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今天的我们怎样学语文  

7611人阅读  6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6 22:04:3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今天的我们怎样学语文
来源:济南日报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语文课本的增删修改都会引起一番讨论。“鲁迅作品淡出”、“《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入选”、“《背影》被删除”、“周杰伦歌词进教材”……语文书的每一次变化都引起人们的关注。

语文出版社这几天又引起了一场小风波。该社出版的今年秋季开学使用语文教材,将有40%被替换。网络上则热传新教材中《南京大屠杀》被撤下。这再次引起坊间热议声四起。出版方特意辟谣:不是撤下,是替换了一篇同题材中更好的!

相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标准的数理化,语文这种没有一定之规的学科教育尤其容易引起争议。所以一直在改革,争议,再改革,再争议……或许我们还要在河中摸索一段时间的石头!

争议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就在上个月,关于语文教材,还发生了一场“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的争论。

有人统计了小学6年全部人教版语文课本,发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讴歌外国小孩优秀品质的课文多,表现中国人聪明才智的课文少;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都是表现中国人蠢笨;“疯狂出现外国人好人好事,疯狂出现外国人名”,“藏不住卖国情怀”,“为将来毁损我国人的文化而做准备”……“将近四分之一的内容全是编的外国故事,或由外国人写,由中国人翻译的二手文章”发现这些问题的人很气愤,禁不住大声疾呼: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教版教材里的这些导向,究竟是要把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导向何方?这是要全面摧毁我们的自信,重新树立起崇洋媚外的奴才思想吗?

这篇言论最早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人父母的你关注了吗?》的标题,在微博微信被转载。没多久,就有了更为醒目的标题——《和平演变要从你的孩子搞起?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严重西化》或者《教育部进了内奸!语文课本已经悄悄西化》,占据了各网络平台空间的重要位置。

“和平演变”、“崇洋媚外”,这帽子大概有点大,人教社也有点慌神,专门在其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发布声明,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2册,选文520余篇,涉及外国内容的有80余篇,约占15%。”

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网友们自然纷纷加入讨论,有人表示“按这个趋势将来很快要向世界杯、英超、欧冠、西甲、nba开炮了,体育竞赛也是和平演变”;也有网友称“没关系,高中就修正回来了,全是李雷和韩梅梅”;“连出现列宁都不行,这明显是有关方面的高级黑啊!”“负责任地说,不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以后,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的知识几乎全是外国人的,肿么办?只能不读书了!”……

当然,也有人不说一句废话,默默甩出一段高冷链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世界文明瑰宝比比皆是,这里我举几个国家、几个民族的例子……

情怀中的语文课本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秋天早上好,白云飞,红叶飘,月光淡淡星光小。只有早起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活泼隽永、生动有趣的语言,配上淡淡几笔水墨小画,既有生活情趣,又不乏诗的意境。这曾经是近百年前的儿童语文课本。

近年来,“民国语文课本”一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多人似乎从当年的语文启蒙读物中找到了久违的自然亲切、丰富灵动的感觉。不少人拿这些“旧课本”与今天的语文书相比,认为今天的教育不利于焕发儿童热爱生活、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

20111月,甘肃人民出版社推出了《老课本,新阅读》,由此拉开了民国语文的出版序幕热潮。民国小学生语文课本、民国小学生作文和民国儿童读物,一本接一本地面世,成了图书界一大热点与风景。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开明书店民国时期出版的系列语文课本,包括《开明幼童国语读本》、《开明儿童国语读本》以及《开明少年国语读本》。这三套书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图,共440篇课文。还有重新修订与设计的民国时期上海商务版的“幼童文库”,以及荟萃了民国时期出版的大量优秀小学生作文《民国模范作文》、《民国小学生作文》等。

对于民国系列语文书的走红,有人分析,这是因为这些旧课本有一种温柔的价值内核,就是它的人文气息和人性温暖,这是大半个世纪以来语文教材教辅一直缺乏的也是最珍贵的价值。“人文情怀和童真童趣弥漫渗透于字里行间,并且自然流淌出来,这需要编者具有人文大境界和醇厚而性灵的语言文学的文化积淀。考虑到它们生成于悲凉和悲壮的历史社会语境,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它们的弥足珍贵。”

当然也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老课本好看,是因为那时没高考,孩子们可以安心学习、触摸世界,不用进行标准化的思考。也有教育界人士客观评价,民国国语教材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传统文化在民国教材中体现得过少;抛弃了传统启蒙教育中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由于社会进步、时代变迁,原本十分贴近儿童生活的课文,现在读起来反觉疏远,等等。

所以尽管这些年“民国”是个热词,但凡是还是要实事求是,正如有专家所言:大家对民国语文的推崇,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断章取义的民国,发泄的往往是现实的小郁闷。从“三百千千”到“中心思想”

