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是属于苏北泰兴县的一个镇,向南可以扼制长江天线,向北可以连接苏中平原,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1940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7月,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中央命令,从苏南渡江北上到苏北开辟新根据地,以期再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为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7月下旬,新四军消灭了盘踞在黄桥一带的国民党保安第四旅何克谦部近2000人,占领了黄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由此建立。
当时,国共两党虽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对日作战合作,但国民党反动派却不断蓄意制造事端,寻找机会进攻新四军。 新四军开辟苏北根据地这件事使得时任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国民党第24集团军总司令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长官的韩德勤大为不满,发誓要消灭黄桥的新四军。
韩德勤,江苏泗阳县洋河镇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曾经参加过对红军“第三、五次围剿”,属于顾祝同属下,是出了名的反共顽固派。他自恃兵精粮足,光是他的第89军主力和江苏省属保安旅就约有1.5万人。韩德勤的具体部署是:以李守维的89师、翁达的独立第6旅组成中路突击军为主力,以苏鲁皖游击军及苏北游击第8军陈太运部组成右路军,以第1、第5、第6、第9、第10共5个保安旅组成左路军,共计20多个团3万余人,采取左右两路军掩护中路军主力进攻黄桥的方案,兵分三路向黄桥进犯,妄图歼灭在此的新四军主力。
新四军这边,陈毅和粟裕也作了明确分了工,即陈毅在严徐庄坐镇掌握全局,粟裕坐镇黄桥负责前线指挥。粟裕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出人意料的方案:即以黄桥为中心,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案消灭敌人。具体部署是出其不意,用奇兵,打强敌,先打韩德勤的翁达旅。翁达旅是韩德勤的队伍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有“梅兰芳”部队之称(梅兰芳祖籍泰州,当地人都知晓的京剧名人。这里是指翁达旅“行头”漂亮,装备精良),全旅有3000多人,均为“中正式”79步枪装备,而且每个连均配有崭新的捷克式机枪9挺。
1940年10月4日,黄桥决战正式打响。粟裕亲临战斗一线,一面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打伏击,一面登上黄桥北门土城一个制高点,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动向。翁达赶往黄桥的部队是一路纵队,每个人之间的间隔至少要1米之外,这样,其一个旅的队伍就要排成有7到8华里的长度,而从高桥到黄桥是15华里的路程,当先头部队离黄桥有5华里时,翁部的后尾也一定过了高桥,这是打伏击的最佳时机。
正像粟裕思考和精算的那样,当敌人进入了伏击圈,粟裕立即下达了进攻的命。转眼间,隐蔽在“青纱帐”的队伍如猛虎下山,分4路插入到敌人的行军行列,硬生生地把敌人分割开来,敌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被打个措手不及。顷刻间,敌旅部和后卫团已被歼。又激战3小时后,翁旅部队被全部消灭,翁达自杀身亡。
这边已经旗开得胜,而黄桥那边有另一路敌人攻进了城内。粟裕立即命令3纵司令陶勇组成突击队,连同适时赶来增援的“江南老4团”夺回了黄桥阵地。粟裕又立即下令扩大战果,1纵和2纵迅速穿插南下,与守卫黄桥的3纵完成了对已经进入黄桥以东地区的李守维部的合围。
李守维的部队是韩德勤手里的另一张王牌,战斗力较强。新四军经过一夜苦战,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终于歼灭了89军大部,李守维在混战中掉进河里淹死了,战斗至中午,新四军全歼了这支敌人。
新四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相继攻占了海安等地,黄桥决战以新四军大获全胜而结束。此役,新四军在3天里歼敌主力12个团,计约11000人,缴获长短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火炮3门,迫击炮59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黄桥决战,充分展示出了粟裕卓越的指挥才能,他对首战敌人的选择以及出战时机的把握,达到洞若观火的程度,这种意志坚决、临危不惧的气概与意志,就是他“不拘成法、善于奇兵”指挥能力的真实写照。粟裕大将戎马一生以打胜仗闻名全军,有“常胜将军”的美誉。毛泽东评价粟裕:“我的这些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会打仗”“能打胜仗”,是一个军人追求的最高荣誉。 这是对粟裕将军最高的褒奖! 文字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