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黄钟》第五期:浅议“民曰不便” (作者:高二(1)班 朱磊)

12370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5-25 16:25:54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u=563697974,1361879292&fm=26&gp=0.jpg
  若是生在古中国,通过科举的独木桥,入朝为官后,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例如颁布新法、推行新政,都必须冒着很大的风险。风险的来源,很多一部分便是一种“民曰不便”的奇怪论调。
  始皇平定山东六国,建立大一统之王朝,为何区区二世、数十年光景,就土崩瓦解?有人说,是秦皇暴虐。果然否?不然。若秦皇暴虐,为何他在位时却没有六国之遗民揭竿而起?归根究底,还是新政惹的祸。在现代人眼里“车同轨,书同文”可算得上一件了不得的好事,能扯出一番“促进发展,推动进步”的官方观点。
  可往前追溯两千年,试想你是一名生活在先秦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平平淡淡地生活着,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世事变幻,却能够有稳稳的幸福,挺好。可是有一天,猛地发现,以前用的文字被废除了,以前用的钱不能用了,怎的不生出一种惶惶然的感觉?秦皇将秦地之政推行至全国,秦王之所欲,施加于普天之人,六国故郡遗民,怎不会因不便而生贰心?所以后来当汉祖刘邦取得天下,便推行郡国并行制,在人民逐渐熟悉郡制后,再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减小封国领域,扩大郡县范围,这样的循序渐进,才没有激起民众的逆反心理,才能使得政策得以推行。
  无论是宋朝王安石的“青苗法”,还是明朝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亦或是王莽之流偷天换日者,没有一个能将其政策真正持久下去,都是因为下属、上司、同僚、民众等以“民曰不便”的理由搪塞甚至反对,这种顽固不化的守旧观念,让人不由生出几许悲哀。
  心理学上有“盲从”的说法。盲目跟从群体的行为,实际上是很可怕的。因为群众,尤其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出现三人成虎的情况。若仅仅一人、二人对新政的反对,那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叫嚣着不便,我想,纵使新政有太多优点,也会被当权者一票否决吧。
  窃以为,“不便”两个字,往往会毁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如果懂了这种心理,便会产生“突变”与“渐变”的选择问题,渐变是温和的,突变是激进的,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时代,改革是采取突变,还是渐变,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西汉郡县制推行的那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改革,利用了习惯的力量,虽会有不彻底之恶果,但与突变的激进可能会导致的动荡或失败相比,已经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了。
指导老师:吴秀琴
来源:《黄钟》第五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2-5-27 13:3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