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ongshi 于 2013-12-26 12:35 编辑
45届校友 何春苏 1939年,我七岁了,该是上学读书的时候。这年秋天,我有幸成为黄桥小学的一名学生,心中无比自豪。当时黄桥小学师资群英荟萃,教学质量上乘,受到社会普遍赞誉。1945年夏天,在抗日战争的凯歌声中,我小学毕业了。小学六年,是我求学之旅进步最快,受益最多的时光。七十多年过去了,回忆往事,师长的教诲依然回想在耳畔,母校的恩泽依然温暖着我的心窝。 那时候,战火纷飞,日寇铁蹄蹂躏祖国大地。我们的老师满怀爱国情怀,坚决不用日伪编写的课本,而是废寝忘食地自编自选自刻自印教材。拿语文来说,有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徐志摩的诗歌、郁达夫的散文,以及《古文观止》中的许多名篇佳作。教我们语文的是博学多才的何身修老师。他教古文字字落实,丝丝入扣;朗读课文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在循循善诱的辅导下,同学们的语文兴趣与日俱增,所学课文都烂熟于胸。何身修老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而且敬业精神强。他教了我们三年语文,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缺过一堂课。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结婚那天,居然跟平常一样有条不紊地给同学们讲课,可见当年教师精神多么振奋,教风多么严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令人倍受鼓舞。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一月一次月考,一月一次知识竞赛。不管是月考,还是竞赛,老师和同学都非常重视。有一次月考,我的自然常识得了88分,这个分数并不是太差的,但我认为没有考到95分以上是一种耻辱,竟气得中饭也没有回家吃,躲在石桥下暗自落泪。知识竞赛分三类:语文类、数学类、常识类。题目多是课外书上选来的,例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简述《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异同。”有一次语文知识试卷上有一条题目是:“《古文观止》中哪三篇文章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并简述其特点。”我答道:“读李密的《陈情表》而不落泪其人必不孝,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泪其人必不忠,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其人必不仁。”我的答卷受到老师高度评价:切合题意,要言不烦。集体晨会时,老师进行了热情的表扬,并奖励我一个文具盒。从这以后,我对知识的追求一发而不可收,读书学习成了我唯一的爱好。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我从班上的中等生一跃而为第二名,老师在成绩单上的评语是:“品学兼优,可嘉可嘉。”这八个字饱含了老师多少深情的赞扬和殷切的期望啊!作为一个学生,还有什么比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喜爱更激动人心的事呢?时至今日,每当回忆起这八个字,心头总是荡漾着暖暖的春意。我就是在母校老师亲切勉励和辛勤栽培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黄桥小学——我亲爱的母校,永远是我心中的一块丰碑!满腹经纶、和蔼可亲的老师,永远是我心中崇敬的偶像!亲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我向你们致敬!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何春苏简介: 从教40余载,曾担任黄桥小学教导主任。 |