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从 1922 年艰难初创,到 2022 年硕果累枝,一百年的征程,中国地质学会从风雨中走来,踏过百年沧桑,一路披荆斩棘,团结引领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秉承“地质报国”的优良传统,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身影擘画进了中国地质事业建设、发展、改革的历史长卷中。值此庆祝建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地质学会将以每周连载的形式,陆续刊登系列百年纪念文章,以飨广大地质工作者,同时激励后人传承百年地质精神,继续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奋力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地质学会之创立
包括地质学在内的近代科学技术自 19 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 19 世纪中叶的“师夷之长技”、20 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热潮。
早在 1912 年,章鸿钊就呼吁成立地质学会,他说:“地质学会者,为国人学术团体,其于地学范围内,不惟纯粹学理,即凡有裨补社会,指导政府等事,均宜集思广益,全部规划,督促进行”,但这样的呼声当时很难得到响应。进入20 世纪 20 年代,从 1909 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到 1913 年成立的地质调查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已渐有发展,地质学工作者们感到亟待组织起来,相互切磋学问,争取社会各界对地质工作的支持。
为加强国内地质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与国外地质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和交换刊物,1921 年,受丁文江、翁文灏委托,时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的袁复礼和谢家荣商议成立地质学会一事,并草拟了《中国地质学会章程》,起草的章程后由葛利普教授修改,交翁文灏定稿。于是,由章鸿钊正式发起,邀请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学家、北京高等学校地质系教师和来北京工作的地质学家们共商成立学会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
1922 年 1 月 27 日,26 名中外地质学家在北京兵马司 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集会,讨论成立中国地质学会事宜,是为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会议由丁文江主持。与会人士逐条讨论了学会章程。丁文江提议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由章鸿钊、翁文灏、李四光、王烈、葛利普五人组成。参加此次会议的 26 名中外地质学家即为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员(有专家研究,其实参加 1 月 27 日“创立会”的没有 26人,有几人尚在国外留学,推测是会议组织者事先征求了他们意见,所以仍算是 26 位创立人)。
1922 年 2 月 3 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章鸿钊主持会议,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宣告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出 1922 年度职员:章鸿钊为会长,翁文灏、李四光为副会长,谢家荣为书记(相当于秘书长),李学清为会计,丁文江当选评议员兼编辑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志》同时创刊。
图 1 1922 年创刊号《中国地质学会志》刊中国地质学会 首届评议会(理事会)领导名单 图 2 中国地质学会部分创立人合影(前排从左到右是安特生、章鸿钊、 丁文江、翁文灏、李学清、孙云铸、袁复礼、葛利普) (供稿人: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 詹庚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