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老区新闻] 新街镇金干村一组叶春华:一句承诺 这家人坚守了二十三载

2233人阅读  5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1-5 17:47:3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记者 韩登军 耿凤 特约记者 朱大明)兑现一事并不难,兑现一时也不难。难的是长期的兑现。
  在我市,就有一家人坚守23年,兑现着一件事:将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接到家中,让他安享晚年,已经默默照顾了23年。
  如果不是老人的老邻居——葛洲坝工程公司的退休干部唐锡生回来看望老人,如果不是他向我市有关负责人提出,新闻媒介表扬这一家人。也许到现在,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件事。
  这一家人,就是我市新街镇金干村一组的叶春华一家。
  “承诺了接老人到我家养老,就不能变”——叶春华如是说。
  “我只想让老人有个家,想让他和正常老人一样,晚年生活好一点,有人给他养老送终。”见到记者时,老实巴交的叶春华说出了他当初的想法。
  58岁的叶春华穿着一件灰色的旧夹克衫,古铜色的脸上写着“真诚”两个字。
  他回忆说,“1991年的冬天,我开拖拉机走过老人的门前,看到他一个人坐在一间破房子前晒太阳。 总觉得他一个人太孤独了,破屋不能遮风挡雨,随时有倒坍的可能。这样的老人需要人来照顾,在路上我就想把他接到我家住。”
  老人叫叶长根,虽然和叶春华同村同姓,但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老人出生于1918年,30多岁时,妻子去世。52岁时,唯一的儿子又因意外事故不幸而去。
  作为邻组的叶春华动了恻隐之心,想接老人回家住。但是,当时老人已经73岁,没有任何收入,接这样一个毫不相干的老人回家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上有父母,下有一个8岁上小学的女儿和一个刚满月的儿子。自己开拖拉机搞运输,赚点小钱只能供全家人养家糊口。
  1991年冬天的一天,考虑再三的叶春华终于向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家还要到外面做好事,何况是我们邻组的。一个人生活怪可怜的,老人也是厚道人, 帮助看看家也是好事呀。何况我们还年轻,家里多一个人吃饭少一个吃饭无所谓,就当是我们多养一个上人的。”没想到,妻子马兰英竟然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老人成了这个家的成员。叶春华特地为他腾出了一间屋,添置了日常生活用品和过冬的衣服。老人在叶姓家族中的辈份比较高,叶春华要称他“太太”。从此,在这个家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叫他“太太”。太太也有了一个温馨的家。
  一晃23年过去了,太太也96岁了。叶春华的两个孩子也相继成家,也多了人叫太太了。 23年,对于个体而言,的确是漫漫长路。
  然而,“承诺了,接老人到我家养老,就不能变。”叶春华和一家人还是这句话。
  “一家人的孝顺,留住了我的人更留住了我的心”——叶长根如是说。
  谈起这23年的生活,96岁的叶长根满心喜欢,“这一家人的孝顺,让我生活得很开心, 如果不是他们,说不定我的坟头上早就长了老高的草了。”
  老人眼不花耳不聋,不停地和记者交谈。刚刚进入这个家庭时,看到这家的困难,他几次想回自己的破屋,但是这一家人对他的好,使他几次都放弃了。
  “我身体上没有大毛病,就是血糖、血压偏高。家人对我的饮食特别注意,总是变着花样让我吃好。我的牙齿不好,一天两顿喝点酒,菜切得细细的,肉煮得烂熟的。”
  前年,老人得了严重的前列腺炎,在南新医院住了7天。叶春华正在武汉打工,为了不让儿子操心,也是怕来去花费钱。当时,叶春华的老父亲叶志香瞒着儿子到医院服侍太太。 一个79岁的老人,为另一个年长自己15岁的老人,每天端尿盆,擦洗身子。为太太送茶送饭,不时地到集镇上买点可口的包子、点心等。太太出院后,叶春华的母亲,一个80多岁的老人,又和往常一样,隔三差五煮点可口的菜肴和富有营养的老母鸡汤等,送给太太。
  自从太太进了这家的门,就成了一家人心中的宝。20年前,太太的血压开始偏高。叶春华从此当上了老人的“保健师”。他经常带老人到镇医院量血压、测血糖,备好相关的药品。老人有了细小的异常反应,他总是及时发现,并嘱咐老人注意多休息、变换饮食等。他到湖南、湖北、河南和浙江等地打工,每次回家总忘不了给太太买这样买那样。为了减轻叶春华一家人的负担,他的弟弟和弟媳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亲的责任。
