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Ge Ming先驱故事:朱履先几度求索跟党走

1260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7 23:56:5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人物档案?朱履先,原名先志,字履先,1884年出生于泰兴黄桥镇。1903年,朱履先东渡日本,在日本士官学校工兵科学习,6年后回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朱履先参加辛亥Ge Ming,并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Ge Ming后,孙中山委任朱履先为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兼南京城防司令。此后,朱履先历经沉浮,终于对现实失望,于是解甲归田,返黄桥闲居。1940年10月,在著名的黄桥决战中,朱履先与新四军生死与共,带头集资筹粮,动员群众支前。1943年,朱履先经陈毅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朱履先历任苏北行署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等职。1959年,朱履先因病谢世,享年75岁。



结识陈毅
    1940年10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进攻,在泰兴黄桥地区进行了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史称黄桥决战。在这次战役中,陈毅同志坚决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开展各项统战工作,争取了广大的中间势力。朱履先就是其中最鲜明的代表。
    当时黄桥的朱履先与海安的韩国钧,因其特殊的历史经历和身份,成为苏北中上层各届人士中最具影响的两大“名士”。苏北的知识分子、学者名流乃至地主阶级等一批人都在关注着他俩的政治动向,而且韩德勤的部下也与他们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月的一天,轻车简从的陈毅来到朱府大厅。稍事寒暄后,陈毅首先向朱履先介绍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及新四军在江南抗日的英勇事迹,阐述了被迫移兵苏北以求抗日救国的苦衷。陈毅诚挚高雅的谈吐,雍容豁达的风度,使原本对共产党不甚了解的朱履先为之动容,他完全抛开了顾忌,气愤道:“韩德勤虽拥兵十万却被几个鬼子吓得一动也不敢动。这种人当政,国家岂能不亡?”
    在以后的交往中,陈毅向朱履先阐明了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介绍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陈毅剖心沥胆的言谈深深打动了朱履先忧国忧民之心。他一扫多年的抑郁和悲观心情,兴奋地对陈毅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我这几十年经历了满清、北洋军阀、国民党几个时期,见得太多了,总感到中国难有复兴之望。自从见到了你们,我才真正看到中国的前途。”并断言,“将来得天下者共产党也”。陈毅请他出面工作,他一口允诺。

奔波和平
    黄桥决战前夕,朱履先以高昂的爱国热情,四方奔走,联络苏北中上层人士,宣传共产党“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的政策,揭露国民党“对内反共、对外妥协”的卖国行径,公开谴责顽固不化的韩德勤,大大激发了苏北各界民众的爱国热忱,影响所及,使顽韩在政治上完全孤立,而新四军在苏北抗战中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
    海安韩国钧与朱履先私谊甚厚。一次,韩直截了当问朱履先:“你和共产党交往的时间比我长,你觉得陈毅、粟裕这些人怎么样?”朱不假思索地说:“我从辛亥Ge Ming起跟随孙中山,为的就是立国兴邦,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看到什么党派像共产党这样为国为民的。陈毅、粟裕就是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子。”朱履先的鲜明态度,最终使得韩国钧坚定地站到新四军一边。
    泰州的李明扬手握重兵,是苏北主要实力派人物,与朱履先同是老同盟会员,辛亥Ge Ming时两人在湖口和秣陵关扯起义旗,也是多年的旧谊。黄桥大战迫在眉睫,韩德勤几次催逼李明扬向新四军进攻,甚至祭起蒋介石的手谕。李明扬思前虑后,最后征询老朋友朱履先的意见。朱履先随即亲笔致函:国难当头,千万不可自相残杀。又向他道明了“韩若胜,必先灭李”。李明扬收信后,深信其然。泰州二李的按兵不动,对黄桥决战取得最后胜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朱履先对新四军的倾向与支持,直接影响了苏北的大批社会名流,如泰兴的刘伯厚,靖江的祝维干,如皋的季凯、季藩等人,也纷纷向新四军靠拢,并公开表示支持“一致抗敌”。在黄桥决战打响之际,朱履先会同他们联名向重庆发出电报,要求蒋介石立即下令韩德勤“迅将所属军旅西调御敌,勿再丧失领土”。

生死与共
    1940年10月1日,韩德勤仗恃兵多粮足,不顾苏北各界人士的再三劝告,纠集26个团3万余兵力,杀气腾腾地向黄桥掩杀过来,黄桥决战拉开了序幕。新四军仅有的近5000名作战人员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隆隆的枪炮声使年近花甲的朱履先再也坐不住了,他不顾年高,冒着枪林弹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支前助战。特别是做烧饼,从分工、制作到运输、结算,他都亲自作了具体细致的安排。黄桥镇上大小商人和百姓见朱履先亲自来请,纷纷行动起来。镇上3家磨坊和60多家烧饼店夜以继日地磨面做烧饼馒头,源源不断地用独轮车推着送往前线。众多商店把中秋月饼全部供应给部队,各家各户也纷纷献出门板给部队构筑工事,并组织担架队上火线抢救伤员。脍炙人口的《黄桥烧饼歌》在这火热的支前高潮中四处回响,黄桥烧饼也从此名闻遐迩。
    10月6日下午,陈毅在黄桥迎祥巷西首遇见朱履先,此时仍不断有炮弹呼啸着飞过头顶。陈毅着急地说:“老先生怎么在打仗的时候到处跑?”朱答道:“有你在黄桥,我怕什么?”陈毅哈哈一笑:“真不愧是位老军人!”
    新四军东进黄桥后,部队粮饷筹集非常困难。朱履先对新四军的处境深表同情,他向陈毅建议开征田赋(后称救国公粮即农业税)。朱履先召集地方士绅在黄桥中学的“谦三堂”召开开征抗日救国公粮动员大会,并以黄桥首户身份第一个发言。由于朱履先带头缴纳田赋,其他士绅们也纷纷表示“唯履公马首是瞻”。不久,朱履先又亲自号召黄桥工商界人士为新四军捐款,很快便募集到6万元,这些都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物资基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8 08: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请问朱履先的老宅在黄桥的哪开点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