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一诺千金”原来出自泰兴的这个家族  

11996人阅读  4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4-22 09:18:1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微信图片_20210422091116.jpg
       有个成语叫“一诺千金”,典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相传,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史载:“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以任侠名,先为项羽部将,后得刘邦重用,拜为郎中。汉惠帝时,官至中郎将;汉文帝时,任河东郡守。
       季布有个同乡叫曹邱生,喜爱结交达官贵人,借以炫耀自己,季布一向瞧不起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曹邱生马上上门巴结。季布一听曹邱生来了,立即虎起了脸,一通数落,可无论季布的态度多么严厉,曹邱生总是陪着笑脸,鞠躬作揖,并吹捧他说:“我听说楚地到处流传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今天得见尊颜,实乃三生有幸。”马屁怕得那是杠杠的。人总喜欢听好话,季布也不例外,心中很是高兴,当下就把这个曹邱生留下,待为上宾,临走时还送了他一份厚礼。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曹邱生走后到处宣扬季布的美名,从此,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
微信图片_20210422091122.jpg
       后来,人们就把季布和曹邱生的对话简化为“一诺千金”,季布后人也将宗祠堂号取名“一诺堂”“千金堂”,希望族人牢记这一做人准则:言必行,行必果。
       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季布的六十六世孙、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季达,官通州教谕,至泰兴,爱其风土,遂定居季家市,成为泰兴季氏的始迁祖,季布则是这支“一诺堂”家族的始祖。
       明清时期科举兴盛,这支诗书礼家的季氏家族很快走上了科举兴家的道路。明末清初,以季寓庸父子为代表的“一门三进士”脱颖而出,闻于朝野,盛极一时。
微信图片_20210422091125.jpg
       季寓庸,字因是,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崇祯初年在扬州经营盐业,遂成巨富。
       季寓庸的祖父季缙,廪贡,曾任山东乐安县县丞,是泰兴“一诺堂”季氏家族第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父亲季三卿亦很有才华,深得时任泰兴知县舒曰敬的赏识。据光绪《泰兴县志》记载:“季寓庸,父三卿,有隽才。舒曰敬宰县时,于诸生中识三卿及张京元、何南金、朱一冯、戴思敏,期以必达。京元等皆显,思敏亦举于乡,而三卿独不售。”可惜的是,季三卿考运不济,在科举考试中一直名落孙山。
       季寓庸是泰兴“一诺堂”季氏家族的皎皎者,开启了家族科举致仕的兴盛之路,将整个家族的功名、事业、财富推向了历史的顶峰,并成功跻身于泰兴最为煊赫的名门望族之列。
       季寓庸的才华自不必多言,若不是受“逆案”牵连,估计弄个尚书啥的当当也不是没有可能。季寓庸天生精明,智商过人,去官后不久,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发财的商机,一不小心竟成了江南首富,正应了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微信图片_20210422091129.jpg
       扬州素以盐业著称,明末已形成徽、晋、陕三大盐商集团,当时,泰兴同乡李承式家族因加入晋商行列经营盐业迅速致富,季寓庸从中得到启发,决定加入贩盐大军。他利用官场积累的人脉关系,以淮盐五千引起家,后逐年增加,最高时达十万五千引,成为两淮盐商三大派系之外的领袖人物、盐界大佬,财产位列各大盐商之首。
       十万五千引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250吨,当时规定每引需交税3两,也就是说,季寓庸每年仅上缴朝廷的盐税就高达四万五千两白银。
       暴富后的季寓庸在泰兴城朝阳铺拓地修园,大兴土木,凿石以为山,疏流以为池,亭台廊室有名者恒百十处,蔚然大观,甲于江左,取名嘉树园,并取自家堂号为“德基堂”。
微信图片_20210422091133.jpg
        德基即德行的根本,典出《诗·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儒家思想中的“德”则包含“仁、义、礼、智、信”。在季寓庸看来,凡事应以德为先,这是对“一诺千金”内涵的延展和升华。
       在季氏家规中,“尊朝廷”是为首要,一切以国家为重,同时把尊礼崇德当成了家道之兴的根本。事实上,明清时期的泰兴季氏家族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顺势而为,以致瓜瓞延绵,科第接踵。
       季寓庸生有七子一女,个个服冠中外,最值得骄傲的是两个进士儿子,给事中季开生,御史季振宜,顺治初年同朝为官,时有“季氏双凤”之称。然而,自顺治十二年(1655年)起,季寓庸悠闲悠哉的幸福生活发生了逆转。
       先是,这一年,长子季开生惹怒顺治皇帝遭谪戍,流放尚阳堡。
       两年后,事亲至孝的长女季娴因夫君李长昂私藏姬妾而感情破裂,从而过上了参经礼佛的悲情人生。
       又两年后,更大的打击降临到季寓庸头上。顺治十六年(1659年),季开生在流放地被莫名殴死,“有司不问”;身为御史的次子季振宜因弹劾大学士刘正宗而被夺官,“幽固西曹”。
       四年内,季氏家族屡遭坎坷与不幸,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到了康熙二年(1663年),季振宜调任河东巡盐御史期间又屡遭弹劾,革职入狱。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整日处于悲痛和恐惧之中,季寓庸的内心怎么也想不通,一门忠清,为何屡遭变故。其实道理很简单,“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身为富二代的二位公子,年轻气盛,并不懂得韬光养晦,亦不善于经营官场之道,以致屡遭祸端,这是季氏家族的悲哀,亦是时代的悲哀。
微信图片_20210422091137.jpg
        季寓庸晚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再怨天尤人,选择了似陈太丘、王维一般归隐参禅的道路,以“林壑自娱,怡情笔墨,太丘之煞踪,右丞之高致,殆兼而有之”。由于他乐天知命,淡然自逸,最终以八十四岁的高龄离开人世。
       回顾泰兴“一诺堂”季氏家族的历史,许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季寓庸古稀之年强忍丧子之痛,协助知县抵御海寇,处理乱事;季开生英毅刚强,直言敢谏,被誉为“清朝开国第一谏臣”;季振宜为民陈情,反对贪污行贿、结党营私,风节著于朝……
       季氏一族忠君爱民,舍生取义,值得人们景仰。虽然结局有点悲怆,但在那个波谲云诡的时代,又有多少家族能永葆辉煌,长盛不衰呢?
作者:印九红
来源:延令春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1-4-22 13:1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4-23 14:0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26 11:3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29 16:4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