  如今,叶春华的两个子女相继工作并成家。但对太太的爱始终没有变。女儿叶霞和女婿严小兵在常熟工作,每年总要为老人买些新衣,每次回家总要带些老人喜欢的当地土特产、 牛奶等。儿子叶佳茂从外面回来,总要拉着太太讲外面好听好玩的人和事,逗太太开心,还从市内带几瓶酒让太太喝喝。叶佳茂有时帮母亲分担,给太太送茶送饭,给太太洗脚倒水。
  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老人,也感动了周围的群众。叶春华的邻居,70多岁的夏文女告诉记者:“说实在话,这家的太太是我的亲姑父。过去我们生活得比较困难,没法来照顾老人,每年最多做几双鞋子给老人。凭心而讲,即使是自己的长辈,也没有叶春华一家照顾得好。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听到、看到他家人对太太不尊敬,总是慢条斯理的。”
  每逢农忙时节,叶春华所在组的村民们总来帮助他家收割。不少村民说,他家待太太好, 我们就应当帮助他家。作为太太原来的老邻居,在葛洲坝工作的唐锡生,无论是退休前后, 每次回乡探亲,一定会带上几百元去看望老人,向叶春华一家人反复表示感谢。
  “再苦再难,不能让太太受点屈”——马兰英如是说。
  选择本身就难,坚持更难。叶春华一家人坚守的路上布满了荆棘,使他们付出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困苦。
  1999年,叶春华的妻子马兰英患上了牙癌,拔光了牙齿,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坚持一日三餐照顾好老人。亲戚朋友送来的补品、婆婆煮的可口的鱼汤等,总要分给老人吃。
  “我的身体硬朗,她总是左说右劝让我多吃点。她累倒了,得了病。像这样菩萨心肠的人得这样的病,老天不公平。”叶长根老人经常这样念叨。
  是啊,不幸总是降临到这个善良的女人身上。今年春天,她因车祸跌断了腿,10月份, 又被查出得了肺癌。
  10月27日,这位倔强的女人,带着遗憾去世了。临终前,她还反复叮嘱家人:“再苦再难,不能让太太受点委屈。”
  为了这个家,叶春华不断外出打工。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西南,无论施工的环境多差,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只要多赚钱寄回家就开心了。
  这个家庭的负担很重,两个子女先后上学、成家,妻子得重病,叶春华花光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但无论多么困难,这家人对太太不离不弃,总是想方设法让老人过好一点。
  23年过去了,96岁的叶长根成了村里最长寿的人,他眼不花耳不聋,有时还做些家务事、干点农活。每当乡亲们夸赞叶春华一家人时,叶春华这位憨厚的农民总是笑着说:“这是应当的,谁都有老的时候。”
  答应了,就坚守;承诺了,就不变。妻子去世后,为了偿还沉重的债务,叶春华又去温州打工了,他的父母亲承担起照顾太太的义务。
  这个普通的一家人,默默照顾了老人23年,这家人的身上闪现着不普通的精神。告别这家人,记者觉得,这个普通的一家人是伟岸的、高大的。但愿好人有好报。
  【采访手记】朴实、善良,这是叶春华一家人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朴素得像我们脚下的泥土。然而,就是这样普通的一家人,无私赡养着一个本不相干的老人二十三年。
  “答应了就坚守,承诺了就不变。”一句很平实的话语,是那么的坚定。
  这种精神是无言的挚爱。正因为爱,艰苦的生活,不再是困难;正因为爱,女主人临终前还惦记着老人。这位普通的弱女子是多么让人尊敬。但愿天堂里的她,摆脱病痛的折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5 19: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一诺千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6 06: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真的不简单,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6 07: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6 0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诺言是在心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8 2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