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发表于 2021-1-15 16:36:1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泰兴系江中沙滩涨成陆地,故地名多从水旁或土旁。
千百年来,泰兴先民筚路蓝缕,辛勤耕耘,他们依恋着这方水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故土家园,地名的取名蕴含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寓意深动确切,颇具韵味。这些名字世代相传,永远铭刻于人们的心田。
沙 水旁之地为沙,即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
泰兴最早的沙为阴沙,位于孤山脚下西南大片水域,因地处江阴之北,故名。相传,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孙权的士兵在此牧马,后改名为马驮沙。宋建炎年间,岳飞曾“渡百姓于沙上”。明以前马驮沙隶属泰兴,成化七年(1471年),其上置县,即为靖江。
泰兴城东南有南沙,很久以前为长江沙滩,光绪《泰兴县志》称南沙楼,相传此处曾有驻军在沙地筑过土炮楼,故名。
汪 池边地区称汪,即众水所归往之地。
泰兴县署原四周环水,西边池旁有单姓居民居住,故旧志称单家汪,后讹为县家汪。
泰兴河失有仙井汪,相传河汪中的土墩上有井,其水能治百病,故名。
洲 水中的陆地称为洲,《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康熙《扬州志》记载:“凡捍江以为壤者,通与皋曰沙,而泰以上皆曰洲。”明朝工部记载:泰兴有11个洲。清以后,洲生洲灭,不断向西绵延,形成最大的太平洲,上下相连又有众多小洲,至清末共计有23个洲。
清末,太平洲划归太平厅,成立太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为扬中县,取“扬子江中”之意。
古时靖江为江中小洲,别称骥渚,隶属泰兴,时有“骥渚渔灯”为泰兴古十二景之一。
光绪《泰兴县志》载“洲” 湾 水流弯曲的地方称为湾。
古泰兴城内有仙鹤湾,城西有宝塔湾,城东有相见湾。
仙鹤湾,相传有御史在此养鹤,故名。
仙鹤湾 宝塔湾,原名葫芦湾、金瓶湾,康熙年间,此处建有法轮宝塔,遂更名为宝塔湾。
相见湾,俗谓之龙开河。河形委曲,舟行虽有先后,至此则帆墙相望,可呼而应也。
荡 积水长草的洼地称荡。
泰兴高沙地区,横垛有钱家荡,地势最低,横巷有西洋庄,地势最高,历史上曾有“旱煞西洋庄,淹煞钱家荡”之说。
泰兴有焦家荡、莲子荡等。莲子荡,位于宁界乡,旧志载,唐时,广福寺和尚法响移居孤山,后山坠于江,徙祠于莲子荡,称伏虎禅师殿。
圩 “圩”有三个读音,一读yú(音于),一读wéi(音围),还有读xū(音墟)。
音于,岸也。江淮间,水高于田,筑堤而捍水曰圩,即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土堤。如曲水圩、霞蟆圩等。霞蟆圩,旧名老圩,亦称老岸,建国后取二圩首字,置曲霞乡。
音围,以堤所围的田称圩。泰兴江边沙田筑堤,围成田后即名为圩,如六圩、七圩等。
音墟,意亦同墟,指集市,农村集市较大的镇成为圩镇。如泰兴古治有柴墟。
泰兴地区多读“圩”为“于”或“围”,这两种读法都可以,只是不同地区人们的习惯不一样而已。如老岸田今仍名圩(音于),江边沙田多称圩(音围)。1983年《泰兴县地名录》统一将“圩”读作wéi。泰兴称“圩”的地方特别多,尤其沿江一带,仅以数字命名的就有百十多个圩。
垈 垈,本意为耕地,把土翻起来。日常用语中,亦作为地名用字,音dài。
