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13 09:16:47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近几年来常读《大江南北》《铁军》这两本研究、宣传新四军的权威刊物,每每都引起我对陈毅、粟裕将军的温馨回忆、深切思念。而我对粟裕将军情有独钟,尤感亲切,尤为敬仰。这是因为我与粟裕将军有过几次难忘的际遇和由此产生的悠悠情结。
际遇之一。那是黄桥决战胜利后一个宁静的下午,我与几个小伙伴在家门外罗家巷里玩耍,看到从北面来了几个新四军。前面一个大块头、方面大耳很有气派,与身旁个子不高、身材匀称、目光精亮的同伴边走边兴奋地交谈着,后面紧跟着两个挎着盒子炮的战士。我们迎上去围观,那个子不高的新四军笑嘻嘻地问我:“小朋友,这条街上有修钟表的吗?”我回答道:“有啊,我家斜对门有家孙学才钟表店,我带你们去。”他很高兴,拉着我的手同行。钟表店门前挂着一个大钟面,招揽顾客,我大声喊:“孙伯伯,有个新四军要修钟表。”孙学才赶忙出来接待。那个大块头从怀里掏出一块挂表说:“这块表走走停停,真碍事!”孙学才打开表的后盖戴上独眼放大镜细细察看后说:“是块好表,好长时间没有擦油了,擦了油保证好走。”他们约定明天上午来取表,很有礼貌握手告别。那个子不高的新四军俯着身子抚着我的头亲热地说:“小朋友,谢谢你!”当时围观的人不少,都说那个大块头是新四军的司令陈毅,那个子不高的是副司令粟裕。那个拉着我的手、抚着我的头、叫我小朋友向我说谢谢的竟是指挥黄桥决战的司令。我受宠若惊,高兴了好几天。粟裕司令和气可亲的形象深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喜欢上了粟司令,常常思念粟司令。
际遇之二:事隔五年,日寇投降、黄桥光复,我进入黄桥中学读书。十月里一天下午,在黄桥中学召开军、民、学万人联欢大会①。新四军战士、各界人士、学校师生坐满了大操场。我们坐在操场的东面,由于没有扩音设备,连会议的议程也听不清楚。我就以“解手”为借口,绕道溜到主席台前看个究竟。只见台前坐了一大片新四军,队伍整齐,个个精神饱满。队伍前排列着十几挺重机枪和十几门大口径迫击炮,煞是威武壮观。台上居中一位身材不高但精气神十足的军人正有力地挥动着手臂大声地作报告。我一眼就认出了作报告的是粟司令。但他态度严峻、言词激昂、威风凛凛、声势夺人。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倾听片刻。台侧的警卫战士打手势要我走开。我只记住了粟司令的几句话:“蒋介石从峨嵋山上下来抢桃子”、“我们坚决反对内战”、“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粟司令报告的内容,我似懂非懂,但台下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战士们激情的口号声,说明粟司令讲的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和支持。第一次见到他那么和蔼悦色、令人亲近。而这次见到的他却显得刚毅威武、声势夺人。我对粟司令产生了敬畏感、神秘感,也曾产生到他部下当个兵多好啊的念头。
际遇之三:粟裕将军一直视黄桥为“家”。曾多次说我要回家看看。1975年将军视察南京军区后真的微服回家了。将军熟马回路,穿大街、过小巷视察战斗旧址,体察民情,踏勘市容。将军的眉头紧锁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变化不大啊!”这句话让陪同的地方党政领导和随行的我感到羞愧万分,无地自容。对于在“文革”后期感到迷惘、混沌的我,似猛击一掌自省数夜,极大提高了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
际遇之四:时隔不到十年,传来了不幸的消息:“粟裕将军病逝”、“遗愿将骨灰洒在他战斗过的土地上”、“粟司令的部分骨灰将洒葬黄桥公园的穆园里”。那是在1984年,一天早晨下着濛濛细雨,通往黄桥公园大道的两侧早已挤满了自发送葬的老区民众,他们有的手持洁白的绢花,有的手捧青烟袅袅的柱香,个个面容严肃、静静等候。终于来了。粟裕将军的夫人楚青手捧将军的“骨灰盒”庄严缓步走来了。身后她的儿子、媳妇、孙子和将军的老部下江苏省副省长管文蔚以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簇拥伴送。夹道送葬的人群里传来抽泣声。我怀着虔诚、惜别的深情、含着热泪迎送着将军的“骨灰盒”。将军的“骨灰盒”安放在松柏葱郁、烈士墓环绕的穆园中。群众渐渐散离,等到楚青一行人离开公园,我快步走进了穆园。将军墓前凝立着一块方方正正高大的石碑,镌刻着由管文蔚亲笔书写的“粟裕同志部分骨灰安葬处”。我在墓前深深地三鞠躬,不由得心潮澎湃、潸然泪下。我默默地对将军说:“我是三次见到您的您曾经的小朋友”。几十年间您身经百战,百战百胜,立下了不朽功勋。今天再也不能见到你和蔼的面容、威武的身影,怎能不使我悲痛万分、思念万千。我一定以您为榜样,忠诚敬业,奉献青春。
几次机遇,使我一直觉悟地关注着粟裕将军的战斗生涯、有关信息。但建国后在左的路线的支配下,新闻界、出版界很少宣传个人的功绩,只能从小道消息、报章缝隙里,得知将军的点滴片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歌颂开国元勋的著作大量出版。我广览将军的著作、介绍将军丰功伟绩的文章。十多年前我幸捧读《大江南北》,几年前参观海安 县“新四军七战七捷纪念馆”,获赠《铁军》刊物。从此我对这两个研究、宣传新四军的专刊每期必读,尤其对介绍将军的文章更为关注。从洋洋万言的“粟裕在黄桥”到篇幅短小的“粟裕请客”,我都认真地细读、深读。终于我基本读全了、读懂了粟裕将军志向崇高、精忠报国的一生。
