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的旧传记 费侠莉的新观点
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
新星出版社最近重印了《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不了解情况的,以为这是一本新书,其实这是一本旧作。1987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就印过这本书,可惜印数不是很多,只在专业领域里流传。新星重印这本旧书,应该说是很有学术眼光的,可惜没有对这本书作一些特别说明,对新读者来说,以为是第一次出版。早年原书作者 的中文译名是“夏绿蒂·弗思”,而新版却用了作者的中文名字“费侠莉”。也许出版商为发行考虑,对此没有任何提示,因为时间关系,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会,以为是另一本学术著作。
二十年前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对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认识和评价,远不如今天这样热烈,所以同样一本著作,选择在何时出版,前后意义大不相同。
为这本书写序言的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黄汲清,应当说,在二十年前,比较早从正面评价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主要不是史学界,而是一些自然科学家,几乎同一时期,杨钟健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对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给予了正面评价,比如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等,基本都是肯定的。
评价一本人物传记的标准有很多,但一般说来不外两条,一是有没有新材料,二是有没有新观点。费侠莉这本书的贡献,主要在第二点上,因为他对丁文江一生的思想有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分析了丁文江思想的复杂性,主要是他以自由主义思想为基本教育背景的前提下,在中国处境中表现出的困境,比如在“科玄”学术论战中,何以会埋下了中国后来“唯科学主义”的萌芽?在民主和独裁关系的讨论中,何以丁文江一度会成为主张新独裁的代表?对苏联、对共产主义以及其它社会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费侠莉都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这种理解和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历史选择的角度,对于后来中国学术界很有启发,想到这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著作,我们更应当对西方学者的中国研究保持敬意。
比较完整的丁文江传记,是胡适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完成的,对人物传记来说,第一本均有开创之功,因为第一本的材料最难得,有了第一本,以后的学术工作会相对容易一些。费侠莉这本丁文江传记,在材料方面,基本没有超出胡适的丁文江传记,只在胡适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少量的旁涉材料,就是叙述的体例,也基本延续了胡适当年梳理的丁文江生平业绩,当然,作者的主要努力不在新材料的发现,而在对丁文江的分析和评价。
像丁文江这样重要的知识分子,目前国内还没有完整出版他的著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京大学为纪念丁文江诞辰105周年和中国地质学会成立70周年,曾出版过一本《丁文江选集》,但主要是专业论文和报告,没有收集他的言论著作和散文游记,其实这些东西在丁文江一生中,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后世评价作为地质学家的丁文江和作为知识分子的丁文江,学术兴趣可能更在后者。丁文江早年为中国地质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有目共睹,也比较容易说清楚和下结论,但作为知识分子的丁文江,对学术研究来说,可能更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处境中的时代困惑,丁文江早年遇到的问题,今天依然还是问题。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是留学生,丁文江可以算是一个代表,而且是杰出的代表。他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对中国社会进步保持了极大的热情,甚至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他可以放下自己的专业去从政。他自己对改造中国社会有一套完整的构想,他始终为自己国家的进步热情工作。丁文江中年突然去世,从当时和后来判断,都是中国知识界的重大损失,因为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在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当中,既能治学又能治事的人不是很多,丁文江的早逝,使后来的胡适、傅斯年、罗家伦他们的整体力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在政府试图借助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声望和专业为国家服务的时候,失去丁文江的空白很突出地显示出来。一个时代出现丁文江这样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可惜他的才华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他在抗战前的去世,更让人倍加惋惜,因为国家正在用人之时,少了丁文江这样的干才,在知识界来说,真是一种无奈。
丁文江生活的时代里,凡有才能的中国知识分子,无论左右,大体都能人尽其才,这是那一代人的幸运。特别是当时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基本在社会的上层活动,他们成为主流社会中重要的力量,他们的思想和作为,成为那个时代中重要的知识财富。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总能想到来借重这些知识分子,而这些知识分子虽然对国家有所批评,但效忠国家的感情始终不变,可以说在中国现代史上,没有哪个群体比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集团更爱这个国家,从丁文江、蒋梦麟到胡适、傅斯年、罗家伦等,观察其一生的言论,无不出于对国家的至诚。
丁文江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想为国家做事的人,想为社会进步出力的人,都可以从丁文江身上学到许多东西,特别是他在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时候,能以自己的知识背景保持清醒选择。今天重读这本美国学者的书,对我们的启发还是很深的,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
《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美)费侠莉著,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