古代幼童启蒙,离不开“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语文书中,每一篇课文都离不开“分析中心思想、总结段落大意”。

平心而论,作者本人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当年高考,语文成绩还曾经是本地的“状元”。但是当年对这两项语文作业的“大杀器”,至今心有余悸。面对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这样的课文,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用合乎标准答案的说法,来归纳“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莫言有篇文章说过:令学生们头痛、令作家们哭笑不得的问题就是文章分析。这一招听说是从苏联学来的,这种方式,违背一般人的阅读心理,或者说违背人们的审美习惯。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依我看就是一篇略微带着那么一点病态的唯美的休闲文章,读这样的文章只要能感受到那么一种情调也就够了。如果非要从这篇文章里读出朱自清的爱国激情,非要读出朱自清对敌人的仇恨,这就有点牵强附会了。当然,你一个人愿意这样分析,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非要把你的观点当成标准,强迫学生接受,如果不接受,就判人家错误,这就有点霸道了。

作家邹静之也曾著文称,他的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外甥女,就基本没有写作能力,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重点学校,她写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她的文章中,几乎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心里话。这与使人生厌的语文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坚信如果按教科书中的方法来写作或欣赏文学作品,那将离文学越来越远。

二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困扰作者的对“中心思想”的提炼与解读,今天又在困扰作者的儿子。然而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也要考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6-6 23: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在起初好像叫国语,后来叫语文,不知道以后是什么一代人决定一代人的永恒定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6-6-8 22: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中国教育往哪里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12 13: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老的课文固然很好,但是,时代在变迁!世界在进步!不能适应世界的人,往往只能被淘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12 14: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13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翻译:祖父的名字叫汝霖,号雨若。他年幼的时候喜好如策论、律赋、经义、八股文、试帖诗以外的经史学问,博览群书。他不肯学习书法,字很丑,不好看。他到有关部门应试,总是不顺利。于是就给政府捐献粮食进入太学,停止考试二十年。我的曾祖父文恭捐献了馆藏,家境渐渐难以为继。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了梯子,用轴辕传递饭食,三年不下楼。江西邓文浩先生到我家,吊唁我的曾祖父。曾祖父的坟前,树木已经长得合围了,邓文浩先生挽着树条,流下眼泪,悲伤的离开。祖父送他到邮亭。邓文浩先生心中不高兴------因为祖父开酒馆。他以为祖父好久没有从事文章的写作了。这天将要分别,他回头对祖父说,你就停止开酒馆吧,回去教育子女读书,希望不要断了先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侄儿我命中离不开文章,只是耕耘没有什么收获罢了。耕耘不敢不勤奋。邓文浩先生说:有这样的事情吗?我将要当面测试你。于是,邓文浩先生就用“六十而顺耳”为题目。祖父很快完成,文不加点。邓文浩先生惊喜,打着节拍说:你的文章应当闻名于世,何止能考上科举?你父亲没有死啊!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进南都,在鹤鸣山读书,夜读不停止。眼睛生病了,放下帷帐,静坐三个月,朋友拿易经上的题目来和他商讨,他刚听到,文章就立刻写成功。后来有说到易经的,他就塞住耳朵,不敢再听(怕影响休息)。后来,他进入科举考试决赛,没有到中午,就写好文章了。文章先传到一个老先生的手中,老先生看后,把文章呈给主考大人九我李,祖父被责骂,文章写的不好。主考大人命令,继续呈上文章,九我李大人又认为文章不好,如此四五次。所传的文章,就要没有了,老先生很生气并且哭泣。主考大人检查我祖父写的文章,少了七卷,就问那老先生怎么回事,老先生回答说,那七卷文章不通顺,我留着作为谈笑的资料。主考大人说,立刻把你的那些谈笑资料拿来!主考大人一见,拍手称好,命令重新排名次。《易经》这一科,拟定我祖父是第一名,,龚三益第二名,其他人员全是很高的名次。

乙未年,我祖父中进士,被授清江令,调任广昌县,同僚中有不少知名人士。黄贞父先生喜爱玩笑,小看我祖父,认为我祖父是纨绔子弟。巡检正在处理疑难案件,命令五个县联合审理。黄先生对同僚说,按照老办法老规矩,县令应该嘱托我办理此案件,现在我不接受,你们也不接受。我将用此办法来为难张广昌(我祖父)。祖父知道他们的用意,也没有坚决推辞,(祖父自己)下笔千言,全是引经据典,如同老的官吏断案。黄先生高兴地称赞说:奇才啊,奇才!于是,黄先生和祖父成了莫逆之交。祖父在此,任职六年,考核成绩第一。

本翻译由江淮教育集团苏州基地王柱亭先生翻译

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于苏州独墅湖高校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1 07: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