天然河道,是沟通东部腹地与口岸港口的重要纽带;在一马平川的苏中平原,更是泰兴城的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老龙河)。
嘶马镇(旧属泰兴)南临长江,东有五圩码头,南与扬中岛隔江相望,北通蒲头、吴桥、江都,西靠三江口,曾是淮河入江水道,历来是军事和交通要地。除宋时岳飞在此屯兵抗金外,明清皆为军事驻防地。
南宋初期,口岸镇曾作为泰州州治临时驻地,岳飞亲自领兵驻守,抗击金军;明代,刁铺镇曾是泰兴、泰州之间重要中转站,专设驿铺;1940年,“黄桥决战”在苏北重镇黄桥镇打响;解放战争时期,宣堡镇是苏中“七战七捷”首发地。
以上这些都证明,古镇的军事地位不容小觑。
旅游景点 在古代,镇往往是乡绅、商人、退隐官员的居住地。这些人不仅在镇区营建住宅,构筑花园,而且重视文化教育,引领着社会风尚。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古镇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古镇黄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有2000余间。现有东、南、西3片传统古街区,其中有古街巷24条、古寺庙3座、宗祠7座,还有不少唐宋明清石刻、匾额。
口岸镇(1997年前属泰兴)桥多、寺胜、景美,旧有“一步两庙、三步两桥、八景九桥十座庙”之说。
此外,广陵镇有始建于晚唐的禅师殿,古溪镇有始建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的东方禅寺,曲霞镇有“三条石”古街,宣堡镇有古银杏群落。这都是先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古镇,看得见的乡愁,诗意栖居的地方。
来源:黄桥历史文化研究第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