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发表于 2022-5-16 10:17:10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在泰兴的古镇黄桥曾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苦不过老泰和,甜不过同泰和,小气不过丁泰和,出色不过裕泰和。”镇上的老泰和是药房,药是苦的,所以说苦不过老泰和;同泰和是镇上的杂货行,卖糖,故而说甜不过同泰和;丁泰和是布庄,卖布用尺来量,要算到寸的,自然“小气”不过了;裕泰和主营茶叶,这里的茶叶色泽好,言之出色不过最为恰当。
说到裕泰和茶庄,就要说到中国徽商的发祥地之一安徽绩溪的茶庄世家胡氏了。因为泰兴黄桥古镇的裕泰和茶庄和泰兴城的“原源泰”号茶庄、“胡源泰”号茶庄、“胡震泰”号茶庄都是茶庄世家胡氏创办的。胡氏茶庄世家的开创人是胡沇源。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胡沇源出生于安徽绩溪赢洲乡大坑口,系胡氏第44代。12岁时,胡沇源因家境贫寒,由亲戚带到江苏东台一家徽商开办的裕泰和茶叶店当学徒。他办事机敏灵活又特别心细,极受老板器重。没几年,胡沇源担任茶叶店的水客先生,负责采购、储运茶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茶叶行情。因当时交通以乘船为主,故名水客。水客在茶号的地位较高,待遇也比较好。这期间,胡沇源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茶叶生意的经验,也积蓄了一些资金。清咸丰三年(1853年),22岁的胡沇源独资收购了东台裕泰和茶叶店,同时以他多年的个人积攒和店东给予他担任“水客”的酬金,首创“胡源泰”茶号于姜堰。据史料记载:泰州地区茶业经营者多来自徽州等地的茶叶产区的茶商,至清代时规模较大的就有25家,而“胡源泰”茶号就是其中之一。此后十多年,胡沇源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由此开创了胡氏茶庄的百年基业。
正是由于胡沇源继承和发扬了徽商“察行情、权时宜”的经营经验和“徽骆驼”一般的吃苦耐劳精神,所以他很快地就将“胡源泰”茶号扩展到泰兴、靖江、上海等地;同时,“胡源泰”茶号以经营茶叶品种多、质量好、价格公道而深得“三泰”地区(泰州、姜堰、泰兴)顾客的好评。胡沇源祖孙四代,历经百余年商海沧桑,尝尽艰辛、坎坷与劫难,不畏艰险,力挽商机,先后开设茶号、茶庄十二家,为徽州茶商在三泰地区开辟了一方天地。
同治年间,胡沇源到泰兴增开了“原源泰茶号”,并将此店交给儿子树铭经营。树铭干练精明,信誉卓著,不到十年店业扩大一倍,又在泰兴十字街口增开胡源泰茶叶分号。1876年,羽翼渐丰的胡沇源携子树铭与同乡洪、王二姓到泰兴黄桥再开拓,创办了裕泰和茶叶店。后因生意清淡,两同乡动议拆股,胡沇源审时度势,毅然买下他们的股份,改合资为独资。
1898年,胡沇源逝世,享年80高寿。正当一家人扶柩奔丧时,店中伙计勾结盗贼偷走茶号里大部分货物,致使损失惨重。此时,作为长子的胡树铭,在忍受着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的同时,抖擞精神重新打理“胡源泰”茶号的生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终于使“胡源泰”茶号再度成为三泰地区的名店。在胡树铭夜以继日的精心运作下,茶庄的生意再度走向繁荣。
