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
发表于 2014-2-19 17:00:36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小熊 于 2014-2-19 17:36 编辑
靖江季市镇胡源泰茶叶店旧址 季家市“胡源泰茶庄”是安徽绩溪赢州乡龙川大坑口村胡沇源于清朝同治八年(1870年)开办的,由胡氏家族五代人经营,距今已140多年。茶庄以销售茶叶为主,同时兼营瓷、漆、颜料等商品。1956年公私合营后依然由胡沇源五世孙胡锦绶负责经营,是泰州地区真正的百年老字号店铺。
徽州,地处安徽的最南部,与浙江、江西接壤。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置郡,治所在今歙县,辖境为今安徽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和江西婺源县。徽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故清朝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命名的安徽省省名一直沿用至今。徽商,泛指徽州府所辖各县的商人,因为他们恪守商道、诚信经营,在数百年时间里,“徽商”的名号传遍神州。
清咸丰初年,为避太平天国战乱,胡氏先人胡沇源携妻儿从安徽绩溪迁至现姜堰市白米镇,购田建房,并与同乡人合伙开店经商,店名为“裕泰和”。
胡沇源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二岁到江苏东台一家徽商茶庄当学徒,由于他聪明好学,工作勤奋,不久升为水客(负责采办和储运的外勤人员)。在此期间,胡沇源了解并掌握了各种茶叶产地、质量、价格、运输、销售等情况,积累了经营茶叶生意的经验。
经过数年打拼,渐显成熟,胡沇源便另起炉灶,独自经营,以“胡”氏冠店名,经营起第一家商店为“胡源泰”的茶叶店。时年,胡沇源才22岁。随着商店生意红火,资金不断积累,胡沇源又向外扩张延伸,开设连锁店。
胡沇源南下季市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季市是地处靖、泰、如三县交界的大集镇,水陆交通便捷,且无一家茶叶瓷货店铺,是他较为理想的经商之地。于是他拿定主意,回白米镇筹措资金,买下季家市巡检司十三间五架梁小瓦屋和胡云龙祖屋,共三十间,作为创业的根基。商店招牌为“胡源泰茶庄”。
季家市“胡源泰茶庄”是胡沇源在姜堰开创胡氏茶业后发展的第一个连锁店,也是靖江境内最早经营茶叶的商店。
跟着胡沇源一起到季市开店的还有他的儿子胡树铭。后来,胡树铭继承了父业。他坐镇姜堰,统筹指挥,在苏中地区开办了多家胡氏茶叶连锁店。由于季家市地处如、泰、靖三县交界处,濒临长江,是苏中的南大门,因此季家市“胡源泰茶庄”很具规模,是泰兴东南最大的茶庄,从开办之日起就从未停业,足见其在胡氏茶业中的地位。(本篇文章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鼎盛时期的季家市“胡源泰茶庄”,房产大大小小有三十多间,掌柜、伙计、徒工、杂役通常是13人左右。掌柜一般从姜堰总店派到季家市来。民国初年由安徽人胡炳祥负责,之后由黄桥人殷荫堂、曹立生掌管。胡炳衡(胡树铭病逝后由其子胡炳衡接管茶庄)每年来一到两次,一般住两到三天,主要是查看帐目、了解情况、处理重大事务。平时一般事务由掌柜负责,如盈利分红、结算工资、管理帐目、进货销售加工等事务。全国解放前夕,则由胡炳衡的大儿子胡增善负责季市店,他的三儿子胡增钰(字静之)坐镇姜堰。胡增善的儿子胡锦绶公私合营后一直在店里工作,直到退休。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胡源泰茶庄的模样了,根据季市“胡源泰”胡氏后裔描述,我们可以大致还原胡源泰茶庄当年的场景。
当年位于季家市东门的“胡氏茶庄”座北朝南,门面店三间,纵深五进。
一进店堂就能看到“胡源泰号”和“异品名茶”两块大金字招牌。柜台东侧货架上供奉着寿星、财神爷、观世音等瓷像;下面陈列着帽筒、花瓶、茶壶、茶杯、盖碗等。西侧货架上排放6只锡制茶叶罐,上面贴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等标签。并标明茶叶名称、产地、质量、价格;柜台很长,上面放着等盘秤、包装纸、算盘和账册。
店堂后有两间厢屋,东厢是厨房,西厢为会客室,会客室墙上挂有“五忠堂”的横匾,下面有一幅山水画,两边是“渔樵耕读为根本,读书经商求生存”的祖训条幅。店堂第二进分别为茶叶焙制间和仓库;第三进为胶漆制作及油漆仓库;第四进是财务室和员工宿舍;最后一进供店主人及家属居住。
整个店房的设计摆布透露出茶文化的典雅和主人迎客的热情,体现了胡氏茶业的经营理念。
“胡源泰”以销售茶叶为主,同时兼营瓷、漆、颜料等商品。与别的店不同,“胡源泰”的茶叶及生漆、桐油等是在产地采购回来原料,运回店后再进行加工制作为成品出售。每逢春茶采摘时,店里就派专人至皖南或苏浙茶叶产地进货,再由专程去景德镇装运瓷货的船顺路将购进的毛坯茶带回。
毛坯茶到店后,即组织加工制作。在分拣、筛滤、焙炒、搓揉等数道工序中,整个街道都能闻到阵阵飘逸的清香。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其茶叶沏起茶来色香味俱佳,深受顾客好评。店里的桐油和生漆都是从湖北恩施进货,铁锅从浙江宁波进货,草席从扬州、瓜洲进货。“胡源泰”以“诚实守信”之商德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之店规博得顾客的信任。不仅是季市附近的顾客,就连靖江的新港、斜桥、西来、长安、孤山,如皋的珊瑚、江安,泰兴的宁界、广陵等地的顾客,也慕名前来购买所需的商品。甚至连靖城“吴吉泰”茶叶店的老板,也时而雇独轮小车上门进货。
