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倒贴的“福”

4985人阅读  5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5 21:21:11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倒贴的“福”

今天是除夕,偶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得居中偏上端端正正的,爱人在旁看了很不满意,立马重贴,把一个价值不菲的立体“福”字倒过来贴。还解释道:“福”要倒贴,意思是“福”气到了。是啊,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喜欢将“福”字倒过来贴,估计就是爱人所说这意思。

偶会心一笑,其实,偶很小时就听爷爷说过,木柜、米缸、油缸、水缸、大茶壶、垃圾桶甚至大粪缸等等,凡是有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的器皿,只要有地方可贴“福”字,为了不把自家福气倒掉,必须把“福”字倒贴,用倒“福”来表示“福到”,以示对充满“福气”的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祈求,偶敎黄桥人就喜欢把自家的“福气”留住。

其实,大门上的“福”字有“接福”之意,当然,也有“福到”之意。正贴,偶以为这是一种庄重和对“福”的恭敬;倒贴,其实也可说得通,无论是谁来了,一概可理解为“福到”。有俗语说“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开当铺,人儿来了是福驮。”

民间习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流行“福到”,虽与过去的不完全一样,但,毕竟还是说得通讲得过去的,所以,爱人要把大门上的“福”字倒贴,偶也就一笑了之。
本帖评分记录金币 收起 理由
dovebear + 88 新年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5 21: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福到了……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25 2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0: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顺借此帖,向大家拜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6 1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福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6 1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福”应该正贴还是倒贴
“福”字被广泛用于民间,源自何时,已无从考究。不过有一则民间传说,可以作为注脚。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元宵灯会。这一年的元宵节,朱元璋心血来潮,要到宫外去看灯会。入夜,他带着两名太监悄悄出宫,一路上,灯火辉煌,好不热闹。走到一家门前,忽见许多人在围看一盏走马灯,朱元璋凑近了一看,差点没当场气死!原来那盏走马灯上画了一只马骝(猴子)抱着一双很小的绣花鞋在哭,这分明是在辱骂有一双大脚正宫马皇后。朱元璋非常生气,但碍于微服私巡不便发作,就吩咐随从在这家门上留下记号。为了不被房主擦去记号,他便写下一个“福”字。此时的朱元璋,再无雅致观灯了,急急匆匆地回到宫中,命令锦衣卫连夜去抓人。贤良淑德的马皇后,听说因为这事便要杀人,未免太残暴了,就忙对朱元璋说:“皇上,戏辱国母,着实可杀,但此时灯节正在热闹,兴师动众去抓人,岂不有失皇上爱民之心。既然已做下记号,何不明日再去?”朱元璋觉得此话有理,就下令明日再去抓人。朱元璋睡后,马皇后焦急万分,想来想去,终于有了一个办法。马皇后暗传旨意,下令全城不论大小人家,都必须在天明之前在门口写一个“福”。第二天早上,锦衣卫出宫抓人,却空手而归,并禀告说全城人家的门上都有“福”字,不知该抓哪家。朱元璋是聪明人,一听便明白了,决定不再追究此事。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民间。这“福”字也成了逢凶化吉的象征。为了感谢马皇后的恩德,第二年春节,家家户都不约而同地在门上贴上了“福”字,此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日。
    “福”字贴在门口,应该正贴,但近年许多人都喜欢倒贴。倒贴,是取“福倒”的谐音“福到”,好兆头。古代人很讲究这个,常将不好的东西、不吉利的事,用一个好说法、起一个好的名字取代。例如:亲人去世了,本来是很悲伤的事,但人们却把它看成喜事,谓之白喜;一不小心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摔破了,你会说:“落地开花,花开富贵”。问题来了,如果将“福倒”这种不好的东西,用“福到”来取代,那是很好的兆头,可现在是“福到”变成“福倒”,岂不倒了大霉?可人们还是倒贴,一是不太明白其中含义,二是与民间传说有关。
    上面说到,家家户户都贴上“福”字,朱元璋自然无法抓人,但偏偏有一家人不认识字,把“福”字贴倒了。朱元璋得知后,勃然大怒,即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之后就有了“福”字倒贴的做法。老铁认为,这个说法不可信,那家人把“福”字贴倒了,倒霉的是自己,不关皇帝什么事,用的着满门抄斩?再说了,既不认识字,当然就不是自己写的,难道说帮写的人没告知怎么贴?而且,虽不识字,但还知道那字有没有贴反吧。老铁也不认识韩国语,但还知道韩国字有没有反了。
    另一传说是,来自清代的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让下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下人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准备责罚下人。能言善辩的大管家跪在地上说道:“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从此就有了“福”字倒贴的习俗。这当然不能相信,为喜庆日子做准备,王府的大管家能不先检查一遍,除非他不想干了。
    回到正题,其实,“福”字倒贴自古有之,但不是取其音,而是取其意。古代通常将“福”字倒贴在马桶、土箱子(即垃圾箱)上,当把马桶里的污物倒掉的时候,“福”字刚好正立,寓意来年福气的到来。另外,像水缸、天井的打水桶等,“福”字是倒贴的。
    现代人要贴“福”字,必须注意,正门、前门、墙上,“福”字 要正贴;后门、洗手间、厨房、垃圾桶等,“福”字则要倒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