胡树铭在经营茶叶生意的同时,也继承了徽商“亦商亦儒”的传统,不遗余力地培养教育下一代读书。树铭生二子:炳衡(一作恒)、 炳华,分别考取文武秀才后,因晚清时局不稳,灾患兵燹连年,遂放弃举业,也随父亲当了茶商。他们秉承祖父沇源公遗训,经营以仁义为先,又以孔夫子《论语》哲理化入经商之道。观察市场变化,筹算进取,生意蒸蒸日上,人称为"儒商"。光绪末,兄弟俩曾发起倡建了泰兴新安会馆,参与同乡会会务。民国初年,胡树铭不幸病故。包括黄桥裕泰和在内的茶号均由其次子胡炳华、四子胡炳衡执管。民国6年(1917),兄弟二人继姜堰胡震泰茶号后,又在泰兴东大街增开了胡震泰茶号。
民国九年、十三年,胡炳衡、胡炳华先后病故在绩溪龙川故里;这样,“胡源泰”、“胡震泰”等五家茶叶店的经营重担就落在了胡家妯娌的身上。胡炳衡的妻子(人称四婶)独自执掌两片大店时,大胆地调整经营思路并选贤用能,从而使老字号的胡家茶店信誉不减且发扬光大。当胡沇源曾孙胡增麟、胡增鑫、胡增钰、胡增祯相继长大成人后,兄弟间相互合作,同舟共济,终于使胡家茶号发展到上海等周边省市,形成了连锁经营形式。民国二十二年,胡家又在泰县增设了第三个以“泰”字为号的茶店“胡裕泰”,随后又在上海开设了“胡裕泰”茶叶分店。然而,在1938年日本侵略者进犯上海时,码头看仓库的员工因害怕而弃库逃跑,“胡裕泰”茶号库存货物被劫掠殆尽;至此,“三泰”茶号元气大伤。直至解放前夕,“三泰”茶号乃至全中国的茶业都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此时,胡氏家族在泰兴的最后茶店是“胡震泰”茶号,最后的经营者是胡增钰。胡增钰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华东师大前身)法律系,大学毕业后即回“三泰“(泰州、泰兴和泰县,泰县即姜堰)执管茶庄生意;尽管他为人十分谦和,又受过良好教育,在经营活动中竭尽全力地奔波在泰州、泰兴和姜堰之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无法扭转茶叶行业“连年折阅”、“十商九困”的局面的。于是,胡氏家族在各地的茶庄只能是相继合并、转营到泰州等地苦苦支撑,直到解放后的公私合营。1956年,百年老店“胡源泰”在公私合营中被划归供销社,上海“胡裕泰”被改成食品店;至此,“茶庄世家”也完成了其家族商业艰辛而自豪的历史旅程。
胡氏茶庄世家在泰兴开的茶庄虽然已不再存在,但裕泰和茶店老屋依在,许多佳话轶事更是流传至今。最典型的是黄桥裕泰和茶号的善举让黄桥人逢过端午节、走到文明桥都会想起。
每年端午节前,黄桥人都有裹粽子的习俗,曾经的裕泰和则会早早地将一捆捆莞丝草放在店堂内,供街坊邻居、新老顾客任意自取,无偿供应。另外,过去黄桥民间有自发组织的消防队,经费开支向当地商号和开明人士征集,裕泰和便主动负责东大街的水龙,消防费用全由裕泰和茶叶店承担。
裕泰和茶叶店捐款修建文明桥的善举更是广为人知。民国初,文明桥年久失修,已成危桥。民国七年(1918年)文明桥重建竣工,有建桥功德碑一块立于桥头,上刻捐助者的名单和金额,碑上有“裕泰和捐款六十大洋”字样,后来又有人发现了一本木刻本《文明桥征信录》,记载裕泰和捐款三十大洋(《征信录》在前,碑刻在后,多出来的三十大洋系第二次所捐)。
据考证,代表裕泰和捐款的是胡炳衡和胡炳华。黄桥文明桥是历史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文明的记载,也是历史文明的见证。胡氏裕泰和茶庄等商贾仁人捐款修桥的善举,将被一代一代的人传颂和效仿。从这个意义上讲,胡氏茶庄世家在泰兴的老字号茶庄并没有消失,因为它永远在泰兴老百姓的心中。
来源:乡风儒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