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关注的重点离不开疫情的最新进展和个人防护措施。然而在商业炒作、个人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其中关于清洁剂的谣言就引发不少网友误读,甚至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隐患。这是近来网络上流传的五大清洁剂谣言,你中招了吗? 谣言1:喝清洁剂能杀病毒。 事实:4月25日,《镜报》报道美国一男子在总统的建议下,服用了含有氯喹的鱼缸清洁剂后不治身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特效药可以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尽管磷酸氯喹在临床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磷酸氯喹副作用较大,容易引发心脏毒性和心跳骤停。 因此,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如果确诊为新冠肺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忌自行服用磷酸氯喹等药物,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谣言2:清洁剂都可以杀菌杀毒。 事实:科学研究表明,清洁剂的主要作用是“清洁”,只有少部分标注有“消毒杀菌”的清洁剂才能够起到消毒作用。 家用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以洗涤油污为主。达标的洗洁剂,可以清洗厨具、果蔬,少量的残余对人体无害,但杀菌效果不明显。消毒剂成分多样,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氧化剂、酒精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是75%的酒精溶液,均能有效杀菌消毒。 谣言3:清洁剂放的越多越好。 事实:从去污原理上看,清洁剂达到一定浓度后,去污效果达到饱和,不能增强去污能力,反而会污染衣物,造成化学物质残留。长期大量使用清洁剂容易引起皮肤瘙痒、过敏等症状。另一方面,如果用量过大,还会造成水和清洁剂的浪费。 谣言4:清洁剂可以与其他日用化学品混用。 事实:清洁剂混用不仅起不到清洁效果,还会产生毒气危害身体健康。例如酸性清洁剂洁厕灵和碱性清洁剂84消毒液混用后,氯化氢和次氯酸钠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泡沫和黄绿色刺激性气体,进而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甚至引起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清洁剂之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最好分开单独使用。如果因操作不慎产生刺激性气体,应及时撤离到到安全的通风环境中。如果发生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谣言5:清洁剂可以长期使用。 事实:清洁剂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限用日期。超过保质期的清洁剂,起不到去污和消毒作用,还会增加漂洗难度。 从以上五个常见的谣言可以看出,清洁剂的运用大多都是与杀菌杀毒有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深刻意识到身体健康和卫生清洁的重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洗涤用的清洁剂和治疗用的药物获批上市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洗涤用的清洁剂在一些情况下是对机体具有毒性、对皮肤黏膜具有腐蚀性的,不能内服。而药品是经过反复人体试验才获得批准的,其剂量和成分对人体都是相对安全的,在服用任何产品之前需要注意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药品安全标准。在使用消毒杀菌产品时也要查看使用说明,按照产品推荐的方法使用,如果意外造成身体伤害还需要及时就医。(刘子若 段会姣) 本文由北京地坛医院退休主任医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总编辑蔡皓东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 人民网-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