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很多患耳鸣的例子。
海子,中国当代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其被流传最广的诗句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代浪漫派诗人海子,年仅25岁的他因为思维混乱,头疼,耳鸣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让世人为之扼腕。他遗书里说过他出现了思维混乱、头痛、幻想、耳鸣的症兆,伴有间或的吐血和肺烂了的幻觉。这种头疼,耳鸣造成的精神崩溃,最终导致了诗人的死亡……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他也曾在家书中提到自己深受耳鸣的困扰。曾国藩说,“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耳鸣近日略好,但是,只要一紧张、劳累,便有耳鸣。耳鸣只有静养一法,用药多无效果。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17岁上患大病后,听力大减并伴随耳鸣。在日本学医时,耳鸣和耳聋严重影响了他的听课和临床实习,急得他无法忍耐,一连三个月没下楼。可是,这种疾病却促使他大长学问。对此,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得出一条经验,就是生理有缺陷照样可以取得成就。只要自己不灰心,努力学习,尽量用一切方法补救自己的缺陷。”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别称雍正皇帝。
在中国被耳鸣困扰的古今名人也是数不胜数。雍正皇帝就是古代皇帝罹患耳鸣的典型代表,具清代宫廷史料记载,当年雍正皇帝被耳鸣,耳聋折磨,御医也束手无策。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希特勒因过量服用新巴勒斯妥类药物后发生了药物中毒而遗留严重耳鸣。在他私人医生莫雷尔记录的治疗日志中提到,希特勒自诉眩晕、左边太阳穴有不舒服的感觉,耳鸣多日(这个症候已经多年)。莫雷尔以水蛭在太阳穴上放血,以缓和耳鸣。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我们的小学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里,作者梁衡写到“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这是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年轻时为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做出的肯定,也是对她衰老时并伴随耳鸣的凄凉晚年生活的惋惜。《居里夫人全传》里描述的这位伟人的晚年生活就是被日渐衰退的视力,间断发作的风湿肩痛,时而发作的耳鸣等疾病困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大约从1796 年开始,他的耳疾逐渐恶化,这以后,不断有耳鸣的症状,至1799 年,便出现了第一次失聪。贝多芬当时那种痛苦、绝望、甚至想要结束生命的心情。的确,在这生命中最黑暗也是最艰难的时刻,贝多芬不止一次地想到过自杀。但他没有。不为别的,只为这世界上还有艺术,只为他时刻惦念着他作为一位音乐家还有着未竟的艺术使命。所以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以自己的痛苦为代价去谱写艺术的和生命的乐章。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其中最严重的当属画家梵高。因为耳鸣和眩晕,在当时被当做精神病来治疗,终因受不了耳鸣的困扰,梵高最后竟然做出自割耳朵的疯狂行为。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梵高娓娓述说着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自己在艺术探索中的孤独寂寥,以及被疾病折磨的困扰。在他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时间,他被这种耳鸣、精神错乱折磨得痛不欲生,只有在作画时才能有片刻的舒缓。于是他就拼命并专注地作画,他在患病期间作画的数量大得惊人。一年多,他画了二百多幅作品。耳鸣和精神错乱毁掉了梵高本人,却成就了他的艺术。
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诗题为耳鸣:风号高木水翻洪,历历音闻不是聋。一人大千都震吼,便从卷叶订圆通。就是耳鸣患者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