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2014年泰州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4304人阅读  0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2-7 09:37:2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历史科
  Ⅰ.命题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部有关初中毕业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指导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改变学生历史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Ⅱ.命题原则
  1.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2.符合学科特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题型、题意要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3.注重对学生分析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适度注意学科间渗透,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反映社会的时代特征。
  4.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既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Ⅲ.能力考查目标
  1.知识掌握: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2.材料处理: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图表信息,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3.能力要求:初步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关历史观点;初步掌握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史论结合的基本方法。
  4.文字表达:语言组织力求规范,答题紧扣题目要求,注意表达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的结合。
  Ⅳ.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及北师大版七一九年级历史教科书。
  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60分钟。
  3.试题分值:满分50分。
  4.试题结构: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题;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问答题等。
  5.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为7∶2∶1,形成合理的区分度。
  6.考查各年级的知识比例:七年级约占30%、八年级约占35%、九年级约占35%。
  各单元(课)教学基本要求采用表格形式,分为“课别”、“知识要素”和“测试水平”三部分。
  知识要素是指知识点所包含的内部要素。
  测试水平是学生通过对知识点及其要素学习后应该达到的水平。
  测试水平分为五个能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各个能级的含义为:
  识记指对历史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理解指对历史知识表达形式的转换、解释和推论。
  分析指分解历史知识点内容、知识要素及解析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综合指将学过的历史知识综合运用,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评价指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知识的价值做出判断。
  七年级上
课 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3课
炎帝与黄帝—“人文始祖”





第5课
夏朝的建立、意义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顺序





第6课
西周分封制





第7课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第8课
商鞅变法





第9课
甲骨文





第10课
老子、孔子及其主要贡献





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第13课
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意义



第14课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15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第16课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第17课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18课
司马迁与《史记》





第20课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1课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





第22课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课
祖冲之与圆周率





第24课
“书圣”王羲之





  七年级下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隋朝统一的时间、意义





隋朝大运河





第2课
唐太宗“贞观新政”





第3课
唐玄宗“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第5课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第6课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第7课
《金刚经》





第12课
经济重心南移





交子





第13课
瓦舍





第14课
行省制度





回族





第15课
活字印刷的发明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第16课
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关汉卿与《窦娥冤》





第18课
宰相制度的废除、八股取士





军机处





第19课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20课
****、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





第21课
明长城





第22课
《红楼梦》





第23课
郑和下西洋





闭关政策





  八年级上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2课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3课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危害





第4课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





第6课
洋务运动





第7课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第8课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中华民国成立及意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口号、作用





第13课
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重心、主力、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及历史意义





第14课
北伐战争





第15课
南昌起义的时间、意义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





第17课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第18课
七七事变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第19课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第20课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第23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第24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八年级下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第3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4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意义





第6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第9课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第11课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改革、深圳等特区的设立





第12课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第13课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14课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7课
《汉谟拉比法典》





第18课
雅典的民主政治





第19课
伊斯兰教





第20课
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九年级上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第2课
哥伦布的发现
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第3课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4课
《独立宣言》
“开国元勋”华盛顿
第5课
《****宣言》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6课
《拿破仑法典》
第8课

珍妮纺纱机

瓦特和“蒸汽时代”

火车机车发明及影响


工业革命的后果


第14课
废除农奴制法令及进步作用


第15课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16课
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



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17课
电的发明和使用



第18课
内燃机与汽车、飞机



第19课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第20课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第22课
启蒙运动



第23课
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





  九年级下
课别
知识要素
测试水平

识记
理解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1课
新经济政策
第2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第3课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战后世界新秩序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第8课
《联合国家宣言》
大战的转折
雅尔塔会议
第10课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标志

第13课
欧洲联合的趋势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16课
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


第18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


第19课
应对全球化问题的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