泰兴称垈的地方颇为普遍,这与泰兴自古以农耕为主密切相关。如康熙《泰兴县志》就记载有张姚家垈、殷家垈、萧家垈、八蒋家垈,不过“垈”字被误写成“岱”。
堡 土筑的小城称堡,通常又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音bǎo。
泰兴城北有宣家堡,系一小城镇也。相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麾下大将宣秉在此安营建堡,抗击金兵,故名。也有传说,宣家堡原系古济南镇,曾为县治,故名县家堡,后人讹为宣家堡。
堺 画限之地称堺,同“界”,界境也,指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范围。
泰兴东有分界、宁界。分界,因地处泰兴、如皋两县交界处,故名。宁界,因南临靖泰界河,而当地人“宁”“临”不分,故名。
堰 拦河蓄水的大坝称堰,音yàn。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扬州府同知李绂率泰兴县令蔡暹,增筑印庄河至庙湾港江堰;嘉靖十二年(1533年),县令朱篪又在庙湾港至过船港筑江堰,此举以卫田,大为民利。
江堰 泰兴宣堡原有梅家堰,相传梅姓在此筑堤定居,故名。泰兴城北门外近郊有堰头,今俗谓燕头。
墩 平地有堆曰墩。墩,本意为土堆,厚而粗的石块、木头或建筑物基础等。
据康熙《泰兴县志》记载,明弘治间,泰兴兵防有烽墩17座,与西南沿江一路,每墩置屋一间,居巡逻之卒。自城西北过刁家铺至泰州界,东北过黄桥镇过如皋界,每五里置一墩。泰兴东门外有五里墩,即为县城至如皋界的城东第一墩。
匡 匡,方正也,引申为轮廓的意思,作地名时常带“土”字旁,音kuāng,1983年《泰兴县地名录》中均为“土匡”(为一字)。
明隆庆元年,县令许希孟丈田量亩,画疆制匡,以一千亩为匡。泰兴东乡珊瑚地区称匡的地方较多,如戴吴周匡、李广匡、陈慧匡、胡盈匡等。
泰兴新市亦有许多称匡的地方,如焦圩六匡、戴息匡、蒋盛匡等。焦圩六匡,原为江滩,后有焦姓来此定居,故名。戴息匡,原为渡江口,商旅到此休息,俗称带息匡,后称为戴息匡。蒋盛匡,相传蒋姓为制服水灾,开河引水入江,人们取名此地为“蒋好善匡”以示纪念,后改称蒋盛匡。
垛 整齐地堆积成的堆称垛,音duò。
泰兴东北乡古为“汙泽之里”,为了抗旱排涝,人们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泰兴有横垛、元垛、官垛、古垛、尹家垛、白马垛等。
横垛,相传,此地高地多,居民住房横七竖八,方向不一,故名。元垛,旧志称原垛,后简写为元垛,随着人口的递增,形成大、小元垛。白马垛,旧志称白茅垛,后讹误为白马垛。
坔 坔,古同“地”,又有平地涌泉之意,泰兴方言读zhuài
泰兴城北有井坔、王坔。井坔,位于根思乡,相传此地井内水多且甘甜,故名;王坔,因王姓首居于此,故名。
坂 河道对称分布的田地称坂,音bǎn。
泰兴城西有殷家坂、周家坂;南沙有东坂、西坂,这里的坂,又有传说,太平天国时期驻过义军,取名反上,后改名坂上,所以当地人读“坂”为fǎn。
塘 面积不大的池子称塘,亦作堤岸、挡水的土坝。
泰兴有东、西古塘。旧志中称鼓塘,相传河塘中有土墩,形似鼓,故名鼓塘,后简称为古塘。
埠 有码头的城镇称埠,亦指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
泰兴城西南原有沙埠,“沙埠芝香”为泰兴古十二景之一。泰兴城西有凌家埠,相传太平天国时期,凌氏三兄弟泊船于此定居,故名。
至于地名中含有“江、河、湖、港、溪、池、滩、沟、坝、场”等从水旁或土旁的地名,更是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作者:印九红 来源:延令春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