胡氏一家五代在季家市经营茶叶,从清朝到解放后的一百多年间,一直经营得红红火火,方便顾客、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和持之以恒、不断发展的经营理念,给季家市周边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此,百年老字号季家市“胡源泰茶庄”走过的历程已经梳理清晰,就在本文即将收尾时,记者又搜集到了一些关于“胡源泰茶庄”经历的几次波折,以及创始人胡沇源的创业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胡氏五代人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的经商之道,特摘录如下。
胡沇源生于清道光年间,从小家境不富,少年时代就由亲戚带往东台的一家徽州茶庄学做生意。他头脑灵活,做生意诚实厚道,极受老板器重。学徒期满后,胡沇源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进山采购茶叶。
不久之后,胡沇源和另外两位徽州乡友在黄桥合伙开办了一个茶庄,取名为“裕泰和”,主销祁红、屯绿等徽州名茶。由于经营有方,为人厚道,很讲诚信,“裕泰和”的生意十分兴隆。很快,胡沇源就攒够了自立门户的资本,到离黄桥不远的季家市镇独资开办了“胡裕泰”茶庄,并随后收购了“裕泰和”的股份,开始独自经营“裕泰和”。随着产业的发展,在泰县(今姜堰市)、泰兴等地也都纷纷设立起“胡裕泰”的茶号。胡沇源成为“三泰”地区著名的徽州茶商。
早在光绪初年,胡沇源就将儿子胡树铭由老家带去江苏,安排在自家店里当学徒,为未来培养接班人。在严格管教下,胡树铭很快就成为父亲生意上的得力助手,先是独当一面主事“裕泰和”,后来又接管了“胡裕泰”。胡沇源63岁病故于家乡,噩耗传到江苏,胡树铭悲痛不已,立即赶回龙川治丧。没想到,他这一离开,竟遭致了一场大祸。
胡树铭急于奔丧,离开泰州时,匆忙把家业留给店伙计打理。结果其中的几个伙计趁机勾结外贼,盗走了大批茶货。因为断了货源,茶庄的业务几近停顿,濒临破产。
胡树铭遭受双重打击,但他毫不气馁,先派人速往徽州进货,又想尽办法融资盘活茶庄。在他夜以继日的精心运作下,茶庄的生意开始逐渐复苏,并走向进一步繁荣。
胡树铭有四个儿子:炳荣、炳华、炳文和炳衡。其中炳荣、炳文二人早逝。胡树铭过世后,胡炳华与胡炳衡共同继承家业。人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在胡家却并非如此。通过第三代的经营,胡家的生意蒸蒸日上,又在泰县增设了“胡震泰"茶号。与此同时,这个在异乡发展的徽商家庭,也逐渐发展成为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一家十多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和睦相处。
后来,胡炳衡在老家辞世。不久,胡炳华也因积劳成疾在泰州亡故。家里主事的人接连过世,下一代又还未能主事,一时间,胡家又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混沌中。
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女人撑起了胡家的家业。她就是胡炳衡的遗孀陈氏夫人,人称“四婶”,后辈称她为“四老太”。胡家兄弟在世时,精明能干的陈氏就包揽了除生意之外的所有家事。这次家里遇到危机,“四老太”挺身而出,毅然接下5处茶庄的店务,统揽起所有家事和店事来。
针对茶庄分号过多,管理不过来的现状,陈氏首先调整了人事。她不惜重金,为各店聘请来专职经理。在资金和业务上,她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由于店事过于繁忙,很多家事开始来不及打理,陈氏就请胡炳华的遗孀卯氏帮忙。遇到大事,妯娌两人相互扶持、一起商量。很多胡家的后人评价说,这个远在江苏的徽商大家庭能再一次在危机面前保住祖业、支撑家庭,都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四老太”之功。
客居泰州的龙川胡氏第47代也是四兄弟。增鑫、增金是炳华之子,增麟、增钰为炳衡之子。直到抗战前夕,胡氏家族在泰州地区的5爿茶庄(黄桥的裕泰和,泰兴的胡裕泰,季家市的胡永泰,泰县的胡震泰、胡永泰)生意一直保持运转,不曾停歇。1937年8月,日军侵占上海后,泰州的茶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只能惨淡经营,勉强维持。解放后,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胡家顺应历史潮流,将茶庄都申请转为公私合营,后又上升为国营企业。历经四代人为之奋斗的胡氏茶庄,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文内容根据靖江市政协会刊《马洲文化》中文章“老字号:胡源泰茶庄”、《古镇季市》文章“胡源泰茶叶店”、《环球人物》文章“安徽胡氏千年秘史”等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