将军学生年代投笔从戎、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战斗。
将军二十二岁,先后担任红十一军、红七军团的参谋长,在反围剿战斗中屡立战功;红军主力长征后将军留在根据地,游击作战,克服千难万险,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等根据地,战顽敌、歼日寇捷报频传,将军为重建新四军作出了重大贡献。
将军在解放战争初中期,指挥并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将军在解放战争中历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兼代政委、华北野战军总指挥,亲自发起指挥了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京沪杭战役等几十起彪炳千秋的重大战役,为歼敌主力、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一大功。”
将军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要职。将军积劳成疾、抱病参与指导抗美援朝战争,将军为中国人民解放的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将军先后六次负伤,右臂负伤,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了弹头,将军逝世火化,亲人在将军头颅骨骨灰中发现了三块弹片。
1948年中央任命将军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将军一再请辞,直到加了两个“代”字方肯受任:1955年授衔,按资历、威望、战功,毛主席同意授将军元帅衔,将军一再谦让推辞,后来毛主席批准将军为十大大将之首,将军说:“评我大将,只嫌高、不嫌低。”将军让衔的故事在军内传为美谈。
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奉献一生的坚定政治信念;出生入死、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铁军”精神;刻苦钻研、运筹帷幄、创新军事理论的坚韧毅力;居功不自傲、殊荣不动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胸襟,时刻激励、鞭策着我。我之所以能一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坦坦荡荡、方方正正地做人、甘为烛炬、竭力奉献,获得群众信任,组织褒奖。②是党的教育、将军榜样力量、精神鼓励的结果。
粟裕将军一直关心黄桥老区的建设事业。今天可以充满自信地告慰将军:改革开放以来,具有革命传统的黄桥人民,瞄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同步的目标,打响了建设新黄桥的又一个黄桥战役。老区人民充分利用扩权强镇、南北联动的优势,与江阴、上海、高新开发区签约联动,引进了一批10亿元、20亿元以上的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农业生产也是一番新气象,现代化的粮食、蔬菜、林果等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快、势头好,带动了家庭农场、专业户蓬勃发展,农村繁荣了,农民富起来了。黄桥的老街巷已整修复新,成了旅游观光的风景线;建设中的新区规模不小,一派现代城市气象,黄桥镇七纵七横交通大道的建设已基本成型,与铁路、国道联线,交通四通八达。经过多年打拼,黄桥镇具有鲜红印记的名片上又增添了“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江苏省扩权试点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提琴产业之都”等珍贵的桂冠。黄桥已旧貌换新颜、老区变新城。将军,您所关心的东进纪念馆已迁入新址,新馆高大宽敞、展品充实,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展出效果更佳。您和陈毅将军并立铜像,屹立在展厅的中央,英姿永存、万世瞻仰。黄桥人民正以“决战”的豪情誓将黄桥老区建成“高富强美”的新镇,以告慰将军的在天之灵。
将军,黄桥人民永远怀念您!
将军,您欣慰地安息吧!
注:①《泰兴教育志》记载:1945年秋泰兴中学生联合会在黄桥中学大操场召开了五万人的兵、民、学联欢大会。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作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报告。看来我记忆的基本情况与此相符。
②改革开放后我在县教育局工作,曾连续九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组织部的表彰奖励,并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