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旧时黄桥】  

48445人阅读  8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10-11 12:10:53 来自: 中国江苏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旧时黄桥】
前些日子,报刊发表的人口长寿地区大多为近水而居。作为苏中平原位于泰(兴)、靖(江)、泰(县)、如(皋)中间的黄桥,就处于这样的自然环境里。

黄桥,旧时为泰兴县境内与口岸、泰兴并列的三大名镇之一,在城东南40里。这里原名永丰里。汉初(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设泰州为海陵仓得其名,寓意丰衣足食,六畜兴旺。

清《乾隆一统志·县志》“舆地名胜志”顾孝子墓注处,文中除引明成祖赠序,诗二首外,仍记旧时地名。作为御笔,历经宋、元、明三朝,时间已近千年,不用镇名,仍用永丰里,可见其名声之大,真让人感慨系之。

由永丰里升为永丰镇,时为宋神宗熙宁年(1075年)间。永丰镇改称黄桥镇,史书无载。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何栗撰写的记念抗倭名将王良的《忠义祠碑记略》文中,已称之为“泰兴黄桥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革里甲,郡以四辖别之时,这里名黄辖。由此来看,镇名改换,当在明时,至今也有五百多年的时间了。

黄桥二字,自是因有桥而来。至于其桥,《宣统泰兴县志》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黄桥廵检表礽传所修。这座桥,民间传为在米巷西首运粮河上。除此外,则又有两说:一说是人们为纪念泰兴一黄姓知县,境内建造了一座黄公桥,后因避皇上追查,将内中的“公”字去掉,从而得其名;二是近期有人撰文,讲当年何姓一族从江南毗陵迁徙途经此处时,行至现时米巷处的皇家桥时,马不举步,受当地仅有的一户项姓人挽留,由此定居于此,后才由皇家桥的“皇”字讹化成黄桥。

传说毕竟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这块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至今仍令人神驰想往。

这里,设为黄辖时,因地东接如皋;西连口(岸)辖;南至印(庄)辖;北至泰州。总面积达到614.5平方公里。

作为镇治,其状如一块长方形玉佩,虽说面积仅有2.2平方公里,但河道环绕四周,东有东西姜(堰)黄河,南有分(界)黄河,西为季(市)黄河,从上游里下河地区流经此处的河水,由此分兵两路,一路从季市经靖江奔长江;一路由镇西侧俗称九十九条弯的老龙河,经河失奔泰兴县城再西入龙稍港进长江。

境内,一条与东姜黄河平行,传说由明时何御史主持开挖的运粮河又犹如一条玉带,横贯南北。河两岸,则又有洗马池、藕花池、兜包池、六角池等四个较大的水汪与之相连接。境内,有着16座桥22座庙,6条街72条巷。这里,因历史上家家户户做粮食生意从而得名米巷;一条街的商家都经营布匹故得名布巷;牛交易的场所自是得名牛集场。昔日的猪市,当年肩挑箩装的挑夫栖息地箩脚行,后改称为珠巷、罗家巷,其时间都还在民国初期。

这里,重教尊师,文风昌盛。单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间,全镇就涌现出4名进士,13名举人,99名秀才。从“全省文风,以通属为最,而泰兴又为通属各县之翘楚”的旧志记载来看,作为黄桥,在这里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切的一切,自是源自这天人合一,人们逐水而居,和谐自然的一幅美景画图中。阅看宋初到这里落户的何氏家乘,这一名门望族,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成就了其长寿的主要原因。其对七世祖至十世祖的记载中,耄耋高龄的老人就有10多人,九世祖何岳高至103岁。这在粗茶淡饭,战乱频迭,社会动乱不安的封建时代,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这方土地,因人丁兴旺,从而这一“闾阎比密,田桑沃茂,执四民之业者率不下数千户,四方人士商贩归往,云集蚁附”之地,从而才成为“盖治东一大区会也!”

作者:延南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1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10-12 19:0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7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0-13 08: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老致富桥记忆犹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7-10-12 09:0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学习了!不管怎么发展,历史总是让人难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7-10-11 13:4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现在基本上看不到老黄桥的影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10-13 20:2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老文明桥被拆真遗憾,不知有没留下影像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10-14 1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s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11-1 19: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不管怎样改革,应留下“留得住乡愁”的载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