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真心”对你不容易

912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5 21:24:2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学校考评机制不利于教师投身教科研实践。一些学校在对教师工作考评上倾向于教学实绩上的观照。按理,教学实绩考评也应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若干子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简化成学生考试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上的较量,很少去评价教师的教科研实践及其绩效。有的学校虽将教科研列入考核,但分值偏低,或者鉴于你我都没有搞科研,此项考核就以分值相同作罢。也有一些中小学校虽制定了教科研奖励制度,但真正兑现的不多,不是限于经费,就是放不开思想。

  教科研实践者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认同。教科研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实现理性的提升与跨越。教科研实践者多数被管理者视作科研任务的承受对象,不管出于装点门面,还是迫于上级要求,反正拟出课题申请报告,获准立项再说。于是乎,拟写者苦思冥想,搜肠刮肚,还必须论资排辈,将校长、主任的尊姓大名排列好。至于课题运作似乎成了个别“秀才”的差事,协调人力也似乎成了“请客吃饭”,弄不好会让人觉得你“作秀”、“迂腐”。有了课题成果,同样必须考虑其呈现方式,万不可逞“个人英雄”。更有甚者,软磨硬泡,希望在科研论文署名上给予“方便”,在他眼中仅是添加或替换一下名字而已,根本不理解教科研实践的艰辛和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含量。

  教师缺乏教科研实践的指导。说实话,一些同行也试图从事教科研实践,遗憾的是心中茫然,手足无措。也有的认为教科研高不可攀,干脆不去理它。这当中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方面的责任。就管理者而言,缺乏对教师教科研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上的指导,缺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对教科研队伍的不断充实与壮大。就被管理者而言,应主动汲取知识,为参与教科研做好知识储备。

  学校对教科研投入不足。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物质支撑与经济投入,而这种支撑与投入是隐性的,不可能立竿见影,因而一些中小学校对此支撑不力,投入不够,总认为抓管理,一抓就有新面貌;抓赛事,重视一下就可能取得新成果,而教科研则不行。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刊可能因为少有问津甚至无人问津而进不了书架;教科研方面的培训实践活动可能因为办学经费紧张,甚至认为是“现场作秀”而置之不理;有的对待派出学习与研讨采取平衡政策,甲乙丙丁机会均等,乍看上去民主平等,殊不知热心科研实践者应当获得尽量多的、优先打造的机会。

  教师工作量偏重影响教科研的实施。最近笔者有幸随市教科院的同志到部分乡村中小学了解课改推进情况,其间问及课改推进中如何发挥教科研的生命力作用时,同行们感慨颇多:什么科研不科研,一周二十几节课,而且兼教学科多,光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就够呛了,哪有精力和心思去搞这玩艺?一些地方对中小学教师编制卡得紧,承担教科研课题必然要增加工作量,岂不自找麻烦?况且即使承担了课题研究,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又能投入多少精力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呢?此外,教师队伍年龄趋于老化,也影响着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单靠提拔几个会舞笔杆子的年轻人,是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校”良好愿望的。

  中小学教科研,要让老师“真心”对你,不妨从笔者的感慨入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