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老区新闻] 珊瑚镇洋港村党员带头致富

1992人阅读  1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1-4 17:59:59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记者 耿凤 特约记者 张留红)珊瑚镇洋港村,这个昔日曾被称为“点着一支烟,能走三个县”、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穷乡僻壤,经过全村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嬗变成了一个个私企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村域经济繁荣的新天地。
  洋港人穷则思变,党员干部群众“干常人不肯干的活,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赚常人看不上眼的钱”,近年来,一股创业致富的大潮在这里奔涌,3户农民中就有两户创业,3500多名劳力实现了“创业不离土、就业不离村”的梦想。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 全村三业总产值超过5.15亿元,创利税2100多万元,两税收入350多万元,九成以上的家庭住上了别墅式小楼,全村拥有小轿车1000多辆,在黄桥老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小温州”。
党员带头——洋港村崛起的动力源泉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洋港村70多岁的退职支部书记顾维汉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这句话。起初,他购买了4台冲床,生产日光灯整流器。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后,他又办起了猪鬃厂,年销售达800多万元。他老年创业,把企业从零做到一,再逐步做大,书写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我示范,我带头。”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汤小青也是带头创业的典范,起初办猪鬃厂,然后购置3辆中巴搞客运,后来又办驾校,自己兼任校长,儿子当教练,一年净收入20万元以上,前年又开办了一家超市,村干部本职工作和创业致富两不误。村经联社主任胡建龙2009年流转土地200亩,从外地引进3万多棵金银花树,成立丰源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金银花保底收购价每公斤320元,主要销往几个大的饮品厂,供不应求。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党员成为了群众致富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方向标。
  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洋港村传出了“父子齐创业”、“一家三个大学生共创业”的佳话。村民陆明献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铸钢厂,生产经营红红火火。29岁的儿子陆云勇, 毕业于北京科技学院,原来在上海一家电器公司负责销售工作,月收入1多万元。儿媳妇在南通市人民医院附属医院做护士长。2008年,两人辞职回村,和父亲一道经营企业。由于引进了前卫的营销理念,2009年企业产销比上年翻了一番,现在企业的年销售达6000万元。
  受全村创业氛围的影响,洋港村许多在外能人也纷纷回乡创业。退伍军人陆卫星,回村开办了冲压件厂,从简单粗放的冲压件生产发展到环保科技应用推广,他勇于淘汰高能落后机器,成功地为大型企业做配套,生产节能产品。村民陆冬成原来在南京经营服装,用他自己的话说“赚了点小钱”。2008年,他回村注册200万元资金,创办了一家小型织带厂。近两年,全村就有30多位能人返村兴办实体。无论是自强自立、自造饭碗的个体户,科学种养、致富奔小康的现代农民,回村创业的大学生、打工者,还是带头搏击商海的党员干部, 他们的创业精神给了人巨大的感染。
致富群众——洋港村崛起的坚实根基
  “自己不会富,不要当干部”、“只顾个人富,不是好干部”、“群众富不富,要看党支部” “跟着党员走,致富不用愁”是流传在洋港村上空老少皆知的口号,道出了广大村民想富、 盼富的心声。党员富了,群众怎么办?洋港村两委会果断提出了“四轮驱动”的工作举措。
  帮扶群众办企业。村党总支要求一班人每人结对一个贫困户,对一些缺资金、缺门路但又有一定经营头脑的群众进行项目帮扶、科技帮扶、资金帮扶。目前,在洋港村稍有一点经济意识的群众都办起了企业,年产值千万元的企业8家、500万元的企业12家、百万元的企业25家。
  安置劳动力。村党总支除定期了解个私企业的发展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个私企业做大盘强,形成地区特色外,还积极要求他们安置本村劳动力。现在的洋港村,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哪怕是60岁的老人都有事做,诸如帮企业看门、打打下手等,每年工资都达1.5万元以上。
  强化招商引资。为吸纳外地企业进村,洋港村落实为民服务具体措施,铺设服务“绿色通道”,对凡为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一律由村负担;凡在村兴办企业的, 村党总支将主动做好土地协调、证照办理、资金扶持等具体服务;凡个私业主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不便的,村将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环境,保障其正常发展。近两年来,全村共引进兴办企业28家,总投资1600万元,年产值近9000万元。洋港村民丁宝元、陆小红、姚俊3人各自所办的企业已全部落户镇工业集聚区。去年,3家企业的国税开票销售收入超过1.9亿元。
  组建行业协会。针对村猪鬃制品、豆制品、铸造业等兴起并形成规模特色的现状,村党总支在行业中建立了“洋港村猪鬃加工协会”、“洋港村豆制品加工协会”、“洋港村铸造协会” 和“洋港村冲件加工协会”。大家秉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宗旨,变分散加工为规模作业, 变零星推销为集中出售,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经济效益。如今,仅猪鬃加工协会成员就发展到 63 人,猪鬃年加工产值突破了7000万元,创利税950多万元,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增收1600多元。
  “四轮驱动”促使全村经济发展像“鞭打快牛”一样突飞猛进,如今的洋港村,党员、群众创业蔚然成风,成为珊瑚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奉献桑梓——洋港村崛起的精神依托
  为建设新农村,让全体村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洋港村制定了新农村发展规划。 “要致富,先修路”,村党总支首先把关系千家万户的路道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拿出了中心路道铺设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阳光作业”,这使洋港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员干部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一片真诚之心,一些党员、企业业主纷纷慷慨解囊。
  猪鬃老板孙国权捐资1.5万元,党员李荣其、江天铸造公司老板蒋伯余也积极捐款3.3万元,在他们的影响下,洋港群众积极响应,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收到捐款20多万元。在施工过程中,村民们更是积极配合,主动奉献,帮助做义工。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工程顺利完工,一条宽阔平整的长 4.5 公里的水泥路贯通了整个洋港村。对于一些支路,则不用村党总支动员,村民们在无声无息中便铺设完成。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整治村内河塘,孙国权、王永红、陈宝峰等自掏腰包3.3万元。为解决村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费用问题,孙国权每年拿出5千元包下了2个村民小组,李荣其、徐雪红各包1个村民小组的医保费用。2013年为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陆明雪带头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其他22位个体老板共捐赠37.5万元。加上市镇两级的补助资金,一座高标准的村级服务中心在全村人的满心期待下落成了。群众对此有着说不出的感动,而党员、社会能人则认为,只要群众满意,再苦再累,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1-4 18: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